鲁菲诺·塔马约

时间:2023-11-30 03:15:34编辑:小历

鲁菲诺·塔马约的个人简介

鲁菲诺·塔马约(RufinoTamayo,1899-1991年),墨西哥画家及壁画家。塔马约出生于墨西哥的瓦哈卡。他曾在墨西哥城的圣卡洛斯艺术学院短暂学习。在墨西哥和纽约的学校教授艺术课程,有段时间生活在巴黎。他的作品综合展现了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前的艺术、墨西哥民间艺术和现代欧洲绘画的影响。在《特旺特佩克地峡的妇女》《带花的女孩》等绘画作品中,出现了明亮的色调和无景深的部分抽象形式。

人物生平

童年生活

1899年8月25日,在墨西哥瓦哈卡市,鲁菲诺 · 德尔 · 卡门 · 阿雷利亚耐斯 · 塔马约(Rufino del Carmen Arellanes Tamayo)诞生了。这位未来大画家的父亲曼努埃尔 · 阿雷利亚耐斯 · 塔马约是个鞋匠,母亲弗洛伦蒂娜 · 塔马约是名裁缝。六岁时,他的父母离了婚,原因是父亲爱上了别的女人。1909年,被小塔马约视同父亲的外祖父因患疟疾去世;两年后,他的母亲又被肺病夺去生命。连续的不幸,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沉重的阴影。母亲逝去不久,十一岁的塔马约决心同生父断绝关系,开始用鲁菲诺 · 塔马约这个姓名称呼自己。与此同时,因为恨透了抛弃他们母子的生父,他宣称生父已死。尽管他的生父到1967年才去世,但在此后五十多年间,塔马约一直坚称生父死于1911年,距母亲逝世没几个月。

外祖父和母亲相继过世,促使塔马约家庭于1911年底移居墨西哥城。在这座大城市里,小塔马约开始了新生活。

其他经历

最初,塔马约仍然像在瓦哈卡时那样迷恋音乐,跟人谈论心爱的作曲家巴赫、莫扎特,向驻扎在他那个街区的士兵学习革命歌曲和民间歌曲。不过,从小就显露的音乐天赋渐渐被新爱好淹没了。这个新爱好就是绘画。塔马约迷上绘画是从美术明信片开始的。他在棕榈街一家商店里见到它们后,便热心地收集起这类图片来。他在下午照料自家水果摊时,抽空临摹它们,姨妈和舅父希望他能经营水果生意,把他送进一所会计学校学习,但十三四岁的塔马约总是想方设法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绘画上。1915年,塔马约更进了一步,开始利用晚上的时间到国立美术学院学画。两年后,十八岁的他正式进入这所美术学院。从1917年起,有三年时间,上午学习绘画和下午照料自家店铺成为他固定的日程安排。看来,对塔马约来说,学画真不是件易事。国立美术学院的绘画教学,跟当时不少老美术学院的教学一样,是传统的、保守的。塔马约和不少同学都不满意陈陈相因的授课方式,但他们的抗议和斗争并没能带来实质的变化。1921年,深深失望的塔马约决定放弃学业,离开国立美术学院。恰巧这时,来自瓦哈卡的同乡巴斯孔塞洛斯当上了公共教育部长,他请塔马约担任国立考古、历史及人种志博物馆本土人种志绘画部主任。这一职位使塔马约有机会接触到西班牙征服墨西哥之前的古代雕塑和民间美术。那些极具民族特色的质朴而又优美的创作,震撼着年轻画家的心灵,深受感染的塔马约从中汲取到创造自身绘画艺术的丰富营养,在他以后众多作品的处理上,不时可以看到墨西哥古代雕塑和民间美术的影响。

情感经历

塔马约1928年底在母校获得绘画教师的职位, 回母校任教,使塔马约认识了女学生玛丽亚 · 伊斯基耶多。他很快就与这位已有一子二女的离异少妇共堕爱河。此后的四年零四个月,他们像夫妻一样居住在一起,共同作画,分享日常生活的乐趣,直到另一个女性进入塔马约的视野。1934年 这时,在其创作中回避政治或革命题材的塔马约开始参与成立的革命作家与艺术家联盟的活动。1933年,塔马约应邀为墨西哥国立音乐学院绘制大型壁画。有别于里韦拉、奥罗斯科、西凯罗斯那些壁画大师,塔马约本质上是属于架上绘画的美术家,类似《歌唱与音乐》这样的装饰性壁画创作并非他的创作重点。这个任务帮助塔马约认识了女钢琴家奥尔加 · 弗洛雷斯 · 里瓦斯,于1934年初与她结为夫妻,那位有才能的女画家的抗争和愤怒都无法阻止塔马约的选择。我们在塔马约的肖像画中能反复见到陪伴他一生的奥尔加的形象。

1936年,塔马约代表该组织出席在纽约举行的美国艺术家大会。由妻子相伴,塔马约来到纽约。原定两周的旅行突然变成了十四年的居留。当然这漫长的岁月中点缀着定期的返乡。作为外来者,塔马约在美国的日子并不怎么好过,他得向移民当局证明有能力维持自身与妻子的生活,为此他不得不长年依赖本国教育部支持,尽管这种支持远非理想。由于不愿靠卖画谋生,从1938年到1947年,塔马约在当时一所最先进的私立学府多尔顿学校教授绘画。

主要作品

塔马约最初的绘画留存下来不多,作于1920年的《瓦哈卡的一座小教堂》和下一年完成的《帕茨库阿罗镇》是其中的两幅风景画,它们让人看到了塔马约学艺时的倾向。头一幅油画显示出后印象主义的特点,后一幅油画流露着近似印象主义的品质。《留声机》、《工厂》这样一些作于塔马约任职人种志绘画部期间的静物或风景画,与《帕茨库阿罗镇》等作品有着明显的不同。沉着的色调取代了鲜明的色调,二十世纪的立体主义或未来主义的倾向凸现起来了。与此同时,从中散发出来的那股质朴的气息不由令人想到墨西哥传统的浸润。 随后《自画像》、《静物》、《少女们》、《红裸女》、《玛丽亚 · 伊斯基耶多像》、《窗》等不同题材的一大批绘画,反映出塔马约在三十岁左右已是一位优秀的美术家。在具象绘画的世界中,他把现代主义绘画的经验与墨西哥美术的传统糅合起来,传达他作为一位印第安血统的画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单纯、浑厚、质朴、粗犷的品质贯穿着上述意蕴和情调不尽一致的作品。那些刻画本民族人物形象的《自画像》、《红裸女》、《玛丽亚 · 伊斯基耶多像》的艺术感染力与这些品质紧密联系在一起,须臾不可分。 《红假面》、《弹吉他的女人》、《长笛演奏者》、《耍鸟人》等油画,《戴披巾的女人》、《拿西瓜的男子》等素描,都让人明显地感到毕加索的影子。在众多受毕加索启示的作品中,作于1941年的《动物》和1945年的《长笛演奏者》是颇为精彩的两幅油画。现代主义大师的经验与墨西哥民间美术的因素水乳交融,化为塔马约的艺术。前一幅作品上,两条形貌夸张的恶狗占据着整个画面,它们朝天狂吠的形象,在黑红两色配合下,强化了作品令人生畏的气氛。塔马约以象征的手法,传达了反战、反法西斯的感情。这样政治色彩鲜明的创作对塔马约来说是罕见的。后一幅作品的选材更符合常态,古朴的形象,美妙的色调,营造出梦幻般的诗情,让人体会到生活的幸福。在其创作的最后阶段,塔马约的精力大多放在描绘人物形象上。从《三个歌唱者》、《两个白衣人》、《一位引人注目的女人》、《举手》、等一系列油画上,可以看到一些共性,那就是人物以正面直立的姿势出现在画面上。看来这种“拙”的方式一直为画家钟爱,回忆一下《可爱的小姑娘》、《长笛演奏者》,就会发现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在这里,既有古老传统的影子,也有现代美术的追求。类似的作品,还有《拿烟斗的男子》、《狂喜的女人》等。作于1937年的油画《可爱的小姑娘》就是动人的范例。这是一幅描绘印第安女孩的全身像。利用直线性的构图、生涩的笔法、简略的形体处理、冷暖色彩的对比,塔马约塑造出一个不亚于委拉士开兹笔下西班牙小公主画像的普通人形象。

作品特点

1951年,塔马约在巴黎就自己的艺术方向说了这样的话:“现在,我追求极度的单纯,我的人物应当变成纯粹的核。我要简化再简化……谁知道呢,我以后绘画中的人物或许就没有嘴没有眼了。” 单纯、简化体现在不同的绘画上。如他的作品《西瓜》一画,确实更加单纯了。在纯红的画面上,近乎平坦的半圆形西瓜块与圆形的橙子融汇为和谐的形色世界,那精炼的形式令人不禁忆起罗斯科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尽管两者不是一类的艺术。塔马约堪称色彩大师,在运用红色上似乎与其欣赏的马蒂斯不相上下,此作及后来的《灰色妇人》的单纯和简化用于营造另一种境界,它们都同样传达了热爱生活的心态。土黄色背景上浮现的灰色人物,真是无嘴少眼了。古拙的怪异形象、沉着朴实的色彩,把观者引向一个神奇的世界。如果要同西方20世纪美术运动联系,自然得说这后一类绘画具有浓厚的超现实主义倾向。 不同于热衷用大型壁画宣扬理想的墨西哥壁画三杰,壁画创作在塔马约整个艺术生涯中并不占据重要的位置,但这丝毫不意味着他的壁画无价值,只要看一下《向墨西哥印第安民族致敬》和《能源》,就会发现塔马约多么擅长利用线条、色彩、节奏等要素营造美妙的场景和浩大的气势。纽约、巴黎、墨西哥三者构成了塔马约创作的基地。但不管在哪里,民族文化传统和现代艺术精神始终交织在一起,左右着这位画家的画笔。其实,注意一下墨西哥古代雕塑和绘画,就不难见到类似的处理方式。在具体塑造人物时,画家以生硬的线条勾画出夸张的形象,其中依然体现出纯真质朴的情趣。色彩的运用,突出壁画的涩味,与构图和人物造型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毋庸置疑,这些作品同塔马约总的追求是一致的。接受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的特质,创造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独特现代美术,正是二十世纪众多墨西哥美术大家的共同追求。应当说,墨西哥人的这种美术追求及其成果,迄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尤其值得发展中国家的美术家效法。

其它作品

包括《提鸟笼的妇女》、《狂欢节》以及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的史密斯学院、墨西哥城的美术宫、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楼的壁画。

成就及荣誉

1950年,里韦拉、奥罗斯科、西凯罗斯、塔马约四人代表墨西哥参加二十五届双年展。评选的结果是马蒂斯获一等奖、西凯罗斯获二等奖。尽管与西凯罗斯等人的艺术观相左,塔马约还是为墨西哥的胜利欢呼。进入五十年代,巴黎文艺界的一些头面人物纷纷把目光投向塔马约。巴黎现代美术馆馆长让 · 卡苏称他为“最具独创性的人物之一”,布列东也为他撰写了专论。1953年,第二届圣保罗双年展把国际绘画大奖授予塔马约和法国人马内西耶。从此,各种奖励和荣誉逐一降临到塔马约身上。

人物逝世

1989年底,年迈的塔马约动了一次心脏大手术,从此他的身体再也恢复不过来了。1991年6月24日,塔马约因呼吸和心力衰竭,在墨西哥城一家医院逝世。而就在此前不久,墨西哥刚把他最渴望获得的国家学会会员的身份授予了他。

社会评价

人们对他评价说,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塔马约深切意识到自己墨西哥印第安人的血统,努力确立自身在二十世纪美术中的独特身份。在吸纳本土文化传统、接受欧洲现代主义薰陶的基础上,他专心开掘那些具有普遍性的绘画题材,充分关注那些纯绘画的问题,从而于墨西哥壁画三杰之外,构筑了一个独特的墨西哥绘画美景。凡是喜爱墨西哥美术的人,都忘不掉这样的画家。

学习他人,但又没有模仿的印迹,一切都显得自然和谐,这才是值得称道的。《动物》和《长笛演奏者》就是这样的作品。其实,塔马约向许多现代美术的代表人物学习过,塞尚、高更、马蒂斯、米罗等都或多或少进入过他的视野,给他提供过启示。但正如以上所述,塔马约的好作品,往往不一定能明显地透露出效法何人的痕迹。迷人的静物画《西瓜》,就是这样的作品。墨西哥人爱吃的水果被隆重地展示出来,绚丽的红色调及平面化的处理,是否吸收了马蒂斯的艺术,真是很难肯定。不过,有人认为塔马约如此偏爱描绘切开的西瓜与他早年的经历不无关系,这一点倒是可以肯定的。与墨西哥人生活的密切联系,是塔马约艺术的常青之源。

1947年,塔马约在回答别人的提问时对里韦拉、奥罗斯科、西凯罗斯进行了批评,认为“三大师”应对墨西哥绘画的衰落负责,他们已丧失了往昔的光彩。与此同时,针对别人指责他是反民族主义的“法国化墨西哥人”,塔马约作了如下回应:“艺术品中的民族因素是次要的,不过由于我是墨西哥人,而且是印第安人,我的墨西哥性不必寻找就会自动出现。墨西哥特征不是根本的,但我无疑把墨西哥精神赋予了我的作品,这是我与那些只因主题被看作墨西哥人的美术家不同的地方。”细细品味这段话,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塔马约的艺术。

1948年6月,墨西哥新成立的国立美术院为塔马约举办了大型回顾展。评论家一致认为塔马约二十年的创作是民族美术的菁华。特地在一间展室里陈列的墨西哥古代雕塑、民间工艺品和人种学照片,让参观者了解到塔马约作品与墨西哥文化的内在联系。

上一篇:马拉·威尔逊

下一篇:罗伯托·苏阿索·科尔多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