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大全网
当前位置: 简历大全网 > 简历问答 >

马丁·瓦尔泽

时间:2023-12-03 21:14:30 编辑:小历

马丁·瓦尔泽的个人简介

马丁·瓦尔泽MartinWalser(1927-),德国作家。他在西方文坛和另一位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齐名。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在小说和戏剧方面,作品曾获黑塞奖、毕希纳奖、席勒促进奖等多种重要文学奖项。中篇小说《惊马奔逃》1978年春出版之后,在联邦德国文坛引起轰动,这不仅跻入当年十大畅销书之列,而且获得评论界几乎众口一词的赞扬。

作家生平

马丁·瓦尔泽于1927年3月24日出生于德国南部与瑞士和奥地利交界的博登湖畔的瓦塞堡。十一岁时父亲去世,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母亲的餐馆里帮工。马丁·瓦尔泽曾于1944年17岁时被征入伍。二战期间在德军防空部队服役。据2007年6月公开的档案显示,他可能曾于1944年1月30日加入过纳粹党,战后瓦尔泽在雷根斯堡和图宾根求学。1947年被卡夫卡的作品所激励,从事文学,开始发表作品。1951年以研究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论文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斯图加特任电台、电视台任导演。1955年获“四七社文学奖”。1957年起成为专业作家,在博登湖畔定居。博登湖风景如画,不仅为作家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而且给予作家丰富的创作素材,他的许多作品均以这里的生活为背景。

瓦尔泽与德国最大的文学出版社苏康(Suhrkamp)有50年的合作关系,出版了将近60部作品,他以1978年出版的《惊马奔逃》(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过郑华汉、朱刘华等人的译本)广获文坛承认。中国内地还出版过他的《迸涌的流泉》、《爱情的彼岸》、《菲城婚事》等书。

瓦尔泽多次短期到美国和英国的大学讲学,讲授德国文学和创作课程。他是德国四七社成员、国际笔会德国中心理事、柏林艺术科学院院士、德意志语言文学科学院院士。

写作风格

瓦尔泽是一位主要以现实主义方法进行创作的作家,擅长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通过人物的自我内省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他主要的文学成就在小说和戏剧方面,此外,他还从事诗歌、评论、小品文、广播剧、电视剧的创作。迄今为止,瓦尔泽已出版了二十多部长篇和中篇小说。

瓦尔泽的写作风格独特,擅长以心理分析、借喻、细节描写和讥讽反映西德“经济奇迹”时期的社会真实。剧作基调嘲讽消极,运用布莱希特叙事剧的表现手法,描写现实的静态和难以改变。瓦尔泽被认为是文学界的左翼,1965年以后积极赞助工人文学。1973年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任客座讲师。被认为瓦尔泽最为成熟优美的作品于1978年问世--描写知识分子苦闷遁世心情的中篇小说《惊马奔逃》。上部作品《爱情的历程》半年后已在全德国销售数十万册。在文艺理论上,瓦尔泽认为现实主义是不断进化的,每当它僵化为理想主义时,便产生新的现实主义,即“X现实主义”。他认为作家个人的发展道路也是由现实主义的青年期进入理想主义的中年期,只要作家童心犹存,便有助于推进现实主义的发展。1998年接受和平奖章时的演讲中曾呼吁“奥斯维辛不应该被工具化,好比道德魔窟”,曾经激起国际国内关于种族主义和极右倾向的极大争论。

瓦尔泽式的“角色散文”

当代德国文学不仅有君特·格拉斯、恩岑斯贝格等人,还有一个马丁·瓦尔泽(MartinWalser)。马丁·瓦尔泽创造一种马丁·瓦尔泽式的“角色散文”。他以刻画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理为主,像他的前辈托马斯·曼一样,笔底汇

马丁·瓦尔泽

集了哲学、诗学、批评等不同门类的思想精髓,有时也流露出沉静的嘲讽和悲伤。他的格言是:“对于小说家来说,观点犹如短路。”或许,他的写作正是由此而得以避熟就生。

在德国战后文学史上,排在海因里希·伯尔和君特·格拉斯这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之后的著名作家,恐怕就要数马丁瓦·尔泽了。他的小说主要反映德国的现实生活,主人公大多是中下层知识分子,作者揭示他们寻找个人幸福以及在事业上的奋斗,侧重于描写人物的精神生活和感情纠葛。瓦尔泽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认为文学创作应该参与推进社会的进步,使其更加民主。他一方面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一方面吸取现代派的手法和技巧,尤其推崇普鲁斯特。他的作品长于心理分析,以借喻、讥讽、注重细节描写见长,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驾驭语言的能手

瓦尔泽被誉为“驾驭语言的能手”(德国著名文学评论家莱希-拉尼茨基语),他的小说被称作优美的散文作品。在叙述中插入对话是他的小说的一个特色,这些对话不加引号,读者必须细心阅读方能辨出说话者。瓦尔泽称自己是古代阿雷曼人的后裔,因此他的作品中常有方言出现。他的不少小说在情节上虽然并无上下承接关系,但是一个主人公常常出现在几本书里,如《间歇》(1960年)、《独角兽》(1966年)和《堕落》(1973年)中的昂塞姆·克里斯特莱因,《爱情的彼岸》(1976年)和《致洛尔特·李斯特的信》(1982年)中的弗兰茨·霍恩,《惊马奔逃》(1978年)和《激浪》(1985年)中的赫尔穆特·哈尔姆,《天鹅之屋》(1980年)和《狩猎》(1988年)里的房地产商格特利布·齐日姆。

成名之作

《惊马奔逃》一书在1978年春出版之后在联邦德国文坛引起轰动,它不仅跻入当年十大畅销书之列,而且获得评论界几乎众口一词的赞扬。莱希-拉尼茨基在联邦德国最有影响的日报《法兰克福汇报》文学版上发表文章,他写道:“我认为,马丁瓦·尔泽的中篇小说《惊马奔逃》是他最成熟、最出色的书。这个描写两对夫妇的故事是这些年来德语散文的一部杰作。”瓦尔泽本人对这部小说也非常得意,他曾独自或与人合作将小说分别改编成剧本和广播剧。

正像德国书业协会在向瓦尔泽颁发书业和平奖时所称:“瓦尔泽以他的作品描写和阐释了二十世纪下半叶的德国现实生活,他的小说和随笔向德国人展现了自己的祖国,向世界展现了德国,让德国人更了解祖国,让世界更了解德国。”

争议作家

马丁·瓦尔泽:我用我的良心来说话

对马丁瓦·尔泽,人们熟悉的是他的作家身份。自1955年从事写作以来,他获得了多个文学奖项,如四七社奖、黑塞奖、席勒促进奖、毕希纳奖、书业和平奖等。他的早期作品受到卡夫卡和存在主义的影响,但很快他就把目光转向对西德的现实主义观察。他甚至享受了其他德国作家从未有过的殊荣。一个雕塑家从他的小说《惊马奔逃》中得到灵感,于是在他的住处――博登湖畔的于林伯根替他塑了一尊风格怪诞的悬崖勒马的像。但这尊塑像显然让瓦尔泽感到了难堪。“这是一幅讽刺漫画,石头做的漫画。我动员了我所有的宽容,让这事显得与我无关。”

他同时还是德国政坛的风云人物。如同他这一代人的典型生活方式,1927年出生的马丁·瓦尔泽和君特·格拉斯都曾被征召入伍(17岁),1945年被美军俘虏。“在这样小的年纪就被如此蛮横地强加以政治,这样的一代人是永远无法变回u2018非政治“了。”从事德国知识分子研究的扬-维尔纳·米勒评价。马丁·瓦尔泽

和左翼知识分子代表君特·格拉斯以及晚两年出生的哈贝马斯一样,瓦尔泽也几乎参与了每一场有关西德在政治上自我理解的论战,特别是有关“民族认同”问题的论战。但他从不随波逐流,而是以自己的良知去思考、承认德国的历史责任。一些惊世骇俗的言论,继而为他带来了诸多争议。

1998年,在接受书业和平奖时,他因口出“奥斯维辛不应该被工具化为道德俱乐部”一语而闯祸,为此受到犹太人团体的攻击,但得到了诺贝尔奖得主君特·格拉斯的声援。

2002年,瓦尔泽的小说《批评家之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有黄燎宇的中译本)在正式出版前,被《法兰克福汇报》拒绝选载,同时受到该报严厉的公开批评,称该书充满了对犹太人的仇恨。瓦尔泽的确在书中影射了德国最著名的评论家之一、犹太人(MarcelReich-Ranicki),但他坚决否认在主人公的犹太人身份上大做文章。争论之激烈,使《批评家之死》成了当年德国最受瞩目的小说。

关于2002年他的小说《批评家之死》引发的所谓反犹主义丑闻,马丁·瓦尔泽说:“我在2002年的丑闻,是因为我使用了自己的语言,我根据自己的良心来说话,”

一场持续多年的政治争论

《批评家之死》引发的丑闻,其实是另一场更大争论――“瓦尔泽-布比斯论战”的延续。1998年获书业和平奖时,在法兰克福的圣保罗教堂,他发表了如下获奖演说:“一次大战后严厉的u2018凡尔赛和平协定u2019直接促使德国纳粹和希特勒上台,另外一种对待败者的方式也许会牢固民主。二次大战已经过去50年,不应一直纠缠过去不放,难道还让我们年轻无辜的后代一直为前人的过失背着黑锅,抬不起头来?奥斯维辛不应该被工具化,好比道德魔窟,阻碍自由灵魂思考。”听众席上,人们纷纷起立鼓掌,唯独德国犹太人中央理事会主席伊格纳茨·布比斯 (IgnatzBubis)夫妇沉默不动。

事后,布比斯把瓦尔泽称为“知识分子的纵火犯”,随后又公开指责,瓦尔泽可能在他的“知识分子民族主义”中潜伏着一种反犹主义。

《批评家之死》

这场争论在德国持续了数年,许多知识分子和政要都卷入其中。它使德国关于二战罪行的讨论到达了一个决定性阶段,因为这不但涉及到复杂的“正常性问题”,也涉及到长久以来关于德国正常性问题核心,即犹太人问题。在德国战后60多年的历史中,犹太人问题早已是一个公开的禁忌。

瓦尔泽此言,也是对君特·格拉斯的不点名批评。在公开场合,格拉斯不止一次地宣称:一个曾经犯下奥斯维辛罪行的民族,没有权利生活在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中,而且统一会再次导致一场浩劫(根据他的解释,民族社会主义崛起的前提就是德国当年的统一)。瓦尔泽认为,这是格拉斯等左翼知识分子为了推进主观的、甚至是武断的政治立场而把奥斯维辛“工具化”了,事实上,两德分裂无关奥斯维辛,只是冷战的产物。

瓦尔泽和布比斯未臻和解,但两人最终都同意,关于奥斯维辛,可能是可以发现一种新的纪念性语言的。当然,对布比斯而言,这可能是指一种新的公共语言,而在瓦尔泽这里,它应该是一种坚持私人良知的语言。锋芒如瓦尔泽者,席间也流露出与众不同的一面。《批评家之死》翻译者黄燎宇回忆说“他幽默、风趣,充满活力,也非常可爱”。

动态追踪

80岁的老作家马丁·瓦尔泽于2007年2月29日出版了小说新作《恋爱中的男人》(EinliebenderMann),赫然以大文豪歌德为主人公,写他在1823年,古稀73岁,戴着面具参加温泉城马里昂巴德的异装舞会,对19岁少女乌尔丽克一见倾心。

《恋爱中的男人》

80岁的德国老作家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2月29日出版了小说新作《恋爱中的男人》(Einliebender Mann),赫然以大文豪歌德为主人公,写他在1823年,古稀73岁,戴着面具参加温泉城马里昂巴德的异装舞会,对19岁少女乌尔丽克一见倾心。“他看到她时,她早已捕获了他的目光”。老翁少女眉目传情,歌德神魂颠倒,再也不能自拔,先是百般勾引,继而发动连番情书攻势,欲娶少女入门。孰料女儿妒意横生,从中作梗,坏了老诗人的好事。歌翁伤心作别,回到魏玛,终日郁郁寡欢,至1832年去世。时光如梭,乌尔丽克亦成老妇,临终前将歌德的情书付之一炬,一段奇特的祖孙恋情就此深埋。   这段黄昏恋并非作家杜撰,而是大体上实有其事。乌尔丽克·冯·莱维措(1804-1899)据说才貌双全,年轻时一度与晚年歌德关系密切,歌德曾动过娶她的念头,还因为她写了不少情诗,最有名的是《玛丽昂巴德悲歌》。   出版商为《恋爱中的男人》打出广告词,称此乃“歌德最后一爱DD马丁瓦·尔泽首部历史小说”。评论界大举鼓噪,推动此书在市场上快马加鞭。截稿前,我看了一下本周《明镜周刊》的畅销书榜,《恋爱中的男人》仍然稳稳地排在第十名的高位。   在德国,老瓦尔泽是国宝级的作家,毕希纳奖和德国书业和平奖的得主,论文笔,论阅历,绝对不在任何人之下。为歌德代写情书一事,他做起来游刃有余,足可乱真,而老翁钟爱少女时的迷乱春心,也刻画得入木三分。   他写德国史上头号文豪晚年春情上头,十分有趣DD如果不是让老无所依的翁叟们略感心酸的话。书中歌德裸身对镜自赏,验证是否雄风犹存DD结论是:还行。而少女乌尔丽克花枝招展,刁蛮可爱。一老一少,共谱恋曲,其音调必是古怪别致,妙趣横生。   瓦尔泽曾应邀在读书会上朗读新作,联邦总统亲自到场,正襟危坐,洗耳恭听。大作家开读不久,席间即爆出笑声,稍顷复笑。这可是德国,不是美国。更何况台上是瓦尔泽,台下是总统。听众笑场一事遂成媒体津津乐而道之的花边新闻。3月25日出版的《法兰克福汇报》还特地为此专访了当时也在现场乐不可支的老评论家约阿希姆·凯泽(Joachim Kaiser),主题是:瓦尔译的新作有那么可笑吗?德国人怎么会笑成这样?老先生说:那实乃发自内心的笑声,瓦尔泽写得好,尤其是歌德与少女互施媚术的部分,实在令人愉悦。   笑归笑,也有女读者就书中的情欲描写向瓦尔泽发问,比如,他为啥反复使用“那话儿”(Iste)一词?瓦尔泽从容回答,他写的不是德语,而是个拉丁语词,且无具体词义。的确,在拉丁语中,Iste是个阳性代词,以“那话儿”译成中文,大抵不错。   大部分评论家认为,瓦尔泽的小说不会令他们心目中的歌德形象发生改变。曼弗雷德·奥斯滕(ManfredOsten)说,瓦尔泽准确描写了老翁春心重萌时的心理,寄托了人类对生命回春和永存不朽的渴望。托马斯·安茨(Thomas Anz)则通过书中歌德对法国革命的关注,注意到了一个政治化的歌德,以及一个政治化的瓦尔泽。《批评家之死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此书大唱赞歌。沃尔夫冈·弗吕瓦尔德(Wolfgang Frühwald)便说:“这是瓦尔泽的歌德,不是我的。至多是1823年的歌德。……我心目中的歌德不会改变,但我心目的瓦尔泽变了。”他指出,年龄总是让作家感到困扰,瓦尔泽晚年作品的性成分越来越多,这也许是因为越是老人,越要表现出年轻的感觉。韦尔纳·弗里岑(Werner Frizen)则认为,瓦尔泽写的不是歌德,而是维特;躲在面具后面的也不是歌德,而是瓦尔泽。 作品集

《菲利普斯堡的婚事》(1957)

《间歇》(1960)

《独角兽》(1966)

《堕落》(1973)

《爱情的彼岸》(1976)

《惊马奔逃》(1978)

《天鹅之屋》(1980)

《狩猎》(1988)

《迸涌的流泉》(1995)

《批评家之死》(2002)

《恋爱中的男人》(2007)

文学奖项

瓦尔泽曾获多种文学奖,其中有四七社奖(1955年)、黑塞奖(1957年)、霍普特曼奖(1962年)、席勒促进奖(1965年、1980年)、毕希纳奖(1981年)、荷尔德林奖(1996年)、书业和平奖(1998年)等。

  • 上一篇:鲁宗贵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