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彦奎的个人简介
马彦奎,环县车道乡红台村人。1982年被聘请到红台村任教,1996年,他赴宁县师范进修学习,1999年,他任车道乡红台小学校长。那时的红台小学,只有一栋瓦房用作教室,教师的办公住宿全在几孔破旧的窑洞里。基本内容
马彦奎,环县车道乡红台村人。
1982年被聘请到红台村任教,1996年,他赴宁县师范进修学习,1999年,他任车道乡红台小学校长。那时的红台小学,只有一栋瓦房用作教室,教师的办公住宿全在几孔破旧的窑洞里。当年,两孔窑洞出现 裂缝,初任校长的马彦奎立即动员老师、家长帮助维修窑洞,他亲自打土坯箍窑,眼看就要封冻,新打的土坯还没有干,他就亲自到邻近的农户借土坯子,由于当时道路条件很差,借来的土坯到不了学校,他索性用自家的毛驴驮,自己背。在他的感召下,周围群众也相继捐出自己的畜力驮土坯。封冻前,两孔破窑洞终于维修好了,老师可以安全地在里面办公了。
2001年,马彦奎调入离家四十多公里的王西掌小学,离家远了,他工作更加积极上进,从清理校园杂草开始,努力改变校容校貌。他看到学校没有操场,无法开设体育课,便利用双休日,动员老师、家长,硬是平整了一处2亩地大的操场,还打了土围墙。
把学生当“子女”看待
马老师在红台小学任教期间,他的办公室里,有一样必备用品,就是儿童常用药物,哪个学生感冒了、拉肚子了,他随时诊治服药,每次去学区开会,他都要买一些常用药。他说:“这里条件差,学生得个轻微感冒、痢疾啥的,如果不及时诊治,就会影响功课,买点药,也花不了几个钱。”马老师调到王西掌小学后,村卫生所就在学校附近,每当学生有病,他都会及时带到卫生所治疗,费用他也经常垫付。
调到王西掌小学后,由于离家远,他一年仅寒暑假回趟老家,平时,大多都在学校度过,在学校的周末,他经常把一些学生叫到学校补习功课,有时候,也上门到周边的农户家里,辅导孩子功课。
现在,随着农村学生人数普遍减少,学生年龄小,马老师每天早上六点前就起床,给学生烧开水,打扫卫生,冬天,还早早给学生生炉火,等学生到校时,教室里已经暖融融的了。
教好学生比什么都重要
“我知道,娃娃们都喜欢玩,可只要合理地安排时间,不仅不耽误学习,还能更开心地玩耍。”马老师在一次六年级的班会上这样讲。平日里,马老师和蔼可亲,学生们更喜欢把他当“爷爷”看,可在学习中,他容不得学生半点马虎。30多年的一线教学,翻开他的教案,每天的都工工整整,他的教本上也是密密麻麻的批注。他说:“现在施行新课改,我这老汉家的,不好好学不行。”
在农村长期任教的经验使他深深感到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每当他去一次县城,总要买几本教辅书籍,课堂上穿插着讲,课后借给孩子们看。2010年以来,他所带的毕业班语文、数学成绩在全乡统考中5次位居第一。面对成绩,马老师淡然一笑:“只要娃娃学得好,将来有出息,走出这大山,我再累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