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大全网
当前位置: 简历大全网 > 简历问答 >

穆恩之

时间:2023-12-04 15:45:57 编辑:小历

穆恩之的个人简介

穆恩之,地质学家、地层古生物学家。

穆恩之 - 简介

穆恩之,地质学家、地层古生物学家。毕生致力于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他全面地推进了中国笔石学和笔石地层学的研究,在笔石的系统分类、演化、生态、地质和地理分布以及奥陶纪和志留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研究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成就卓著。他主编的《中国各门类化石》、《中国各纪地层界线研究》、《笔石的分类学与分类》都具现实指导意义。尤以《中国志留系对比》为当代一部经典名著。他领导、组织和参加了一系列地层古生物学的重大研究项目,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推动中国古生物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国际上很有影响。他多年兼做地质教育工作,培养了一批人才。

穆恩之 - 简历

1917年9月30日 出生于江苏省丰县。

1943年 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

1943-1944年 任经济部资源委员会汞业管理处甲种实习员、工务员。

1944-1945年 贵州遵义中学教员兼教务主任。

1945-1949年 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技佐,技士。

1951-1987年 任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现为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学术委员会顾问。

1953年 参加九三学社。曾任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科技工作委员会主任。

1956年 参加中国共产党。

1979-1984年 当选为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兼国际交流委员会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笔石学科组领导小组组长。

1981-1986年 当选为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理事长。

1980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地学部常务委员、江苏省第五届政协常务委员。

1981-1985年 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委员,兼任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

1985年 当选为国际古生物协会笔石工作组主席。

1987年4月8日 在江苏南京病逝,享年70岁。

穆恩之 - 生平

穆恩之,原名穆恩芝,字惠斋。

1917年9月30日出生于江苏省丰县穆庄一个没落的大家庭。1925年起在张五楼初级小学读书,1929年到大程庄高级小学就学,1931年高小毕业考取江苏省立徐州中学,1937年毕业后在张五楼小学代课,1938年初日本侵略军逼近徐州,遂迁往后方,考取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在大学期间因经济因难缀学而从事教学工作,1941 年返回西南联合大学复学,1943年7月毕业,被派往湖南晃县资源委员会汞业管理处,任甲种实习员、工务员。1944年9月起曾在贵州遵义县立中学短期执教,并兼任教务主任。1945年2月到四川北碚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历任技佐、技士。同年7月随中央地质调查所迁至南京。1951年到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后改名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兼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并兼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副院长、顾问。1953年参加九三学社,任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科技工作委员会主任。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党委会第二、第三届委员。1979年和1984年被选为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兼国际交流委员会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笔石学科组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古生物》主编。1981、1986年被选为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理事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和地学部常务委员、江苏省第五届政协常务委员。1981年和1985年应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委员。他还兼任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他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科学委员会委员,国际地科联国际地层委员会志留系分会正式委员,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工作组选举委员,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工作组通讯委员等职,1985年被选为国际古生物协会笔石工作组主席。他于1987年4月8日在江苏南京病逝。

穆恩之 - 组织才能

穆恩之在长期担任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期间,与其他几任领导一起,主持制定科研规划、项目安排和部署学科的发展,派遣人员参加国际合作及研究生出国深造,培养了一批人才,为研究所发展成为中国古生物学的研究中心呕心沥血,并为它在国际上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单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跻身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他亲自领导组织和参加了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曾多次在全国和江苏省获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他参加了辽东太子河流域的地层古生物学研究;50年代后期(1958)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祁连山综合地质考察,领导祁连山早古生代地层和笔石的野外工作及室内研究工作。为满足生产实践和教学的急需,他提出编著各门类化石丛书。《中国各门类化石》为一套中国古生物门类研究的系统总结,自1962 年起至1978年共出版15种17册,此套丛书对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寻找沉积矿产及地质普查勘探起了重要的作用。曾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1978)、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2)。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1965-1966年,1970-1972),他领导组织了燃化部、国家计委地质局和中国科学院三方的西南石油会战以及1976-1977年的海南岛石碌地区富铁会战中的地层、古生物考察研究,满足了国民经济建设的急需,推动了学科的发展,许多重要的地层古生物研究成果都是在这一时期内取得的,由他主编的专著《西南地区下奥陶统的笔石》即是其中之一。这一专著系统地描述了西南地区下奥陶统的笔石34属及亚属、260 个种和变种,其中1新属、120新种及新变种。并建立西南地区下奥陶统的12个笔石带,为解决华北区和华南区以及国际奥陶纪地层的对比关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这一专著获全国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7)。

80年代以来(1981-1985),他领导并参加了各系界线的研究工作,三次赴湖北宜昌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并亲自主持奥陶―志留系界线的研究。湖北宜昌的奥陶―志留系界线剖面实际上是世界上最好的剖面。《中国各系界线地层及古生物》(1984),这一研究成果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他还十分关心、支持和指导青藏高原的地质研究工作,并在60多岁高龄亲赴西藏从事野外地质考察,为中国高原地质研究达到新的水平和将高原研究成果推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穆恩之从1956年开始,曾先后出访许多国家,曾赴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国、苏联、法国、丹麦、挪威和瑞典访问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1980年曾赴法国参加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会上宣读论文《中国奥陶纪笔石序列及生物地理分区》;1984年曾赴苏联参加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会上宣读论文《笔石的发展阶段与地层界线》,《湖北黄花场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的新研究》;1985年曾赴法国参加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科学委员会第12届会议。为促进中国古生物学界与国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政治上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学术上坚持正确的学术观点。1985年在丹麦召开的第三次国际笔石会议上,他是唯一应邀在大会上做专题报告《笔石的分类学与分类》的学者,在这次会议上他被选为国际古生物学会笔石工作组主席。他在国际地层古生物学界的积极活动,深受各国同行的尊崇,给人们留下了“一代宗师”的难忘形象。

穆恩之 - 论文专著

穆恩之毕生致力于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共发表科学论文和专著一百余种。

在古生物学方面,他主要研究笔石动物,其次是海百合、海蕾和海胆;在地质学方面,主要从事奥陶纪和志留纪地层学研究,其次是泥盆纪、三叠纪和白垩纪地层。穆恩之全面地推进了中国笔石学的研究。在笔石的分类、演化、生态、地质和地理分布等领域均做出重要贡献。他描述了中国大量的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和石炭纪的笔石,建立了一个新亚目――隐轴亚目(Axonocrypta)、10多个新科、20多个新属和许多新种;其中中国笔石科和娇笔石科在研究笔石动物的演化方面有重要地位。中国笔石科的发现证明了早在叉笔石动物群笔石胞管发生高度变形以前,中国笔石科的笔石胞管就已发生变形;娇笔石科的发现,证明除了有轴笔石有体壁退化的现象外,无轴笔石也具有体壁高度退化的特征。

他早在1950年就提出笔石的分类系统,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笔石系统分类的学者之一,这一分类系统以后逐渐完善,在中国已普遍使用;在国际上,有的基本上采用了这个系统(如苏联),有的部分被其他国家采用。在笔石动物的演化方面,他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演化趋向,包括:笔石体的简单化、生长方向的转变、胞管的变形、体壁的退化和局部增厚、笔石体的复杂化及胞管的扩大等。其中笔石体的复杂化的提出最引人注目,因为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笔石体的演化总是趋向简单的,在这些演化趋向中,笔石体的简化和生长方向的转变起主导作用,其余是次一级的。穆恩之和他的学生们一起综合建立了中国的笔石带,其中奥陶系25个带,志留系23个带,泥盆纪5个带,并与国外进行了对比。从寒武纪到志留纪划分为五个笔石动物群:寒武纪的树形笔石动物群、奥陶纪的反称笔石动物群、对笔石动物群、叉笔石动物群、志留纪的单笔石动物群,这是中国独特的。他对中国笔石动物群及其有关地层进行了生物地理分区,将中国奥陶系分为六大地层区,即华北区(或称黄河区)、华中区(或称扬子区)、华南区(或称珠江区)、藏滇区(即西藏―滇西区)、西北区、北方区(或称准噶尔―兴安区),其中藏滇区和华南区又各分为三个亚区和三大生态地层类型,即华北型、华中型和华南型。他将中国笔石划分为两大笔石动物群类型:华南型与华中型,分别相当于所谓“太平洋动物群”和“大西洋动物群”。他提出“生态分异学说”,认为笔石动物群类型的不同,是各种笔石以其不同生活方式,适应各种生活环境,进行生态分异的结果。

穆恩之在生物地层学领域做出了贡献。他以笔石地层为标准,提出奥陶系与志留系的划分对比方案。他通过对华中区(扬子区)奥陶系的研究,初步解决了华北与华南区奥陶系的对比问题。在国际对比上,中国上奥陶统上部6个笔石带的建立,填补了世界各地这一层段笔石序列的空白,为确定全球奥陶系―志留系界线提供了极重要的依据;他与学生们在四川长宁双河奥陶纪地层剖面上同时发现上、下两层下垂对笔石动物群,解决了长期争议的欧、美、澳各大洲奥陶系的对比问题(过去国外误认这两层下垂对笔石为同一层,因而引起对比上的混乱和争论)。他所著的《中国的志留系》(1962)是对中国志留纪地层的第一次笔石系统的总结,他与学生们同美国学者A.-J.布科(A.-J.Boucot)合著的《中国志留系对比》,是当代志留系研究领域的杰出经典著作,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六大地层区志留纪地层划分对比及其界线,讨论了主要沉积矿产和构造运动,综合评价了古地理和岩相关系及海平面升降事件,具有长时期的参阅价值,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了解中国志留系最有参考意义的文献。此项目成果获中国科学院1989年自然科学一等奖。

穆恩之还研究了中国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海百合、泥盆纪海蕾、白垩纪及第三纪海胆(包括4个新属和一些新种),建立了志留系和三叠系的海百合序列和白垩系的海胆序列,为中国志留纪、三叠纪和白垩纪地层的划分对比提供了化石依据。

  • 上一篇:陆轶辰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