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烨的个人简介
原名骆烨波,男,1986年生,中共党员,浙江诸暨人,毕业于浙江树人大学,是树大05级校友。2003年开始发表作品,小说、文学评论见诸于《读者》(原创版)、《满族文学》、《作品》、《北京文学》、《钟山》、《青年文学》、《小说月刊》、《青春》、《芒种》、《文艺报》等,并受榕树下等文学网站推荐,部分作品被选刊及年度选本选用。著有长篇教育反思小说《问题学生》、长篇儿童文学《海迪历险记》、小说集《天堂里的贫民窟》。编剧作品有《武则天秘史》、《隋唐英雄》(编剧之一)等。现为《作品与争鸣》杂志社编辑、《纪实》半月刊主编、浙江长城影视传媒集团编剧。曾在《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旗袍》、《红日》、《东方红》等多部电视剧中担任宣传记者及策划。
创作经历
2010年9月,骆烨的小说集《天堂里的贫民窟》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小说集精选了骆烨在近五年中发表过的十五篇小说。
日前,由长城影视传媒集团摄制出品的古装传奇史诗巨制《武则天秘史》连创收视新高,开播当晚即达到了1.75,并因此创造了湖南卫视的年度收视奇迹。自从开播后,该剧更是每天雄居全国电视剧收视榜首,一举斩获2011年度大剧盛典六大奖项,独占中国电视剧鳌头。究其原因不仅在于该剧强大的演员阵容,更源于其精良的制作和编剧。随着电视剧的热播,编剧骆烨的名字也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而这位85后的新锐编剧,正是浙江树人大学05级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
生于1986年的骆烨有着大多数80后的性格特点,拒绝保守沉闷,想法大胆新奇的特点,热爱新鲜事物,有着对世界的独特感知力。2003年,他就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天堂里的贫民窟》、《黑夜,在西湖奔跑》、以及长篇教育反思小说《问题学生》等作品令他在在当下小说创作的格局中,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毕业后,《纪实》半月刊主编、《作品与争鸣》等杂志的编辑更成了他的主业之一。然而,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与发展,长城影视为骆烨提供了更宽广的成长空间。他也因此打开了剧本创作这种结构艺术的大门,开始了在剧本世界中恣意穿行的神奇之旅。
从最初的《盖世英雄方世玉》到《武则天秘史》,在尝试过多种题材的剧本创作之后,骆烨发现其实自己对魔幻类的题材相当有兴趣,在刚刚完成剧本创作的《人鱼情未了》中,他也尝试着融入魔幻类的元素。骆烨每天都会花五个小时让自己处在独立状态中,这种状态或者表现为疯狂地写剧本,或者表现为疯狂的阅读,他写剧本,多的时候可以一天写完一万五千字,他看书,一天可以看完一整部连续剧剧本。爱上编剧这个工作之后,骆烨经常称自己干的其实是“体力活”。 骆烨参与编剧了在杭州西溪湿地和横店影视城拍摄的史诗巨制《隋唐英雄》。
对于未来的发展定位,骆烨一直强调,和许多金牌编剧相比,自己的经历还很匮乏,所以希望从书籍和影视作品中得到更多的启示,现在不敢为自己定下多么远大的志向,只希望凭借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踏踏实实地在未来为自己寻求更大的突破,道路漫长,不断地创作,这个80后其实也有着极大的抱负,因为他总是说,最好的作品就是下一部。
文学作品
时间作品2003年《天堂里的贫民窟》《黑夜,在西湖奔跑》《问题学生》《海迪历险记》编剧作品
时间电视剧2011年《盖世英雄方世玉》《武则天秘史》《太平公主秘史》《新乌龙山剿匪记》《隋唐英雄》《人鱼情未了》社会评价
骆烨作品评论
(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骆寒超点评骆烨作品)
骆烨的小说集《天堂里的贫民窟》,是青年作家骆烨这几年发表过的小说中精选出来的,这些作品中,有好几篇我以前读过,较熟悉,现在加上未读过的几篇合在一起通读,也就使我有了一个完整的印象,深感到这个二十岁出头、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真有灵气,对生活的敏感力强,小说语言流畅泼辣,而由此写下的这批作品也的确值得推荐。
集子里的作品大都写得较成熟,而我特别欣赏《偷猎》、《爱我》、《杭州,杭州》、《天堂里的贫民窟》、《江湖远去》、《黑夜,在西湖奔跑》、《你也在寻找》、《问题学生》。可以说:这些作品无论从生活反映的深广程度或者艺术表现的现代色彩,在当下小说创作的格局中,都可以上水平线,有个别的甚至能成为这个格局的标志。
我十分注意骆烨小说的题材选择和典型人物的塑造。一般的青年作家关注的往往只是自己生活周围的内容,骆烨不同,他的小说题材很广泛。他第一次给我看的是长篇儿童文学《海迪历险记》,这部初试之作虽有点学习《哈利?波特》,大多出于幻想,却也已涉及世纪风云变幻的全球性内容,塑造了一批不同年龄,生活在不同地区中的各类人物。这些人物虽难免有抽象性类型化的稚嫩,不过也反映着骆烨拥抱世界的开阔胸襟。
后来我读了他的第二部长篇《问题学生》,这部作品题材涉及的范围虽然是一个小镇上的中学,但作品中的这个学校并未同社会绝缘,而是和正向现代化转型但骨子里仍保持着中世纪意识、因此有点畸形的小镇社会构成一个生态环境了,而活跃在其中的人物又是远远超越了学校环境中的教师、学生那种单纯性的,更多点社会人的色彩。这一点尤其反映在被称为“问题学生”的“我”的形象塑造上。这个人物不仅有着向成人转型的精神特质,更有着从学生型转为社会型的过渡期所特有的性格行为复杂性。这两部初试之作显然展示着骆烨已有把笔投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的趋势。因此,他在以后写的小说中,都以多种行业为题材、各类职业性格为人物塑造的对象了。
不错,《杭州,杭州》中的生活题材和主角王留下,《江湖远去》中的小镇生活和主角黑哥,还脱不了骆烨所熟悉的生活,但多数作品却已有所超越了。其中特别令我吃惊的是他敢于大写都市流浪者。这批由农村流入城市的农民工和在城市底层挣扎了多年的劳役者,他们污秽、卑微的生活内容和单纯、勤劳的性格行为,竟然被骆烨描写得栩栩如生、真切可感。尤其是在《天堂里的贫民窟》、《你也在寻找》、《黑夜,在西湖奔跑》等作品中有着深刻的表现。骆烨似乎天生地具有拥抱这个五花八门的社会的兴趣。这种对复杂人世生活超于常态的追求,对一个小说作者来说,既是知识积累的问题,也是社会阅历的问题,而更是一个艺术胸襟的问题。我赞赏骆烨这种对复杂人世生活的爱好,这里面有他复杂中的开阔。
正是这些,为骆烨小说中的生活反映的深广度打下了基础。
所谓小说中的生活反映,大致显示为在特定时代氛围映衬下对社会现实生态与人性精神心态的典型概括。在《问题学生》、《天堂里的贫民窟》等作中,他成功地概括了教育界、民工阶层的现实生态实况。《问题学生》这部作品十分形象地证实:“问题学生”是“问题教育”、“问题学校”、“问题教师”逼出来的;《天堂里的贫民窟》揭示了底层劳役者苦难深重的畸形生活现象。他们无疑对社会现实的典型概括具有历史穿透力。《偷猎》是浪漫象征的,写的是一个草原上的少年救活一只被狼咬伤的藏羚羊,而正当人兽间有了信任与互爱时,羚羊却被偷猎者夺走了生命,破坏了自然世界的和谐生态。小说以此来隐喻现实社会中美的遭受毁坏。这是对一个和谐时代的失去而唱出的凄艳挽歌。《爱我》以汶川大地震造成深重灾难为题材,表现了天灾毁坏和谐生态后以爱来重组生态和谐,骆烨这两篇小说所提供的是:从人性失落又到人性回归。可以认为是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一代中国人以大爱为底蕴的精神造型。因此这些因了对人性精神的典型概括而具有灵魂净化意味。
骆烨正当青春年华,精力旺盛。随着多部作品的创作,他的艺术表现也在发展传统中探寻现代化出路。如果说中国传统小说艺术主要显示在情节结构的有序性,细节描写的逼真性和人物性格的行动性,那么骆烨倒是在继承上化过一番功夫的。不妨留意一下《天堂里的贫民窟》中不忍卒读的情节进展,《黑夜,在西湖奔跑》中那非同寻常的偷窃场面的设计,《你也在寻找》中一开头背尸体的细节描写,就可见出。但骆烨却把更多精力放在对西方现代小说表现艺术的吸收上、融化和作自我创新的探索上。《爱我》中多多那个幽灵人物的设置以及她与还在生命线上挣扎的江南、护理江南的苏洁之间时隐时现的关系的穿插,以及多少有点怪诞神秘的情节设置、结构安排,都能凸现出对大爱精神的隐喻表现。这是有更多的现代色彩的。《你也在寻找》中,赵武林拣垃圾中因为拣到一只红色高跟鞋而生幻觉,以致于丢失父亲,由此推排下去推出了一连串情节,同身为区长二奶的“美少妇”的情节作了交错的设计,又以“红色高跟鞋”这一道具而使两条情节线于交错中重叠,重叠后又交错地进展,来展开心理空间的阔大化表现,以充实象征意蕴。这些在文本中虽表现得有些生涩,却不能不认为这种情节设计十分新颖。而赵武林的痛苦人生,以及传统孝道的深层次挖掘,也因此从人物外在世界转入内心世界,作意识流的幻录。这种人物形象的塑造也颇为新颖。
《天堂里的贫民窟》是这部小说中写得最好的一篇,无论是情节安排、人物设置、场面展开、冲突消解,都颇具匠心,从中可以看出骆烨对西方小说艺术的领悟和在文本构成中与传统小说艺术间的融会贯通。小说发展到最后,房东“袁世凯”逼迫几家房客交房租而闹成僵局时,妓女海月以身许垂涎三尺的房东而消解,这场大悲慨喜剧化的情节,不禁使人想起莫泊桑的《羊脂球》,它们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些都是现代色彩的。我还要特别提一提《偷猎》、《黑夜,在西湖奔跑》、《你也在寻找》,它们都有一个如实而完整的框架,还有一串具体而实际的活动,甚至细节都十分真实,但这些貌似如实的形象表现其实都是隐喻,即本体象征。唯其如此,才使它们分别成了和谐被毁、天堂难求、生存虚幻的深度书写。不过,《爱我》却以主观变形象征唱响了一支积极向上的社会生存大爱曲。这两种象征艺术的表现,更显出了骆烨小说追求现代艺术表现的特色。
由此说来,骆烨的这些小说是颇值得一读的,虽然我并不赞成他对“那些反映丑陋、揭露罪恶的文字”的偏爱,我希望他在今后的小说创作中能有更多生存的亮色。但不管怎么说,这本集子不仅值得一读,而且其中颇有几篇在我看来是有文学史意义上的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