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子冈(企业家)

时间:2023-12-16 07:05:23编辑:小历

陆子冈(企业家)的个人简介

陆子冈,生活于明嘉靖、万历年间,原籍太仓州,后迁居苏州开办琢玉作坊(1539年)。其琢玉技艺高超绝伦,可谓巧夺天工。闻名于世的“子冈牌”,便是因他而得名,其内容通常是一面琢文人山水画,另一面琢诗文印章,高雅脱俗。

陆子冈及其工坊不仅擅长琢玉,还在明中晚期盛行的“镶玉嵌宝”工艺上也有成就,苏州《木渎镇志》载:“陆子冈,时称‘碾玉妙手’,其雕刻除玉外,如竹、木、石,以至镶嵌(镶玉嵌宝)无不涉及,都有成就。”

《木渎镇志》还载:陆子冈年未六十,出家为僧,十余年不入城市。”因陆氏晚年为僧十余年,且无子嗣,其技艺被专诸巷的玉工弟子自发传承下来。子冈所擅长的“诗书画印”入玉设计与平面减地技法,成为后世玉工沿袭和传承的主要载体,子冈牌,成为了玉行长兴不衰的经典之作,传承至当下。

后世子冈款作品层出不穷,与其成为店肆品牌,并多代相传有很大关系。目前能够见到的子冈款玉器,可分为明代、清代、近现代、当代等不同时代的作品。

人物生平

生卒年考

陆子冈,又称:陆子刚。生活于明嘉靖、万历年间,太仓州是陆氏的原籍,苏州则是其后迁居开办琢玉作坊的所在地。

关于陆子冈的生卒年月记载不慎清晰,但来自陆氏家乡太仓的文史资料显示,陆子冈大约生于明世宗嘉靖元年,即1522年。故宫专家杨伯达根据《太仓州志?物产》相关记载,推算出陆子冈治玉的下限(时间)为万历二十年,即1592年。据上所述,陆氏应寿享70岁。在《吴县志》及民国十七年版的《木渎小志》记载中,明确透露出陆氏的卒年岁数:“陆子冈,年未六十,忽有方外之意,为僧治平寺(苏州西南郊)十余年,不入城市,亦奇人也。”据此记载,陆子冈未到60岁时,出家10多年,刚好也是卒于70岁左右。

综合以上数项一致性的记载,可知陆子冈生卒年约为1522-1592年,即嘉靖元年至万历二十年。

开办作坊

陆子冈出身书香门第,因家道衰落(另一说因感情受挫),来到苏州横山(横塘镇新郭渔家村一带为当年的琢玉、制水晶眼镜集聚地,今“新郭老街”一带)学习琢玉,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师满后,自立门户。为承接宫廷(御用监)派做至苏州府的活计,后将作坊迁至阊门内专诸巷南口的石塔头,位于苏州织造局所在地五爱巷的西口处。

陆子冈所处的明中晚期,宫廷以及苏州地方的玉雕业开始追求玲珑剔透、华贵繁复,又因此时彩色宝石的大量进入中国,兴起了玉器与其他工艺相结合,如玉嵌金银丝,在金属上镶玉嵌宝石等。据《木渎镇志》和故宫博物院资料显示,陆子冈所创办的子冈工坊涉及工艺丰富,《木渎镇志》记载:“其雕刻除玉外,如竹、木、石,以至镶嵌(镶玉嵌宝)无不涉及,都有成就”。故宫博物院出版物《紫禁城》记载:“陆子冈,擅长圆雕、镂雕、阴雕、嵌金银丝、嵌宝石”。综上所述,陆氏的子冈作坊在当年,已是一家品种丰富的珠宝工坊。

陆子冈所制玉雕作品,选料精严,多数是青玉,部分是白玉。其玉雕技艺享称“吴中绝技”,起凸阳纹、镂空透雕、阴线刻划皆尽其妙,尤其擅长平面减地之技法,能表现出类似浅浮雕的艺术效果。作品多形制仿汉,取法于宋,颇具古意,并形成空、飘、细的艺术特点。均用图章式印款,有阳文或阴文。所制玉器人称“子冈玉”,时人与唐伯虎的仕女画相提并论。代表作玉水仙簪、青玉婴戏纹壶、青玉山水人物纹方盒等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清代时苏州玉器业将其供奉为本业祖师。

落款留名

子冈作坊创始人陆子冈,凭借自身对书画艺术的修为,开启了“诗书画印”入玉的设计,一改明代玉器的陈腐俗气,发展了苏州风格的玉器,得到当时缙绅的欣赏,在“官匠户”制度下,赢得可以“自创品牌”在产品上落款留名的权利,和可与文人平起平坐的特权。16世纪苏州地区陆子冈玉雕的成名,尤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当时江南地区文人对艺术品的爱好风尚,发展出对艺匠的尊重心态,也鼓励了艺匠“自创品牌”的风气。

子冈作坊出品的器物,均琢其名号“子冈”、“子刚制”或“陆子刚制”,就算是进贡给皇帝的贡品“茶晶梅花花插”(据民国二十三年,《故宫周刊》第364期记载,该作品为“明陆子冈制茶晶花插”印款“子冈” ;1960年,经故宫博物院专家顾铁符、乔友声鉴定,鉴定意见为:“陆子冈作品传世及少,定为u2018一级乙u2019文物)、青玉婴戏纹执壶、子冈牌等,均琢有“子冈”二字。

因陆子冈晚年在苏州城外的治平寺出家为僧,且无子嗣,其玉雕技艺,被专诸巷里的玉工弟子自发传承下来,陆子冈所擅长的“诗书画印”入玉设计与平面减地技法,成为后世玉工沿袭和传承的主要载体,子冈牌,成为了玉行长兴不衰的经典之作,传承至今。至清初,专诸巷玉工世家以郭、姚、顾等姓氏最有成就,据记载:“清代玉器,继承了陆子刚为代表的明玉,做工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乾隆中期,玉器手工艺进入了全盛时期,苏州玉工最为出名,玉作名匠郭志通、姚宗仁等,均是出身于苏州专诸巷玉工世家。”

店肆品牌

清代时,苏州玉工将陆子冈奉为本业师祖,顶礼膜拜,以其名命名的产品子冈牌,也被再次发扬光大,从“考古学”的角度,不是代表人物亲自制作的器物,均称“仿制”,所以,清代也是“仿制”子冈牌的高峰期。

到乾隆一朝,子冈已不再是人名,而是演变成一个品牌。清代道光后,子冈玉销路日广。国内市场有天津、武汉、长沙等市及陕西省与东北几省。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占苏州城时,山塘街、专诸巷一带被战火焚毁,百姓流离失所,加之太平军入城后的“掠妇”事件,数十万人外逃,家境殷实的苏州玉工世家纷纷逃至上海、天津等地避难。去往上海的玉工居多,从而促进了上海的玉业发展,同治初年迁往上海的沈时丰、陆景延等专诸巷玉工,还在上海组建玉器公所,说明业务发展较为顺利。迁往天津的玉工继续从事玉雕业至民国时期,其中郭习彦的曾孙郭寓璞所制的子冈牌,还曾受到梁启超先生的赞誉。但因时局动荡,玉石原料匮乏,之后的大多玉工都已被迫改行。新中国成立之初,苏州玉雕作坊只剩6户、71人。

故宫学者研究发现,后世子冈玉层出不断,因其成为店肆品牌,并多代相传。能看到的子冈牌,可分为明代、清代、近现代、当代等四个时代的作品,明、清两代的子冈牌在博物馆及收藏者手上多有所见,以故宫博物院最多,为明代遗存或清代宫廷收集,有明显的明、清时代特征,近现代、当代子冈玉,多见于交易市场与个人收藏。

主要成就

琢玉大师

《苏州府志》赞"陆子冈,碾玉妙手,造水仙簪,玲珑奇巧,花如毫发"。还有《徐文长集》中载有"题水仙簪诗五道"。其中一道是"锟锋尽终难以,愁煞苏州陆子冈"之句。尚有"梅花纹茶晶花插"句。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1962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发掘清代皇室墓时得玉杯一件,杯柄上有"子冈"二字款,器身及盖雕满花纹,盖面上 3只圆雕狮子。造型精美,是他传世作品。他所制之玉,与同时玉器比,有许多独到之处,尤其刻款形式,均用图章式印款。有阳文或阴文,有"子冈"、"子刚"、"子刚制" 3种。不显目,也不固定,有在背面、器底、把下端、盖里等处不一。

明代时苏州、北京和扬州为全国三大琢玉中心,苏州尤为突出,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良工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据史料记载,明代苏州的玉雕高手有贺四、王小溪等人,以陆子冈最为著名,虽区区工匠却“名闻朝野”,其玉雕技艺享称“吴中绝技”,所制玉器人称“子冈玉”,在当时就为达官贵人所追求,十分名贵。

陆子冈自幼在苏州城外的横塘一家玉器作坊学艺,出落成为琢玉技艺相当全面的一把好手,明嘉靖十八年(1539),陆子冈学艺出师后在苏州开设了自己的琢玉作坊。陆子冈所制的玉器富余变化,方圆扁平,意之所到即能成器,而且治玉富有文韵,被万历皇帝招入宫中专为皇家琢玉,成为名闻朝野的玉器雕刻大师。

为皇帝大婚所制玉嵌金合卺杯――在故宫博物院里,珍藏有陆子冈的青玉婴戏纹壶、青玉山水人物纹方盒等玉雕佳作。其中的合卺(jin3声) 杯,高7.5厘米,宽13厘米,杯由两个直筒式圆形连接而成,底有六个兽手足,杯体腰部上下各饰一圈绳纹,作捆扎状,一面镂雕一凤作杯把,一面凸雕双螭作盘绕状,两纹间的绳纹结扎口上刻一方图章,上有隶书“万寿”两字;杯身两侧,一侧雕有“湿湿,既雕既琢,玉液琼浆,均其广乐”之诗句,末署“祝允明”三字,诗上部刻有“合卺杯”名,另一侧雕有“九陌详烟合,千番瑞日明,愿君万年寿,去醉凤凰城”之诗句,诗上部有“子冈制”三字篆书款。这件玉雕作品充分体现了子冈琢玉古雅精妙的艺术风格。

现今传世的陆子冈作品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天津艺术博物馆、台湾等地,著名的作品有茶晶梅花花插、青玉山水人物玉盒、青玉婴戏纹执壶等。

珠宝名家

《瀛涯胜览》载,郑和船队几下西洋时,带回大量沿路购买的宝石,丰富了中国珠宝首饰的材质与色彩。到了陆子冈生活的嘉靖万历时期,有商人专门贩运西洋宝石在今江苏太仓上岸。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先生著作显示:明中晚期,苏州地区汇集不少(陆子冈等)名师巧匠。明代的很多官廷用玉,甚至定陵出土之玉,大多出于这些巧匠之手。定陵出土有白玉兔金镶宝石耳坠等镶金嵌宝佳作。

因金银首饰原材料的特殊性,便于溶化后再次加工成更新颖的首饰或直接充当货币使用,所以少有传世,使得今人忽视了陆子冈在珠宝镶嵌工艺上的贡献。《太仓县志》载:“陆子冈所制之器不限于选材,其主要功力均放在u2018巧作与镶嵌u2019上。”《中国古代手工艺术家志》载:“陆子冈雕造器物,与同时代相比有许多独到之处:首先,技艺掌握全面而娴熟,如各种雕琢手法和镶嵌宝石等等,均能得心应手。”

因陆氏在琢玉领域取得了至高无上的“祖师爷”地位,并被无数江南文人墨客留下其文玩玉雕器的文字记载,所以其在镶金嵌宝、嵌金银丝、镶嵌宝石等珠宝首饰领域的“技艺娴熟”、“得心应手”,以及“其主要功力均放在u2018巧作与镶嵌u2019上”的成就,却被人忽视了。陆子冈,不仅是中国工艺美术界的一位玉雕大师,还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珠宝名家。

轶事典故

用刀刻玉

有此一说,陆子冈用刀刻玉,秘不传人,等陆氏死后,这个技术就失传了,此说,令很多人信以为真的原因是,它源自明崇祯十五年出版的《太仓州志》,原文为:陆子冈者,用刀刻玉,子冈死,技亦不传。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伯达先生,在其《中国古玉辨伪》一书讲到:关于陆氏碾玉,有刀刻之说,如《太仓州志》指陆子冈用刀刻玉。而时间略早的徐渭却有“昆吾(昆吾刀,传说中削铁如泥)锋尽终难似”诗句,上述记载颇令人费解,莫非《太仓州志》记载(用刀刻玉)是受到了徐渭(诗句中“昆吾刀”)的影响?

另一位台北故宫博物院玉器专家邓淑萍女士,于《考古研究》2011年第九期发文,揭示了这一讹传的起源: “16世纪,因文彭、何震等文人所带领的篆刻之风,在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兴起,许多文人雅士热衷于欣赏雕刀在印章上错落有致、神采风骨俱佳的书法。在这样的风气下,激发了陆子冈的灵感,利用陀具(碾玉工具)在高硬度的玉料上创造雕刀的效果,因而那些不懂矿物学、工艺学的文人,误以为陆子冈会直接用刀刻玉,陆子冈也未说穿底细,直接用刀刻玉这个谣言流传了50年后,就被修地方志的官史正式记载在《太仓州志》中,自此,就继续愚弄了爱玉族4个世纪。”

出家为僧

陆子冈,是中国第一位在御用品上落款留名的琢玉嵌宝大师。相传,子冈出身于太仓州一家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精通琴棋书画。他良好的家境和出众的才华,原可以轻松登科及第,考取功名,但因一段曲折的爱情经历,却阴差阳错的做起了治玉匠人。才华难匿,陆子冈也因此成为了一代工艺巨匠。

少年时的子冈,爱上了当时知名琴师的小女“瑾儿”。青梅竹马,郎才女貌,在海誓山盟中,俩人的感情随着岁月日益增进。但事以愿违,眼看就到了适婚的年龄,瑾儿却被宫中派来选乐女的太监看中,次日就要送往京城。无奈必须要离开的瑾儿,匆匆在书房中写下“今生守如玉,待君来世琢”,挥泪而去。

陆子冈听说瑾儿被选入京的消息,如晴天霹雳,奔至瑾儿家中,遍寻不见爱人身影,却只看见“今生守如玉,待君来日琢”的留言。万念俱灭的陆子冈,日夜思念瑾儿,再无法安心学业。“今生守如玉,待君来世琢”,瑾儿赴京前的留书,成了陆子冈内心对爱情最挚烈的铭念。终于,他放弃富家公子的安逸生活,去了苏州,做起了玉工学徒,将对瑾儿刻骨铭心的爱情倾注于玉石琢刻之中。

也许是天赋,也许是用心,很快陆子冈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治玉高手。但他性格固执,就算是造办处选送宫廷的玉件,他也坚持雕刻上“子冈”或“子冈制”的名款,知情的人都知道,痴情的陆子冈希望他的名字有机会被宫里的瑾儿看到。

因陆子冈技艺出众,举世无双,当时的皇帝也默许了他在作品上雕刻名字的行为,并招其进京,专为皇室制作御用品。陆子冈大喜,想着到了京城,应该能更容易见到瑾儿。进宫后,陆子冈找机会就到处打听瑾儿的情况,有一天,在和几个太监聊天中,听到当年江南来的那几个乐女,因水土不服早已先后离世了。陆子冈听后,顿时后泪如雨下……

后来,陆子冈借故辞去造办处的差事,返回苏州。怀着对瑾儿所有的爱和怀念,陆子冈终身未娶。突然一日,子冈收到一封书信,写信人竟然是他当年的恋人“瑾儿”,原来瑾儿因水土不服重病后被弃之宫外,命大的瑾儿被人救下,保住性命的瑾儿却容颜不在,大量服用的药物让她面目全非,她不想让子冈见到他如今的丑陋模样,瑾儿的信仅是为了报个平安,并断言绝不会再和子冈见面。

据说,从此以后,陆子冈再也没在他专诸巷的作坊中露过一面,一时间,连他作坊里的徒弟们都不知他的下落。苏州地方志曾有记载,陆子冈,年未六十,忽有方外之意,为僧治平寺十余年,不入城市,亦奇人也。

为皇家制玉

陆子冈技压群工,盛名天下。相传,皇帝明穆宗朱载闻知后,特命他在玉扳指上雕百骏图。他没有被难住,竟仅用几天时间完成了,在小小的玉扳指上刻出高山叠峦的气氛和一个大开的城门,而马只雕了三匹,一匹驰骋城内,一匹正向城门飞奔,一匹刚从山谷间露出马头,仅仅如此却给人以藏有马匹无数奔腾欲出之感,他以虚拟的手法表达了百骏之意,妙不可言。自此,他的玉雕便成了皇室的专利品。

上一篇:闵永刚

下一篇:罗伯特·格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