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穆尔考克

时间:2023-12-17 04:17:47编辑:小历

迈克·穆尔考克的个人简介

麦克·穆考克(MichaelMoorcock)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他童年最初的记忆就是一座被闪电战蹂躏的伦敦城。在经历了复仇武器(V-bomb)的狂轰滥炸后他家四周满目疮痍,他相信自己喜爱扭曲、变化的视觉场景多少与那段时间里每天他一出家门就发现眼前面目全非有关。他在伦敦长大,这座都市给他的印象就是围绕着圣保罗大教堂和其他建筑的一堆堆废墟。

人物简介

麦克·穆考克(Michael Moorcock)出生 伦敦。

人物生平

要想象旧时的伦敦的摸样对他来说易如反掌。他最早的阅读书籍不是来自家族藏书(比如埃德加·莱斯·伯勒斯,乔治·伯纳德·肖,爱德华·李斯特·阿诺德――他打趣道自己还以为所有作家的名字都至少有三部分,因此在早期出版的书里他的名字中包括了他的中名或其大写)就是他能从当地的有偿图书馆里借到的任何书本。“那是畅销小说的金矿,”他说,“从探案悬疑类到科学幻想类,从卢比·M·阿瑞斯到P·G· 沃德豪斯应有尽有[注1]。”后来他又在公共图书馆里发现了阿尔道斯·赫胥黎,H·G·威尔斯,默文·匹克,维吉尼亚·伍尔芙和安格斯·威尔森[注2]。他对年龄比自己还大的流行杂志也情有独钟。迄今他还广泛收集了英国杂志如《匹亚森故事》(Peasonu2019s),《线索》(The Strand)和《小人国》(Lilliput),以及数量可观《阿耳工西》(Argosy)[注3]和其他一些当年畅销一时的美国流行短篇小说杂志。他一连好几年不断通过邮购方式收集大约三十年前出版的冒险小说周刊如《磁石》(Magnet),《颤栗小说》(Thriller)和《杰克联盟》(Union Jack)等,而且他买起来总是按照期号顺序以便保持故事的连贯性和系列性。他后来在英国二手书店里发现了美国科幻惊悚小说,立刻成了《行星》(Planet)和《惊悚故事》(Startling Stories)的忠实读者。在当年阅读中麦克·穆考克喜爱时间最长的角色是世界上第二伟大的侦探塞尔斯汀·布雷克(Sexton Black)的劲敌白子詹尼斯(Zenith),其故事最早出现于19世纪90年代。穆考克以他为基础塑造了美尔尼博内的艾尔瑞克(Elric of Melniboné),并写了大量向布雷克和詹尼斯致敬的小说。

还是青青少年的时候他就出版了不少同人小说,比如《逆党无敌》(Outlaws Own),16岁时开始编辑他的第一本专业杂志《泰山大冒险》(Tarzan Adventures),引入文字故事和漫画融合在一起的编写模式。上世纪60年代他正式从事编辑行业,对塞尔斯汀·布雷克图书馆多有贡献,还写了许多关于罗宾汉、迪克·特平,野牛比尔,科特·卡森,公鹿琼斯,道克法特·迪科森,英国皇家陆军航空队(RFC)的故事[注4],以及维京人卡尔(Karl)的小说和漫画。按他本人的话来说,在民间英雄这块上他起步很早。同时,在英国科幻杂志和其他领域,特别是艾尔瑞克这个角色,他都颇受好评。

到1964年的时候他已经接过了《新世界科幻》(New Worlds Science Fiction)的编辑重任,这本刊物是后世所称的科幻界“新浪运动”(New Wave)的主力军。《新世界》因为使用当时社会“禁忌”的故事和主张而与政府、零售商之间纠葛不断。在穆考克看来,这点使得《新世界》比之其他科幻杂志,反倒与《常青评》(Evergreen Review,著名前卫文学和艺术杂志)有更多共同处。他致力于发掘新的文学样式,用它们承载现代主义无法完成的现代题材。科幻扎根在通俗样式中却可以包容有思想富智慧的观念,它似乎为探索之路的提供了理想的出发点。从这个角度而言,《新世界》或许是第一本后现代主义杂志。《新世界》在英国影响深远,不仅搅动了科幻世界更波及一般文化领域。穆考克的小说在60~70年代赢得了数枚重要奖项,他最终放弃了编辑工作全力以赴投入到小说创作上,比起流派性来他更注重小说的文学价值。

在80年代中他撰写了《拜占庭沧桑》(Byzantium Endures)和《迦太基欢笑》(The Laughter of Carthage)二书同属一个四部曲系列,意图从一位狡猾刁怪却多少有点讨人喜欢的骗子匹亚特上校(Colonel Pyat)的视角追寻纳粹大屠杀的根源。他纪念自己故乡的作品《吾母伦敦》(Mother London)曾被提名参加英国最高文学奖惠特布莱德奖(Whitbread Prize)的冠军角逐(同时被提名的另两部分别是罗旭德的《撒旦之诗》和恰特温的《乌兹》[注5])。

穆考克随后不仅推出了纯文学小说《耶路撒冷号令》(Jerusalem Commands)和《城中之王》(King of the City)也写了新的艾尔瑞克系列小说《盗梦贼之女》(The Dreamthiefu2019s Daughter)[注6]和几部向大师致敬的小说:如献给利·布莱凯特(Leigh Brackett)的《沉默要塞的失踪女巫》(Lost Sorceress of the Silent Citadel),献给柯兰·道尔(Conan Doyle)的《德克萨斯人的荣誉》(The Affair of the Texanu2019s Honour)。而西顿·博格(Seaton Begg)的小说出现在他的小说集《梦幻港湾》(Fabulous Harbors)和《麦克史温尼的杂志》(McSweeneyu2019s Magazine)中,其中包括了《七贞女记》和《纳粹的金丝雀事件》(The Affair of the Seven Virgins, The Case of the Nazi Canary)。他还为他的著名角色吉瑞·科尼利厄斯(Jerry Cornelius)[注7]新写了几篇故事,最新的一个中篇是《焚烧大教堂》(Firing the Cathedral),这些都收录在《吉瑞·科尼利厄斯的数度生命和时光》里(The Lives and Times of Jerry Cornelius),于2003年秋天问世。以及他的最后一本艾尔瑞克系列小说《白狼之子》(The White Wolfu2019s Son)[注8]。他还常常为英国的《卫报》和《观察者报》供稿。

麦克·穆考克有过三次婚姻,现在和他最长久的妻子玲达·史蒂尔(Linda Steele)相伴,名为索非、凯瑟琳和马克斯(Sophie,Katherine,Max)的三个孩子都系第一任妻子小说家希拉里·贝丽(Hilary Bailey)所生,有两个孙子/女,未来会有更多呱呱坠地。他们夫妇在西班牙和德克萨斯都买了房子,长期居住在英格兰。

译者补充:

穆考克出生于1939年,第一本小说出版在1962年,迄今出版了超过80部小说和非小说书籍。除了写作外酷爱摇滚音乐,不仅和自己的乐队“深度注射 ”(Deep Fix)出过两张专辑和不少单曲,还曾经为小有名气的“鹰风”(Hawkwind)乐队和“蓝贝党”(Blue Öyster Cult )写词、出唱片甚至同台表演。

穆考克荣获的主要奖项一览:

1966年,因编辑《新世界科幻》获得英国科幻协会奖(the BSFA Awards)。

1967年,因《看这人》(Behold the Man)获得星云奖。

1974年,因《玉像之眼》(The Jade Man’s Eyes,即《航向往昔》,是为《命运汪洋上的水手》组成部分,Sailing to the Past,Elric Saga系列)获得英国奇幻奖(British Fantasy Awards)下属最佳短篇故事奖。

1975年,因《宝剑与骏马》(The Sword and the Stallion,被收入《银手王子科伦》)获得英国奇幻奖下属奥格斯特·德兰斯(小说)奖(August Derleth)。

1976年,因《空洞之地》(The Hollow Lands,被收入《时间尽头的舞者》)再次获得奥格斯特·德兰斯(小说)奖。

1977年,因《吉瑞·科尼利厄斯四部曲》(Jerry Cornelius Quartet)获得英国《卫报小说奖》(The Guardian Fiction Prize)。因《命运汪洋上的水手》(The Sailor on the Seas of Fate,属于Elris Saga系列)获得世界奇幻奖(World Fantasy Award)提名。

1978年,因《格洛瑞蛾娜》(Gloriana)获得约翰·W·坎贝尔奖(John W. Campbell Award)。

1979年,因《格洛瑞蛾娜》(Gloriana)获得世界奇幻奖。

1988年,因《吾母伦敦》被提名惠特布莱德奖(Whitbread Prize)。

1993年,英国奇幻奖下属最佳评委奖(Committee Award)。

2000年,世界奇幻奖终生成就奖。

2002年,名列科幻奇幻名人堂(The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Hall of Fame)。

2004年,美国恐怖小说家协会的布莱姆·斯托克终身成就奖(Bram Stoker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2004年,法国的乌托邦终生成就奖(Prix Utopia)。

注解1:埃德加·莱斯·伯勒斯(Edgar Rice Burroughs),乔治·伯纳德·肖(George Bernard Shaw),爱德华·李斯特·阿诺德(Edward Lester Arnold),卢比·M·阿瑞斯(Ruby M Ayres),P·G·沃德豪斯(P G Wodehouse)。

注解2:阿尔道斯·赫胥黎(Alldous Huxley),H·G·威尔斯(H G Wells),默文·匹克(Merbyn Peake),维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安格斯·威尔森(Angus Wilson)。

注解3:Argosy:原为希腊神话里讲述伊阿宋盗金羊毛的故事,后比喻大宝船和财富。

注解4:Dick Turpin:英国18世纪的神秘强盗。

Buffalo Bill:原名William Frederick Cody,19世纪美国西部传奇历史人物。

Kit Carson:19世纪美国西部传奇历史人物。

Buck Jones:原名Charles Frederick Gebhart,19世纪美国西部传奇人物。

Dogfight Dixon:《颤栗画馆》(Thriller Picture Library)杂志上的一个漫画连载。

注解5:罗旭德的《撒旦之诗》Rushdie,Satanu2019s Verses,恰特温的《乌兹》,Chatwyn,Utz。麦克·穆考克曾在自己的网站上诟病当年Rushdie之所以最后折桂全赖评委徇私,他最引以位豪的奖项是由英国《卫报》上独立评论家评选的《卫报小说奖》(The Guardian Fiction Prize)哈哈~

注解 6:以及《史克瑞林之树》(The Skrayling Tree)和《白狼之子》(The White Wolfu2019s Son)。穆考克的奇幻小说重头戏“永恒斗士”(Eternal Champion)的中心是多元宇宙(Multiverse),里面没有绝对善恶,只有Chaos和Law无休无止的冲突和两者达到平均的 Balance,整个多元宇宙仿佛一棵大树,生长出无数个枝桠和花朵就是一个个世界,彼此间有相似又不同,除了可以在所有世界里翱翔的龙外,每种智慧生物都在不同世界里有不同的化身,这些生物生活在多元宇宙中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的世界。只要他们的信念够强,梦想就会成为现实,就脱离的原来世界形成新的世界,犹如枝干上的分杈,绽开新的花朵。永恒斗士为多元宇宙的平衡效力,其化身千万,不论是属于Chaos还是Law都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有意无意地维护平衡,既不扼杀代表无穷创造力的Chaos又不让它因为自身的疯狂无序而自我毁灭,既要建立规则又不能让规则僵化成为死律。Elric这个角色最早出现在 60~70年代,他是Lords of Chaos的斗士,Lords of Chaos又称为Lords of Entropy,而entropy正是新浪运动的一大主导思想,即认为宇宙将走向“熵”,这种倾向会反映到人类社会中。无怪Elric的命运总是走向混乱和灭亡,但他的性格上又具有许多矛盾,不甘心让混乱主宰一切,最后违背自己的立场,吹响命运号角唤来Lords of Chaos的失败。他虽然有命运弄人、抢天呼地的古代悲剧色彩,又有不断拷问灵魂,寻求存在目的的现代悲剧意义。这或许是Elric这个角色不仅在当时,当然“永恒斗士”系列也不尽是悲壮的英雄故事,比如《时间尽头的舞者》(The Dancers at the End ot Time)就是一部充满了浪漫、华丽、风趣、讥诮和一点点深邃的忧伤的故事,非线性的时间观和无秩序的空间让人惊叹作者的想象力和幽默感。

注解7:穆考克本人最喜欢的“永恒斗士”化身之一,是个似有若无的杀手,其故事曾经被拍成电影。

注解8:已经于2005年7月中旬出版,这也是浩浩40余年,多达15卷合集以上的“永恒斗士”系列小说的最终篇章。

上一篇:鲁先圣

下一篇:罗·马里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