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以鑫

时间:2023-12-18 05:10:43编辑:小历

马以鑫的个人简介

马以鑫,男,出生于 1948 年 4 月,别名马捷。

情况介绍

学历:大学

供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所教课程: 20 世纪中国文学进程、接受美学等。

发表论文

《也谈〈海瑞罢官》》《文汇报》1965#11#30

鸳鸯蝴蝶派与大众接受,《华东师大学报》 1990#3

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中的变形思考,《上海技术师院学报》 1990#3

接受主体如何进入文学史,《社会科学报》 1991#11

张爱玲小说中的神秘意味及其对台湾文学的影响,《华东师大学报》 1992#6

五四文学革命与大众接受,《晋东南师专学报》 1993#2

当代中国读者的文学接受,《通俗文学评论》 1993#3

通俗文学中的大众参与,《通俗文学评论》 1993#4

接受美学与文学史的撰写,《社会科学战线》 1994#3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再评价,《华东师大学报》 1995#4

“白话文运动”历史轨迹的重新考察,《华东师大学报》 1996#3

五四思潮史论纲,《文学理论研究》 1997#3

老舍小说:穿透文化的迷雾,《华东师大学报》 1997#3

接受美学视野中的高阳小说,《华东师大学报》 1998#3

鲁迅小说:永存的对话世界,(载《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百家出版社 1998/3

“史诗”意味的追求与表现――新时期长篇小说的艺术成就,《华东师大学报》 1999#3

论改革时代的改革小说,《文艺理论研究》 2000#2

“新市民小说”论,《华东师大学报》 2000#3

曹禺剧作与大众接受,《话剧研究》 2000#5-6

雅文学的大众化趋势,《文汇报》 2000/10/14

《现代》:都市的节奏与都市文学的表现,《华东师大学报》 2001#1

市民形象论,《天津师大学报》 2001#2

市民形象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01#4

《现代》:都市的节奏与都市文学的意见,《华东师大学报》 2001#1

( 收录《上海作家作品双年选?理论卷》 )

现代化运动与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广西师大学报》 2003 # 3

仇恨与逃离-都市文学的一个侧面,《文艺理论研研究》 2003 # 1

* 社科研研究中的怪现象,《文汇读书周报》 2003/8/29

* 质疑 CSSCI ,《文汇读书周报》 2003/11/28

语文教学应突出审美,文汇报 2003/8/4

学术专著

鲁迅研究(合著),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5

接受美学新论,学林出版社 1995/10

中国人的名利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10 ,台湾汉欣文化事业公司 1998/8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8/9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大纲(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新时期文学二十年(合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五四思潮史,上海文联出版社 2003/4

历史事件

马以鑫与也谈海瑞罢官

二十五年前--1965年11月,有两篇文章曾震动上海。一篇是10日在《文汇报》上发出的“揭开文化大革命序幕”的“雄文”,即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另一篇也发在《文汇报》,署名马捷的《也谈〈海瑞罢官》〉,指名道姓痛斥姚文元,众多的读者为之一快,为之一惊。一时间,“马捷”成为众所关注的新闻人物。

马捷究竟是何许人也

“马捷”之名,眼生得很,读者都以为他必是某人的化名。此人能在《文汇报》上推出大半版的文章,批驳号称“无产阶级金棍子”的姚文元,想必颇有来历,抑或是文艺界的资深人物。

奇怪的是,“马捷”在《文汇报》上冒了一下以后,从此便销声匿迹。这似乎更证实,“马捷”是某权威人士临时用一下的笔名,诚如后来在《人民日报》所载批姚文章,化名“向阳生”的,乃邓拓也;化名“方求”的,周扬也等等。

看来,“马捷”也非同小可,只要看看文末的注释,旁征博引,似非新手试笔。倘若当时此人四十多岁的话,如今也应年近古稀了。

其实,他出生于1948年4月12日。写那篇文章时,他不过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

一个高二学生,在那“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年月,怎么能在《文汇报》上发表那么大半版的批姚文章?

马捷的真名叫马以鑫。是上海敬业中学的学生。他细细拜读了《文汇报》上姚文元的“雄文”,越看,越觉得姚文元的文章强词夺理,逻辑混乱,简直在那里“歪批《三国》。”他产生了一个念头:写一篇稿子给《文汇报》,对姚文元的文章提出意见。

星期日--11月14日,他一早就赶到上海图书馆,一边查阅文献,一边摘录。回家后,花了四、五个小时,他一气呵成,写出了《也谈〈海瑞罢官》〉。他连草稿也没打,信手写在印着横条的活页纸上。他觉得这样指名批评姚文元的文章不便署真名,灵机一动,想出个笔名“马捷”,还给报社附了一封信,说明自己是敬业中学高二学生,出于对姚文元的文章有不同的观点,写了一篇稿子,信末署上自己的真实姓名。

过了四、五天,报社给学校来电话,要他马上去一下,稿子有些地方要作修改。

总编辑亲自接见了马捷,询问他怎么会想起写这样一篇文章,是不是自己写的,资料是怎么查的。这时,马又鑫壮起胆子,逐一作了答复。从他那不假思索的答话中,可以清楚判定,此文确系他写的,并没有什么人辅导。

总编辑谈了对稿子的意见,说写得太分散,要集中一些,要他抓紧时间修改,明天一早送来。

马以鑫揣着那一叠划满红道的活页纸回到家中,当晚便重写了一稿。他把稿子删短,压缩。想到此文要公开见报,他把初稿中一些很尖锐的话删去了,改写成一封读者来信,说是一位中学生读了姚文,提出如下意见云云。

过了一个多星期--11月30日,马以鑫从学校的阅报栏里看见《文汇报》以显赫的地位刊出了他的文章,才看了几句,他便傻眼了:怎么,报上登的不是他的修改稿,而是他的初稿?

天真烂漫的他,哪里知道报社讳莫如深的内幕……

报社内幕

那篇姚文元的文章的来头非同小可,那是江青南来上海,与张春桥、姚文元密商,经过一次次修改,才突然在《文汇报》上抛了出来。如同江青所吹嘘的那样,“张春桥同志、姚文元同志为了这个担了很大的风险啊,还搞了保密……”

“姚文”见报后,张、姚关注着各方面的反应,张春桥和《文汇报》保持着直线联系,每天都要听取汇报。据《文汇报》深知内情的同志告诉笔者,张春桥“期望”着在《文汇报》开展“争鸣”,为的是引蛇出洞,让那些反对姚文元的各界权威人士“大鸣大放”,最后来个“秋后算账”!正因为这样,张春桥非常“关心”《文汇报》社是否收到批驳姚文元的稿子……

在那样乌云低垂的岁月,尽管私下里责骂姚文元者比比皆是,但很少有人会写批驳文章寄到《文汇报》--那无异于自投罗网!

尽管张春桥叮嘱《文汇报》编辑们留意来稿,努力从中发现“反对派”。无奈,竟无人上钩!

“你们把读者来信查一查。”张春桥出了新点子。

编辑们只得遵嘱查阅读者来信。好不容易,查到一封大骂姚文元的信。但是,那封信匿名,而且只是斥骂,没有展开“争鸣”,显然无法利用。

就在这遍找无着的时候,发现了马以鑫的来稿。他的稿子,不是用正规的方格纸抄写,被当成了读者来信。为了能向张春桥“交账”,《文汇报》的编辑赶紧用大字排印出来,送给了张春桥。

张春桥一看,“喜出望外”!因为这位不谙世事,没有吃过挨整苦头的中学生,“斗胆”向姚文元挑战。文章在批判了姚文元的许多错误和观点后,这位中学生来了个“归根到底”,指出姚文元“断章取义地引用他人文章,断章取义地分析作品,其卑鄙程度是令人诧异的”。他居然还给姚文元“上纲上线”,指出:“从根本上看,姚文元同志还对毛主席关于从历史中吸取精华的教导采取反对态度,这正是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一个反映。”

张春桥笑了,此文正“符合需要”,只是写得散了些,还不够尖锐。

张春桥嘱令《文汇报》社找作者一谈进行修改。可是,马以鑫把意思领会错了,也是因为他修改时想及此文要公开见报,不象写初稿时图一泄为快,在修改时反而抹去了那些锋芒毕露的词句。

张春桥没有用修改稿,指令仍用初稿。正因为这样,这位幼稚的中学生会对报上登出他的初稿迷惑不解……

工于心计的张春桥,选择1965年11月30日登出“马捷”的文章,是一步不平常的棋。

自从姚文元的文章在上海登出来之后,张春桥密切注视着北京的动向。因为《海瑞罢官》的作者是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姚文元的文章理所当然的会震动北京。他让《文汇报》住京记者在那里摸情况,了解北京的反应。

北京缄默着。《人民日报》以及中共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对姚文元的文章一声不吭。

整整沉默了19天,在1965年11月29日,《北京日报》终于亮牌了:在第二版转载了姚文元的文章,并加了编者按(编者按是邓拓写的)。编者按没有对姚文元的文章本身表态,只是说本着双百方针,“我们准备在本报就《海瑞罢官》及其它有关问题展开讨论”。

面对北京市委的第一回公开反应,张春桥马上作出相应的反响--翌日登出马捷的文章,也来了一段编者按。在那特殊的日子里,编者按变得非常敏感,成了某报的态度的表白。

马捷文章的上方加了大字通栏标题:《关于〈海瑞罢官〉的讨论(1)》那个(1),表明了《文汇报》要对此展开持续的讨论。马捷文章左侧,是用仿宋体排字,加了花边的醒目的编者按:“姚文元同志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于11月10日在本报第二版发表以后,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史学界、文艺界、出版界、教育界有的单位已进行了几次讨论,有的正在展开讨论。对这篇文章,提出各种赞成的、反对的或者是怀疑的意见。许多同志来信把讨论中提出的各种意见和问题告诉了我们,要求在报纸上展开讨论。我们非常欢迎这个建议……我们热烈欢迎广大读者继续来稿来信,各抒己见,参加讨论。现在把马捷同志的来稿发表于下。”

好一个“热烈欢迎”,实则张网待捕。在开展讨论之初,便第一个登出“马捷同志的来稿”,而这篇来稿大骂姚文元,顿使《文汇报》真的成了“双百阵地”。尤其是没有说明马捷是高二学生,以如此显眼地位推出他的文章,无疑给读者以权威化名之感。

张春桥果然下了一着妙棋。自马捷文章刊出后原本骨鲠在喉,敢怒不敢言的“史学界、文艺界、出版界、教育界”人士,也就乒乒乓乓“鸣放”起来,中了张春桥的“引蛇出洞”之计。

小小马捷,怎知道那位在幕后“运筹帷幄”的“大人物”张春桥的一连串诡计呢?

文革中,马以鑫也受到了批判,后来又上山下乡,到黑龙江嫩江农场劳动。“马捷”之事在那里也传开了。农场领导竟然因此知道有一个能写文章的马以鑫,把他调到场部文艺宣传队编编写写。1973年,在好心的招生人员的帮助下,他被录取为上海师大中文系的学生。现在,他是某大学讲师,他正在酝酿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一部长篇小说。

上一篇:罗澍昀

下一篇:罗尔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