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贞的个人简介
马思贞(1917―1948年),回族,出生于甘肃省固原县沙沟乡(今属宁夏西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3岁时的一场地震,使他的少年时代在一个艰苦的环境中度过。然而困难并没有让马思贞对生活丧失信心,他听从母亲的谆谆教导,诚实、宽厚地...基本内容
马思贞(1917―1948年),回族,出生于甘肃省固原县沙沟乡(今属宁夏西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3岁时的一场地震,使他的少年时代在一个艰苦的环境中度过。然而困难并没有让马思贞对生活丧失信心,他听从母亲的谆谆教导,诚实、宽厚地为人处世,从小就受到了家人和邻居的好评。1936年6月,红军西征来到固原、海原一带,向当地群众宣传民族平等、回汉团结、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政策和“打日本救中国”、“打老蒋救西北”、“打土豪救穷人”的革命道理,马思贞听了很受鼓舞,对他以后走上革命道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以“抗日”为名,增捐加税,敲诈勒索;鞭打绳栓,强行抓兵,引起回族人民强烈不满。1938年10月,海原县在鹞子川一次抓去十多名青年当兵,关在白崖(今属西吉县)乡公所,不许家人探视。马思贞等数十人,在其父马喜春的带领下,冲入白崖乡公所,把被国民党关押的青年解救了出来。其后,随着海固起义的爆发,几次死里逃生的他,逐渐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9年1月15日,海固回民反抗国民党暴政的第一次武装起义爆发后,马思贞积极响应。当天他就参加了红套村攻打土豪王国义堡塞的义举。同年5月29日,又在其父带领下参加了马国瑞领导的第二次武装起义。在这次起义中,马思贞一家5人勇敢地与国民党军队作战,冲破了政府军一次又一次的包围。不幸的是,在白沔河战役中,其父阵亡,长兄和四弟也负了重伤。国民党甘肃省政府悬赏捉拿不投案自首的人,马思贞四处躲藏,决不投降,并于1941年5月3日参加了第三次武装起义。在这三次起义之后,马思贞毅然决然地跟随其兄马思义投奔陕甘宁边区,走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
1941年7月,党中央正式批准,成立了陕甘宁边区联防司令部抗日回民骑兵团。1942年秋,回民骑兵团移驻延川县永坪镇,由于部队减员,该团只辖一个连,马思义为该团团长,杨静仁为参谋长,马思贞为连长。他对部队既能大胆管理,严格要求,又能与战士打成一片,同甘共苦。同时,他又经常以身作则,成为全连战士的榜样。解放战争中,部队改编为陇东回民骑兵团,马思贞任一连连长,转战陇东高原,屡建战功,战士们称他是“作战勇敢,有勇有谋的指挥员”。
1948年5月1日,驻西峰镇之敌八十二军独立第五团千余人倾巢出动,向我陇东部队司令部驻地庆阳二轱辘原猛扑,妄图逼我军离开,解除西线威胁。马思贞指挥全连坚守阵地,同兄弟部队密切配合,英勇阻击。当敌兵力处于优势的的情况下,马思贞接到命令,带领十余名战士掩护部队后撤。
部队撤退后,马思贞继续指挥战斗。当他站起身来用望远镜观察敌军阵地时,不幸右腹部中弹,肠子当场露出体外,他满腔愤怒,忍着剧痛,用右手将肠子塞进腹腔,捂住伤口,左手按住后腰,继续指挥战斗。当时,几个战友连忙将他的衬衣扯开,裹住伤口,扶他后撤。但他坚定的说:“现在,只有我一个指挥员,我没有完成党和上级交给的任务,我不能撤,要继续战斗!”这时,他腹腔的鲜血顺着双腿流下来,但他仍然以惊人的毅力坚持指挥战斗,还关心部下说:“周满福负伤了,去几个人抬回来。”
战友们硬是把马思贞送往柏树原的临时医院抢救。生命垂危之际,他上气不接下气的说:“我已经不行了,不能亲自参加解放全中国、解放大西北的战斗了,看不到家乡的解放了!你们要继续努力,为解放全中国、解放大西北而战,我们家乡的解放已为期不远了!”由于伤势严重,流血过多,在送往后方医院途中,马思贞溘然长逝,年仅31岁。
1988年,国家民政部追认马思贞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