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门(诗人)的个人简介
罗门(1928年-2017年1月18日),原名韩仁存,男,生于海南文昌县铺前镇地太村。 祖父为清代进士,父亲搞远洋航海生意,是当地唯一拥有3条大木船往来南洋一带的富翁。罗门兄弟13人,他是老三。
2017年1月18日,罗门在台北逝世。
个人简介
罗门(1928年-2017年1月18日),原名韩仁存,男,生于海南文昌。空军飞行官校肄业,美国民航中心毕业,考试院举办民航高级技术员考试及格,曾任民航局高级技术员,民航业务发展研究员。从事诗创作四十年,曾任蓝星诗社社长、中国文协诗创作班主任、国家文艺奖评审委员、先後曾赴菲律宾、香港、中国大陆、泰国与美国等地以中文发表有关诗的专题讲演,一九九五年同蓉子参加「爱荷华大学写作计划(IWP)」。曾获蓝星诗奖、文复会「鼓吹中兴」文化荣誉奖、教育部「诗教奖」、中国时报推荐诗奖、中山文艺奖「麦坚利堡」诗获菲总统金牌。名列英文版「世界名诗人辞典」及中文版「大美百科全书」。
人生历程
1939年2月,日军侵占海南,9岁的罗门同家人一起冒着危险,偷渡琼州海峡,连夜逃到广州湾。在警报与炸弹声中,罗门开始了战争中的飘流生活。12岁那年,日军飞机大举轰炸粤北曲江,遍地尸体与残瓦。战争带来的灾难,激起罗门的愤慨。就在这一年,他考进了空军幼年学校。1949年,他在杭州西湖学飞了一段很短的时间,便随学校的搬迁到了台湾。 1952年,罗门考进台湾民航局,开始了公务员的生活。他担任民航图书室管理员,获得读书与从事写作的良机。就在那段日子里,文学与诗,逐渐占领他的生命。到了1955年,当他同著名女诗人蓉子结婚后,便将生命之舵,对准诗的国度航行了。他在《现代诗刊》发表的第一首诗,用红字刊登,引起诗坛的赞誉,有人说:“罗门第一炮就红了。” 在民航局工作了25年后,罗门申请退休。当时他是台北国际航空站荐任一级航务官,也是民航局民航业务发展研究员,算是一份相当好的职业,但因为诗已成了他内心沉迷不已的“神”,于是他自机关里退下来,专心从事诗的创作。 多种生活的形态与环境,给他带来多层次的美感经验。从故乡蓝蓝的海水到异乡白茫茫的烟雾;从早春的笑声至散落的弹片到碎落的岁月到飘雪的视野;从机场到球场到农场到“官场”到生命的广场;从《曙光》到《第九日的底流》到《死亡之塔》到《罗门自选集》……那的确是诗的生命所经历的确实的过程。走了人生漫长的一段路,当一切都陆续走向死亡与消失之后,他能抓住的,唯有那一直在心灵与时空中迥旋不已的“美”--它超越一切而存在并升华,令他神往,成为他整个生命在燃烧中所留下的不朽之光。
主要作品
* 《曙光》
* 《死亡之塔》
* 《罗门诗选》
评价与荣誉
罗门是台湾十大著名诗人之一,也被认为是有世界级水准的诗人。他强调诗是美与“精神深度”的结合。作品多写战争、死亡题材,重视人性的真诚与尊严,批判机械的文明,致力于人类心灵的探索。
评价1989年秋,罗门应海南诗词学会之邀到海南文联、海南大学、海南师院讲学,受到家乡的学者和乡亲们的热烈欢迎。此后,他曾多次往返海峡两岸,使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罗门从事诗创作30多年,著作很丰,成就巨大。他曾为国际诗人协会荣誉会员,现为蓝星诗社社长。曾任中国新诗学会常务理监事、台湾文协诗创作班班主任。同蓉子曾应邀赴香港大学及菲律宾中医学院与文艺界演讲。一九九五年同蓉子参加“爱荷华大学写作计划(IWP)”。作品选入《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部分被英、法、日、韩等国用外文出版,并有两首诗分别被碑刻入台北市公园与动物园,当为现代诗的创举。著作有诗集《曙光》、《第九日的底流》、《死亡之塔》、《隐形的椅子》、《罗门自选集》、《旷野》、《日月的行踪》、《罗门编年诗选》、《日月集》(英文版)、《整个世界停止呼吸在起跑线上》等;论文集有《现代人的悲剧精神与现代诗人》、《心灵访问记》、《长期受着审判的人》、《时空的回声》、《诗眼看世界》等。
荣誉由于他在诗创作和研究中有巨大的成就与贡献,1958年连获蓝星诗奖和台湾诗联会诗奖;1966年,《麦坚利堡》一诗被世界桂冠诗人协会(UPLI)誉为世界近代的伟大之作,获菲律宾总统金牌奖,并被第一届世界诗人大会主席在大会典礼上向50多个国家的代表宣称,《麦》诗为世界近代的伟居之作。麦坚利堡(Fort Mckinly)是纪念第二次大战期间七万美军在太平洋地区战亡;美国人在马尼拉城郊,以七万座大理石十字架,分别刻着死者的出生地与名字,非常壮观也非常凄惨地排列在空旷的绿坡上,展览着太平洋悲壮的战况,以及人类悲惨的命运,七万个彩色的故事,是被死亡永远埋住了,这个世界在都市喧噪的射程之外,这里的空灵有着伟大与不安的颤栗,山林的鸟被吓住都不叫了。静得多么可怕,静得连上帝都感到寂寞不敢留下;马尼拉海湾在远处闪目,芒果林与凤凰木连绵遍野,景色美得太过忧伤。天蓝,旗动,令人肃然起敬;天黑,旗静,周围便黯然无声,被死亡的阴影重压着……作者本人最近因公赴菲,曾往游此地,并站在史密斯威廉斯的十字架前拍照。战争是人类生命与文化数千年来所面对的一个含有伟大悲剧性的主题。在战争中,人类往往必须以一只手去握住“伟大”与“神圣”,以另一只手去握住满掌的血,这确是使上帝既无法编导也不忍心去看的一幕悲剧。可是为了自由、真理、正义与生存,人类又往往不能不去勇敢的接受战争。透过人类高度的智慧与深入的良知,我们确实感知到战争已是构成人类生存困境中,较重大的一个困境,因为它处在“血”与“伟大”的对视中,它的副产品是冷漠且恐怖的“死亡”。在“麦坚利堡”那首诗中,便是表现了这一强烈的悲剧性的感情。 在1969年马尼拉举办的第一届世界诗人大会上,与蓉子获大会“第一文学伉俪”奖;1960年获美国奥克立荷马州州长颁发荣誉公民证;1972年获巴西哲学院颁发荣誉学证;1976年,在美国举办的第三届世界诗人大会上,与蓉子获特别奖,并接受大会加冕为桂冠诗人;1987年“诗人节”上获台湾“教育部”颁发“诗教奖”。此外他还被选入英国伦敦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出版的“世界名诗人辞典”。他的声望与作品,受到海内外文艺界广泛的重视与好评。 作品接受国内外著名学人、评论家及诗人评介文章近一百万字、已出版六本评论罗门作品的书。罗门除写诗,尚写诗论与艺评。罗门作品碑刻入台北新生公园(1982年)、台北动物园(1988年)、彰化市区广场(1992年)、及彰化火车站广场(1996年)。 《罗门诗集》目录:车祸、窗、 第九日的底流、都市之死、 观海 、流浪人 、麦坚利堡、 伞山、生存!这两个字、 诗的岁月--给蓉子、 野马 、隐形的椅子。
逝世
2017年1月18日,罗门在台北逝世。
叶落归根
2017年4月2日,罗门家人将已故台湾诗人罗门的骨灰迎请回琼,安葬于其家乡文昌地太村父母的墓旁,满足他落叶归根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