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光熙的个人简介
陆光熙(?―1911)本名惠熙,字亮臣,顺天宛平(今属北京)人,陆钟琦之子,清末官吏,与父陆钟琦同被击毙。
简介
陆光熙(?―1911)本名惠熙,字亮臣,顺天宛平(今属北京)人,陆钟琦之子,清末官吏。少从盛昱游,励学。锺琦遘危疾,尝l股和药以进。
履历
光绪三十年,成进士,选庶吉士。东渡日本学陆军,卒业归,授编修,擢侍讲。宣统三年,由京赴晋,山西新军攻抚署时,与父陆钟琦同被击毙。赠三品京堂,谥文节。
事件
陆钟琦抵达太原的第五天,武昌新军起义,辛亥革命爆发。11天后长沙、西安同日起义。忧心忡忡的陆钟琦调兵遣将,一面布置河防、预防一河之隔的陕西革命军进入山西,另一面决定将他不信任的太原新军调开。当清王朝创立的新军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时,朝廷对未起义的新军的怀疑已经达到极点。陆钟琦也不例外。而事实是,他所统帅的太原新军,已经从上到下几乎尽在同盟会会员之掌握中。对这种情形,陆钟琦不是没有察觉,他试图将太原新军调离便是他所采取的措施之一。此外,有资料表明,他还试图并决定立即调巡防队两旗到太原(行至忻州,太原已起义,被忻州知州朱善元劝阻回到大同)守卫巡抚衙门和弹药库等要害部门。
刘存善的《山西辛亥革命史》说:陆钟琦还打算“以视察新军为名,统计官兵无辫人数;最后着人搜集同盟会员名单,准备一网打尽”。这一点恐怕是不确切的,在辛亥革命后,面对奔涌而来的起义狂潮,清政府早手忙脚乱,他们下了一系列让步的谕旨,其中之一就是如果发现有革命党人的名册,立即予以销毁,不予追究。这个危急的时刻,陆钟琦的儿子陆光熙(字亮臣)来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太原城。陆钟琦的次子光熙,曾留学日本、与阎锡山是陆军士官学校同学。他特殊的身份和敏感的时机使得他的到来反而加速了父亲的败亡。陆光熙到来的原因到今天还是一个谜,陆钟琦的家庭教师孙振汝在《陆钟琦父子之死》中回忆说:“知道陆钟琦反对革命,又不能拥兵自卫,此次来太原,既欲维持他父亲的地位,又怕时局决裂,所以他的计划是俟革命军至,不战不降,调停中立,联系上级军官,以取和平。”而在阎锡山的回忆里,陆光熙是陆钟琦招来的,目的是为了“缓和革命”。
陆光熙到来后,先后和新军的几个主要人物阎锡山、姚鸿发进行了密谈。他自己对这些谈话的印象是,“谈得很好。”而阎锡山却得出了一个相反的结论:“顶好也是敷衍住我们,完成运枪开兵的事,然后静观革命与情势的发展,如果革命有过半成功的成分时,拥戴上他父亲,联合上大家,作一个突变,与响应武昌起义是不会有丝毫实际效用的。”几乎与此同时,陆钟琦一个偶然的决定加速了自己死亡的步伐。他下令将山西的5000支德国造新枪中的3000支,随带子弹借给河南。而调兵的步伐也在加紧进行。这似乎更加印证了阎锡山的猜测,起义已经从间不容发变成箭在弦上。
辛亥年,生在中国
陆光熙是穿着军装回来的,他的母亲唐氏一看他这位陆翰林此时又换成了这样装束,只觉得心被揪紧了!唐氏是一位经历过许多险境、见识过许多大事的老太太,这些天以来,太原城中的形势已经紧张到了什么地步,她知道得很清楚,至于前景将可能有什么恐怖的事,她也能预料出来。看着忽然回到她跟前的陆光熙,她蓦地又想起了她的另一个儿子--那已在两年前(1909年)蹈海自杀的陆仁熙……扑簌簌,泪滚滚,唐氏只管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道:"好歹还有你在我跟前呀!"
陆钟琦看着老伴儿唐氏直叹气,劝说道:"别这样哭了。你还是快歇着去吧,我还有重要的事得跟他商量。"
劝走了唐氏之后,陆钟琦、陆光熙父子二人一起来到一间静室中,谈起话来……
陆钟琦向陆光熙说道:"现在形势太危险,留着新军在太原,实在可怕!我已决定,将黄国梁所部第八十五标调走之后,就将阎锡山所部第八十六标也调走、开发到代州去,将太原的防务全都交给巡防队接替。另外,河南那边知道咱们山西现还存有五千支德国造的新枪与随带的子弹,已经通知我要借给河南三千支、并随带子弹,我已同意了。这批新枪与子弹必须尽快运走,以防被新军抢走、用于闹事。"
陆光熙听完之后,长叹一声,然后耐心地向陆钟琦劝道:"爸爸,现在天下这样乱,大家都唯恐手中的枪少、子弹少,怎么你倒这样好说话,竟然要糊里糊涂地将那许多新枪、子弹都送到河南去呢?你若是手中缺枪少弹的,可怎么拥兵自卫呢?"
陆钟琦向陆光熙叹道:"那些枪、弹留在山西,我这个山西巡抚就能’拥兵自卫’了吗?太原的新军难道是我这个才上任二十多天的新巡抚指挥得动的吗?咳,他们不是这一刻、就是那一刻、没准哪一刻就会起来闹事的!我早就清楚,如今天下乱成这样,大事已不可为了!我现在只是能缓一缓、就缓一缓而已……"
陆光熙略想了想,然后就毅然向陆钟琦说道:"爸爸,现在革命形势正好,正是做大事的时候!"
"啊……"陆钟琦一瞬间似乎根本没听清、更没听懂陆光熙说的是什么,只是用手虚指着陆光熙,颤巍巍地晃动着,过了一会儿,他才压低了声音,紧张地向陆光熙训斥道:"你平时说这样的话的时候,我告诉过你多少次了,不要将这样的话当时髦的玩笑话说来说去的。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竟然不想想怎么替我分忧,倒说这样的话来故意气我!你听明白了,我特意派你弟弟叫你回来,不是为了听你向我宣传革命,而是为了让你帮我将新军中姚以价、黄国梁、阎锡山那些人给稳住!"
陆光熙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无奈地笑了笑,向陆钟琦说道:"您是要我帮您搞缓兵之计?"
陆钟琦气乎乎地向陆光熙说道:"笑什么?你帮我暂且稳住他们之后,我就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来个’调虎离山’与’釜底抽薪’双管齐下,将那批枪、弹运到河南,将第八十五标开到临汾,将第八十六标开到代州!到时候,再由较为老实的巡防队接管太原的防务,我多少就能喘口气了。"
陆光熙看着陆钟琦,冷冷说道:"您怎么知道巡防队就较为老实?那群老营混子,就是不懂得什么是革命,也懂得什么是闹事!您这位新巡抚连较为优秀的新军都指挥不了,就能对付得了那些更奸、更坏的老营混子吗?!烧、杀、淫、掠,是个兵,就知道该怎么闹!"
"你……"陆钟琦抬手指了指陆光熙,又无力地将手放下,然后叹道:"你说说,你有什么主意。"
陆光熙略略凝神,然后将他已经考虑了许多天的一番话谨慎而冷静地说了出来:"我最希望的是,您能站出来,依靠新军与其他可用之军的力量,响应革命,宣布山西独立……"
陆钟琦听到这里,立刻微瞪着陆光熙,又叹起气来……
陆光熙沉默了一下之后,接着谨慎而冷静地说道:"您若不能站出来,也该顺应大势,保住山西的和平才是!否则,混战一起,其害无穷!我明天一早,就去找姚鸿发、谭振德、阎锡山等新军中的上级军官商量,争取能达到山西全省和平过渡、您也能安全离开山西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