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太后的个人简介
隆裕(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之女,是光绪的表姐。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立为皇后,并在婚期过后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西六宫之一的长春宫病逝,享年46岁。上谥曰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中华民国政府以国丧规格处理丧事,与光绪帝合葬崇陵(河北易县清西陵)。人物简介
隆裕(1868-1913),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统桂祥之女。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立为皇后,并在婚期过后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
她姿色并不出众,且性格柔懦,身为皇后既不得宠,在宫中也得不到慈禧太后这位姑姑的欢心,平日与诸命妇王妃见面时也不太有威信。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在联军攻入紫禁城前夕,皇后随着慈禧太后、光绪帝和其余宫眷一同逃往西安。二十七年(1901年),一行人再度回到了紫禁城,而在珍妃死后,皇后依然不得宠。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在南海瀛台涵元殿病逝,依慈禧太后遗命由宣统帝即位,宣统帝称她为“兼祧母后”,尊为皇太后,上徽号隆裕,而宣统帝时年仅三岁,因此由太后抚养宣统帝,同时隆裕太后也和宣统帝生父―摄政王载沣一同主掌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宣统三年十二月戊午(1912年2月12日),以太后名义颁布《宣统帝退位诏书》,结束清朝自1636年以来共二百七十六年的统治。
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西六宫之一的太极殿病逝,享年46岁。上谥曰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中华民国政府以国丧规格处理丧事,与光绪帝合葬崇陵(河北易县清西陵)。
人物生平
隆裕皇后在历史上的记载较少,《清史稿》中对她只有寥寥数语的记载 德宗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都统桂祥女,孝钦显皇后侄女也。光绪十四年十月,孝钦显皇后为德宗聘焉。十五年正月,立为皇后。二十七年,从幸西安。二十八年,还京师。三十四年,宣统皇帝即位。称“兼祧母后”,尊为皇太后。上徽号曰隆裕。宣统三年十二月戊午,以太后命逊位。越二年正月甲戌,崩,年四十六。上谥曰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合葬崇陵。
隆裕皇后的个性是历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地方。在一些史料与研究中,人们往往将她描述成是一个昏庸而愚蠢的妒妇。有学者认为“隆裕为人,庸懦无能,对权力却非常热中(注:原文如此,疑为“衷”)对于珍妃“因失宠而生妒忌,又因妒忌而生怨恨。她利用自己统摄六宫的地位与慈禧姑侄的身份,u2018频频短之于慈禧u2019,向姑母、慈禧太后告珍妃的状……”,也有史料说 “后密白于慈禧……” ,嫉妒成性。这样的描述在影视作品中反映更加明显,由石岚导演的戏剧片《清宫怨》里,隆裕皇后被描述成一位监视光绪帝、盲目反对维新变法实行的反面角色。然而在一些史料中,也有截然不同的说法。笔者推测,隆裕并非一些野史、笔记小说与影视戏剧作品中描述的那样愚蠢而且善妒。有些文献中形容她“总是很和善”、“非常有教养”、“细心体贴”、“温雅有礼”。她“端庄贤淑”,“她的目光是那样的和善,脸上的表情是那样的和蔼可亲”,“她举止可爱,态度可亲,性格讨人喜欢”,“与世无争”。笔者认为,尽管她的政治天赋比不上慈禧太后,但是,她“待人接物很是老练”,“显示过处理事务方面的大才干”。她博览群书,曾经“读过不同国家的历史”,在当时相对落后的社会,对于一个生长于封闭的满清高等贵族家庭、受传统伦理道德熏陶后直接进入保守的满清权力中心的传统女性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富有挑战的事。陪伴在慈禧身边的妃嫔女官大多非常封闭,她们不了解时事,也不了解西方国家的社会状况。而作为后宫之长的隆裕皇后,却做到了“开眼看世界”,在德龄郡主的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庆亲王的四女儿(四格格)是一个年轻美丽的寡妇,她问我:“你真的是在欧洲长大并受教育的吗?我听人说,谁要是到了那个国家并喝了那里的水,就会把本国的一切忘得干干净净。你到底是通过学习才会讲他们的语言,还是因为喝了他们给你的水呢?”我提起在巴黎的时候曾碰到她的哥哥载振贝勒,当时他正途经巴黎去伦敦参加爱德华国王的加冕典礼……她说:“英国也有国王吗?我一直以为太后是全世界的女皇呢。”……等这些问题问完之后,皇后说:“你们怎么那样无知,我知道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最高统治者,而有些国家是共和政体,像美国就是,美国对我们很友好。不过遗憾的是现在到美国去的都是些平民,没准人家美国人以为我们中国都是这样的人,我倒真希望能够有几个满洲贵族去,好让他们知道我们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然后她告诉我,她正在读一些不同国家的历史,当然是已经翻译成中文的。隆裕皇后不仅博览群书,对西方历史与政治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因此,她不会盲目反对维新变法的实行。虽然她的政治天赋比不上慈禧太后,但是在“开眼看世界”这一方面,隆裕皇后在当时的紫禁城中是非常进步的。作为慈禧太后的侄女与光绪皇帝的正宫,在帝后矛盾之下,隆裕皇后也并非如同一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坚定在站在慈禧太后这一边”,盲目参与到帝后矛盾中去,而是尽量调和帝后矛盾,尽管她对政治并没有极大的热情。在赫德兰先生的著作中他这样描述隆裕皇后:
我夫人告诉我:“隆裕皇后长得一点都不好看。她面容和善,常常一副很悲伤的样子。她十分和善,毫无傲慢之举。我们觐见时向她问候致意,她总是以礼相待,却从不多说一句话。太后、皇上接见外国使节夫人时,皇后总是在场,但她坐的位置却与太后、皇上有一点距离。有时候她从外面走进太后、皇上所在的大殿,便站在后面一个不显眼的地方,侍女站在她左右。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她就会退出大殿或者到其他房中。每到夏天,我们有时候会看见皇后在侍女的陪伴下在宫中漫无目的地散步。她脸上常常带着和蔼安详的表情,她总是怕打扰别人,也从不插手任何事情。
她作为清廷后宫的掌管者,遵从了中国传统对妇女的要求,具有忠恕忍让的品德,“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妇女。她的思想被禁锢在安守本分的传统德行中,正是因此她的政治天赋远远比不上慈禧太后。她没有勇于冲破满洲入关以来积极推行的理学思想,也没有勇气冲破“后宫不得干政”的传统,在传统伦理道德与祖宗家法的双重束缚下,从小受到严格贵族教育的隆裕皇后不同于并非来自高等贵族家庭的慈禧太后,她只能屈从于传统的要求。因此,在慈禧太后死前,她并不如珍妃那样热心参与朝政,尽管她对西方政治与历史较为了解,但这只是作为她喜爱读书的副产品,并非作为她的政治观点存在。她没有自己鲜明的政治立场,她不是站在慈禧太后或光绪帝任何一方的,而是同时作为光绪的妻子和慈禧的儿媳及侄女调和家庭矛盾。她并没有意识到在“家国一体”的中国,帝后矛盾并非只是家庭矛盾,更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冲突与斗争,仅仅调和家庭矛盾是不够的,而她却没有能力进行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分配,更无法在诡谲的宫廷斗争中调和各方势力。她受到的传统教育与她对帝后矛盾局限的认识决 定了她只能请示和服从慈禧,劝戒和忍让光绪。由此,她也必然会被视为保守一党。
感情生活
爱情
大婚之夜,光绪对叶赫那拉氏却是异常的冷淡,客气得根本不像新婚夫妻。叶赫那拉氏知道光绪本来就没看中自己,他看上的是德馨家的二女儿,只是畏惧慈禧的威严,光绪才不得不选了她这个表姐。光绪连自己的婚姻都不能做主,只能把怨气撒到皇后叶赫那拉氏身上。从此,国家的“主人”是光绪帝,紫禁城的主人是皇后,两位“主人”相敬如宾,倒让慈禧太后松了一口气。但不久发现帝后之间白天相敬如宾,晚上却“相安无事”,倒是年仅14岁,玲珑俏丽,又“工翰墨、善棋”的珍嫔独得恩宠,夜夜承欢,殆无虚日。皇后有苦说不出,对太后也难以启齿,太后也不便明言,对光绪帝只能旁敲侧击,皇帝诺诺连声,但回去后依然故我。深宫凄凉.宫闱矛盾的恶性循环使这位年轻女子成了牺牲品。光绪眼睛里只有珍妃,即使没有珍妃,光绪也懒得搭理皇后,因为他认为这位表姐就是老佛爷安插在自己身边的耳目。
因为光绪与珍妃的哀婉故事,人们同情光绪和珍妃,就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丑化了皇后。在一些人的笔下,她成了一个愚蠢的妒妇。这一切看上去很合逻辑;因为与慈禧的姑侄关系,在帝后之争中自然属于后党,所以监视光绪,反对维新,这一切听上去也合情合理。但是,这一切并非真实,因为皇后事实上是温厚善良、端庄贤淑、甚至有点儿与世无争。如果说她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她的思想和行为都禁锢在传统规范中,没有冲破传统伦理和祖宗家法的勇气。她太守规矩,知道皇后应该如何母仪天下,却不知道如何哄皇帝玩,如何玩出新花样,以拴住皇帝的心。因为她自己从小被训练得端庄、正派,却不懂得皇帝也是顽皮孩子,有时想越轨,有时需要新鲜刺激。
当年珍妃卖官事件被慈禧发现,是因为有人告密,然后慈禧在珍妃的寝宫密室中发现了一个小账本,里面记载了某年某月某日,收入河南巡抚裕长金钱若干等云云。在慈禧太后查明此事后,光绪已经没有退路,不得不在十月二十九日下了一道圣旨,内容大体如下:为严明本朝家法,凡在宫廷之内的人,从来不敢干涉朝政,瑾妃、珍妃在内廷中,一向贤淑,但是近来生活作风非常浮华,每每俸银被挥霍一空,并找皇帝再来请赏,皇帝认为这样的事情不能长久下去,必须解决。如果现在不警告她们,怕后宫诸人都效仿她二人。所以特将瑾妃、珍妃降为贵人,以示微惩。但时间过了一年,慈禧还是心慈手软了,重新将珍妃、瑾妃晋升为妃。
当时,虽瑾、珍二妃根据自己责任的大小都分别受到了惩罚,但事情的重点在于珍妃。一般按照清朝宫中的规矩,犯事儿的嫔妃都要交给皇后严加管束。于是隆裕将珍妃幽闭在宫西二长街百子门内的牢院,命太监总管专门严加看守,从此与光绪隔绝,不能见面。这样一来,光绪对隆裕的态度更加恶劣了,甚至认为这是隆裕对珍妃的打击报复。
珍妃卖官事件,在慈禧杖责珍妃的时候,可怜的隆裕竟然被眼前的景象吓得晕了过去。慈禧非常不满意隆裕的表现。珍妃犯了这么大的错误,作为皇后理应出面管一下,也应该让皇上收心,不能肆意妄为。但隆裕根本没做到,如今还在处罚珍妃的时候,出面劝阻不说,竟然当众晕倒。所以慈禧非常生气。当隆裕醒来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慈禧对光绪说:“就算皇后真的死了,你放心,我从今以后也不再为你立皇后。”
隆裕一听,心顿时凉了半截。她知道,自己如今的表现完全不能让老太后满意。同时,作为叶赫那拉家族的成员,自己的表现与慈禧的叱咤风云迥异。所以老太后看不上自己是必然的。
在当时皇宫内,隆裕作为皇后,是后宫统领,于是珍妃认为自己的行动暴露,就是隆裕到慈禧那告的状。从此以后,不但珍妃、瑾妃对隆裕表现得更加不友善,就是光绪,对隆裕态度也越加恶劣。因为他们知道,即便是对待隆裕再恶劣,隆裕也说不出什么来。隆裕当时对这件事情并不是很了解,对珍妃和光绪的事情也懒得去管,但不管是不是隆裕的责任,几乎所有人都把矛头指向了隆裕。
当年宫内为了节约用度,几乎所有人的钱都比较紧张。迎来送往,各种缴费,都必须说得过去。作为珍妃,钱不够用,可以买官卖官,而隆裕只好自己节俭。当年隆裕宫内的太监,也曾亲眼看到隆裕是怎么节俭的。一个叫信修明的太监在《老太监回忆录》里说:
这是大家都看得到的。由于宫内为了节约用度,几乎所有人的钱都不够花,皇后更是因为大事小情的需要用钱。但她从来不开口向别人要,或者在太后或皇上面前说自己的事情。钱不够花的时候,皇后就让我拿她自己的东西,到典当行去当,这么过了好几年。有时候,皇后也对我们抱怨,说再怎么节约,每个季节的钱还是不够用。最起码的每年的节日、老太后和皇上的生日都是必不可少要花钱的。虽然这个时候老太后和皇上也会给赏赐,但总抵不过皇后所花的钱来的多。每年过年、过节的时候,皇后也都身先士卒,从来不吝啬自己的钱,所以钱根本是不够花的。日常开销就要一大笔,还有经常跟各个王府的王妃、命妇交往,也是非常大的一笔开销。如果不赏赐,就显得皇后太吝啬。可一旦赏赐,钱是不能少的,否则会有怨言。还有,皇后宫内人口比较多,皇后就命令下边的宫女做点针线、条带以及锦匣等东西,这些东西,虽然不是皇后自己用,每年都得送人,但这些也都得用银子。还有到了年节的,每位贵妃都要对底下人进行赏赐,皇后也不例外,对于皇上殿内的太监、太后宫的太监,和自己宫内的太监都要进行赏赐。高级的太监,每到节令,一位皇后国母不赏赐些东西是自觉着过不下去的,因此每每都会觉得用度不足。按照司房的统计,对于太后、皇上须月有月积、年有年总,按时奏报上去。皇上见奏无所谓,太后见奏一定有说辞,会责怪皇后用度太费。于是一般到了报奏的时候,明明不足,还要虚报盈余,月积年累,皇后的账上反倒假存了巨万的银两。皇后为此常忧虑太后查账。不过庆幸的是庚子变乱,皇后的一笔糊涂账随时代勾销了。皇后所应管的珍妃、瑾妃也是按年按月向钟粹宫奏报。瑾妃老实,不敢浪费,所以她倒不用发愁报假账的事情,但说实话,她对底下人也不如皇后对底下人那么大度。珍妃恃宠,不听那一套。皇后对珍妃殁后唱了一出“砸鸾驾”。及庚子年珍妃一死,她的糊涂账也就无须交代了。
相守
戊戌政变后,光绪被慈禧囚禁在瀛台,隆裕最终进入瀛台陪伴光绪。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这对夫妻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能够长时间地单独在一起。在刚刚陪伴光绪的日子里,光绪的心情非常不好。而且由于自己不喜欢隆裕,病情也逐渐在加重。这个时候,光绪经常表现得非常烦躁,动辄就拿隆裕出气。有一次,隆裕实在是被光绪骂急了,抢白了两句。没想到,一向瘦弱并且身体也不是很好的光绪爆发了,他一把把隆裕推倒在地上,狠狠地打了隆裕,并且抓住隆裕的头发,把隆裕的头往地上磕。隆裕也是一个病身子,没有光绪力气大,所以只有挨打的份。最后,光绪一把把隆裕头上的发簪抓了下来,狠狠摔在了地上。
这让隆裕非常伤心,那个发簪是乾隆时期留下来的,非常珍贵。这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光绪虽然不喜欢自己,但也从来不会这样对自己下狠手。于是,隆裕压抑不住心里的委屈,流着眼泪对光绪哭诉自己的不幸,哭诉老天对自己的不公。当天晚上,隆裕就搬到了另外的一间房里住,让光绪平静一下心情。
但隆裕想抚慰光绪心情的想法并没有变,在陪伴光绪的这段时间里,隆裕尽量不去想皇宫里发生的事情,仿佛除了瀛台,外边的任何纷争都与自己没有关系。每天早上,隆裕照例要去问候光绪,并且陪着光绪一起吃早饭。剩下的时间,隆裕让手下的太监们给她带来小蚕蛹,开始自己动手养蚕。从孵化开始,一直到伺桑叶、结蚕架,然后缫丝,日子倒也过得顺畅。同时也离开了纷争,隆裕的心情大好。
当第一只小蚕宝宝出生时,隆裕兴奋得像个孩子,招呼光绪过来看她养的蚕宝宝。光绪在瀛台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也在反思自己对待后宫的行为,对隆裕似乎也有了一些同情。于是在隆裕招呼光绪看自己养的蚕宝宝时,光绪也非常惊奇,他没想到隆裕还有这么一手,对她的态度也渐渐好了起来。后来,两个人就一起培育这些蚕。当然光绪是不插手做这些事情的,只是在旁边不停地看,所有这一切,对于光绪来说,都是非常新鲜的。同时隆裕的陪伴,也减少了光绪的寂寞。
在以前,这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情。以前光绪几乎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珍妃身上,而隆裕在宫内只是一个守活寡的典型。甚至 “后党”之乱的时候,光绪也曾经想过干脆连隆裕一起除掉。而这个时候,光绪也发现了,隆裕的确是个好妻子,此刻自己虽然不能给她一儿半女的,但对她好点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这个时候的光绪,想的不是什么国家大事,对隆裕好点,似乎成了他对隆裕的补偿。而这个时候的隆裕,似乎对其他的事情早就忘记了,只想一辈子和光绪在这个瀛台厮守下去。从进宫当皇后的第一天起,隆裕就没真正快乐过,只有这一段囚禁的日子,才是隆裕一生当中最值得回忆的时光。
亲情
在身为皇后,她既不得宠,在宫中也不甚得慈禧这位姑母的欢心,平日与诸命妇王妃见面时也不太有威信,而和命妇们与宴时,必有所应酬,而经济窘困的皇后,只能时常命人将首饰等值钱物品送至宫外典当,因此她在宫中的生活可以说是极其悲惨。信修明《老太监的回忆》说:孝定景皇后就是隆裕皇太后,也是光绪的正宫。她姓叶赫那拉氏,是慈禧的太后的侄女。因为她性质仁懦,不仅未受光绪的恩宠,就是慈禧太后也对她没有特恩。在宫廷里名有六宫之权,其实上既受制于太后和皇帝,对下不能管制二妃,尤不敢多言,就是对太监,也不敢骄傲自尊。每日必至两宫,早晚请安。请安完毕,只有闭宫自守,心中惴惴,惟忧郁而已。后只率二妃在太后面前奉侍。太后对他们虽无特别管束,但礼仪之缚人,有较平民更为严重。每日在太后面前,提心吊胆,只有与太监为伍。
如查钟粹宫之年总,由光绪十五年,至光绪二十六年,共存银三十余万两,实则没有这么多。皇后在贫困之中,又添上怕太后查帐之愁,甚是悲苦。经庚子之变,报告损失,一本糊涂帐,始告终结。外人均羡慕国母之富贵,孰不知清朝后妃则适得其反。
回銮后,太后对于后妃,优宠怜悯,时有传膳。赏后妃和四格格、元大奶奶和诸王妃等,围桌吃饭。皇后先行礼,站立而食,虽不饥,亦须强食,不如四格格等随便。夜间仍回冷宫,起凄凄凉凉之状,可想而知。如一日未得太后之加罪,尤以为知足,真是当了二十年之久的窝囊媳妇。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的前夕,皇后听李莲英之言,到瀛台偷问皇帝病情。当时光绪皇帝尚是清醒,相对哭泣,算是说了一席贴心话。次日即侍奉皇帝之衣服冠寝和冠履,痛哭送到吉祥轿。次日,十月二十一日未时,太后崩于福昌殿的躺椅上。她又侍奉太后之大丧。
太后宾天,非至断气,不得穿寿衣。装殓完毕,先请到吉祥床上,唤院判峪医等,进殿跪龙床之左右诊脉。体以僵寒,大夫先哭,主位和太监等相继而哭。皇上宾天也是如此。
. 当年慈禧和光绪、隆裕一行“西行”结束,回到宫内稳定下来后,正赶上农历正月初十,也就是隆裕的生日。在清朝宫廷,太后和皇后的生日被称为“千秋日”。按照清朝历代的规矩,每逢皇后千秋佳节的时候,宫内就要由皇帝赐宴,同时要张灯结彩、搭台唱戏地热闹一番。这是祖宗立下来的规矩。
但由于当时社会非常动荡,国家陷入了内外交困的时节,隆裕知道如果这个时候自己过生日那么花费的话,不仅国内民众会遭受很多苦难,而且宫内的财力也会遭受重创。所以隆裕虽然也想风光地办一次生日庆典,但由于现状,她就跟光绪提出自己的生日停止一切活动的建议。
光绪看见隆裕呈上来的建议,十分高兴。于是下令采纳隆裕的主张,并马上下发了一份停止一切庆祝活动的谕旨。当时很多大臣都在为隆裕的生日准备礼品,一听停止举办活动,也都十分高兴,暗地里对隆裕多了几分赞许
但隆裕没想到,自己这个建议,竟然让慈禧非常不高兴。慈禧认为隆裕这样的建议,非常好,有见识,同时也有皇后的风范。但慈禧并不喜欢隆裕这样的表现,因为这样一来,以后宫中所有人只要过生日,就肯定会依照隆裕的样子去执行,不但破坏了皇家的规矩,也让皇家失去了很多的体面。虽然不高兴,但慈禧并没有马上表现出来。
到了隆裕生日这一天,按照规矩,太后要到皇后宫里行赐寿的礼仪。虽然庆祝活动取消了,但家中的小礼法,还是不能太寒酸了,毕竟是皇后过生日。所以当天光绪和隆裕给慈禧请过安后,就回到皇后宫内,在院内准备迎接慈禧。难得有机会让光绪跟自己一起,隆裕自然非常高兴,并且也特意准备了一番,显得光彩照人。虽然是夫妻,但隆裕毕竟和皇帝有些生分,所以也稍稍增加了一些羞涩,这让隆裕看起来状态非常好。
据说这一天天气也不错,没多久,慈禧一行就到了皇后宫内。慈禧一行入宫后,四处巡视了一番,只稍微坐了一会就走了,而且脸上非常难看。这一下,光绪和隆裕就心里发毛,不知道有哪些地方得罪了慈禧。
不一会,就听到慈禧传谕隆裕宫中的太监首领刘太监。据说这位太监也是非常会来事的一个,见慈禧脸色不好,就处处陪着小心。但没想到,慈禧问他:“皇后所坐的锦茵如此漂亮,怎么跟我宫中的一样啊?想必是有人从我宫中偷走了,孝敬皇后娘娘去了。我自己的东西,要给谁我自有主张,到底是谁想送这个人情呢?”刘太监一听这可不是小事,有人敢从太后宫中拿东西,那罪过就大了。皇后的锦茵来自何处,自己是知道的。并不是有人从太后宫中拿走的,而是太后宫中的锦茵和皇后宫中的锦茵都是一家作坊做出来的,所以表面上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况且皇家所用的东西,本身区别就不是很大。除非是主子们自己特别要求做的,才会跟别人的不一样。所以刘太监回答慈禧说:“太后明鉴,没有这回事。皇后的锦茵与太后的锦茵都是一家作坊做的,自然相差不大。”慈禧一听非常生气,说:“难道是我看走眼了不成?”刘太监说:“奴才不敢。”慈禧越想越生气,于是说:“我平日里白疼你们了,如今你们和皇后串通一气来骗我,而且这么明目张胆地在我面前撒谎,你是在袒护皇后吗?”
刘太监一听,一身冷汗马上下来了,这个罪过可不轻,于是没有回答慈禧的话。慈禧一见刘太监不说话了,于是叫人把刘太监打了一顿,才放他回到隆裕宫内。隆裕一见刘太监的样子,也吓坏了,知道自己也没办法跟慈禧解释,所以只好暗地里陪着小心。慈禧并没有因为隆裕是自己的侄女而对隆裕手软,她紧接着就颁布了一道谕旨,称隆裕皇后千秋日典礼疏误,特此罚俸三月。
因为皇后崇尚俭朴,又不得宠,没有额外收入,每月有限的例银用来日常开销、孝敬太后就所剩无几了,自然很少赏赐下人。1891年光绪帝的生父逝世,皇后连前去致祭时犒赏门丁仆媪的钱都拿不出,只好“伪为有病,不往”。所以,她一生不仅未尝过人间温情,连真正的荣华富贵也未享过。
19世纪的最后十年,中国多事,宫闱亦复如此。甲午之战中国败于日本,皇帝不甘落后,掀起维新变法,帝后党争激烈,维新运动被慈禧扑灭,皇帝也被囚禁。慈禧想废掉光绪,但遭到列强的反对,慈禧便利用义和团向洋人“复仇”。此时由于皇帝和太后矛盾尖锐,所以,皇帝对皇后已变得怒目而视了,彼此如仇敌一般。但光绪帝处境岌岌可危对她也绝非幸事。因为皇帝一旦被废,自然会携眷退出紫禁城,自己不但不再是皇后,而且失去太后的庇护后果可想而知。可见帝后之争无论任何一方获胜对皇后都没有好处。好在义和团运动很快结束,皇帝虽未废成,但已成了傀儡,太后也做出让步,不再提废帝之事。
册文记载
册文曰。朕惟位定乾坤。资始与资生合德。教型家国。治外偕治内交修。被四表而光昭。宜两仪之运协。爰诹吉日。用举彝章。咨尔叶赫那拉氏、乃副都统桂祥之女。教秉名宗。瑞钟华阀。柔嘉范著。敬顺性成。夙娴女训于闺中。珩璜有则。允表母仪于天下。翟攸崇。兹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懿旨。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尔其祗承宠命。勉嗣徽音。勤俭持躬。肃t布化。侍春晖于长乐。时修温踔摹2蓟菰笥谝赐ァR娌タ砣手3麦旨龆埂O遄陟攵钴跋恪j菏诚隆q措薰悦嗤承鳌J芥诹钔S厘潞槎A。钦哉。
最后皇后
光绪十三年(1887年),叶赫那拉氏19岁,是年适逢光绪选妃,叶赫那拉氏成为后妃的候选人。经过反复筛选,至九月二十八日(11月1日)五人"入围":慈禧的内侄女、其弟桂祥之女;江西巡抚德馨的一双女儿;侍郎长叙的一对千金。黄F《花随人圣庵摭忆》中记载了一段宫中太监的回忆:"西后为德宗选后,在体和殿,召备选之各大臣小女进内,依次排立,与选者五人,首列那拉氏,副都统桂祥女,慈禧之侄女也(即隆裕皇后)。次为江西巡抚德馨之二女,末列为礼部左侍郎长叙之二女(即珍妃姊妹)。当时太后上坐,德宗侍立,荣寿固伦公主(荣寿固伦公主,1854-1924,恭亲王长女。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两宫皇太后宣布将恭亲王长女抚养于宫中,晋为固伦公主)及福晋命妇立于座后。前设小长桌一,上置镶玉如意一柄,红绣花荷包二对,为定选证物(清例,选后中者,以如意予之。选妃中者,以荷包予之)。西后手指诸女语德宗曰:“皇帝,谁堪中选,汝自裁之,合意者即授以如意可也。’言时,即将如意授与德宗。德宗对曰:’此大事当由皇爸爸主之(据宫监谓,当时称谓如此)。子臣不能自主。’太后坚令其自选,德宗乃持如意趋德馨女前,方欲授之,太后大声曰:’皇帝’,并以口暗示其首列者(即慈禧侄女),德宗愕然,既乃悟其意,不得已乃将如意授其侄女焉。太后以德宗意在德氏女,即选入妃嫔,亦必有夺宠之忧,遂不容其续选,匆匆命公主各授荷包一对与末列二女,此珍妃姊妹之所以获选也。"
这是一段后人转引十分频繁的史料,细节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但在十月初五日,伴随着两道懿旨同时发下,皇后的人选终于公诸于世:
"兹选得副都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端庄贤淑,着立为皇后。特谕。"
"原任侍郎长叙之十五岁女他他拉氏,着封为瑾嫔;原任侍郎长叙之十三岁女他他拉氏,著封为珍嫔"(《光绪朝东华录》)。
慈禧主导了光绪帝的大婚,在光绪帝并非所愿的前提下,为皇帝选后择妃。
光绪帝的大婚庆典定于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1889年2月26日)。正当后宫上下为皇帝的大婚忙碌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1889年1月16日)深夜,这是一个雪花纷飞数九寒冬之夜,紫禁城突起大火,烧毁了太和殿前的太和门。
亲临火灾现场的翁同慨叹道:
" 此灾奇也,惊心动魄,奈何奈何!"(《翁同日记》)
大火过后,太和门化为废墟。慈禧断然做出决定:婚礼如期举行,并且皇后必须经过太和门再入后宫。那么如何解决皇后入二道朝门的问题呢?慈禧再次做出令所有人意外的决定:她居然责令扎彩工匠日夜赶工,在火场搭盖太和门彩棚!最终也搭起一座足可以假乱真的太和门,使长期在内廷行走的人,一下子也难辨真伪。
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1889年2月26日)是钦天监选定的皇后入宫吉日。午正三刻, 是奉迎皇后的吉日,光绪帝头戴珠冠身着龙袍,升坐太和殿,文武百官三跪九叩,礼部官员宣读册封皇后的诏书。奉迎正使和副使待光绪帝回宫之后,率领着奉迎大臣们前往后邸迎接皇后入宫。与此同时,瑾、珍两嫔也由神武门被迎入后宫。慈禧终于由她的侄女完成了一个自己无法完成的心愿,那就是将叶赫那拉氏家族的女人由大清门经由午门、太和门被抬入皇宫。
退位诏书
岁月嬗变,时光荏苒,皇后在太后和皇帝的身影之下,自然未在历史上留下任何足迹。很长时间她随侍太后,有意避着皇帝,此时光绪和慈禧的母子关系表面上维持得还好,所以皇后未遇到大的风波。1908年初冬,光绪帝病危,在择定嗣君时,皇后的心又悬了起来。清朝皇帝是父死子继,只是光绪开了兄终弟及的先例,这一变更祖宗家法的行为曾引起朝野大哗,所以当初慈禧允诺将来光绪的儿子继承穆宗(同治帝),兼祧光绪。无奈光绪无子,只好从近支亲贵中选择。新君继承穆宗是肯定的,但能否兼祧光绪则没有把握,因为慈禧对光绪并无好感,如不兼祧,皇后就无法升为太后,地位将不伦不类。此时太后也已病重,她召集亲贵重臣,决定以醇亲王载沣长子溥仪继承穆宗为帝,果然未提兼祧之事,经张之洞恳请,又考虑到侄女将来的地位,才勉强答应溥仪继承穆宗、兼祧光绪。同时慈禧考虑到侄女能力有限,不可仿效自己垂帘听政,所以封载沣为监国摄政王,规定嗣后君国政事均由摄政王裁定,不久,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先后逝世。
隆裕成为新的皇太后,开始逐渐走向历史前台。
隆裕出场的时间来了。她要为清政府的平安善后负起责任。
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1908年12月2日),溥仪登极,宣布第二年,即1909年,为宣统元年,尊她为“兼祧母后”,上徽号“隆裕”,史称隆裕皇太后。此时载沣监国,隆裕虽无政权,但论地位则是万人之上,自可养尊处优。但这时资产阶级革命如火如荼,载沣又推行“亲贵典兵”,搞出个皇族内阁,进一步激化了矛盾,不久武昌起义,载沣在万般无奈的情况起用袁世凯,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为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上台后又组织中外势力向载沣施加压力,迫使他辞职。至此,清王朝的军政大权就掌握在袁世凯手中了。
在1911年到1912年间,不仅是革命军方面如火如荼,各种抗议运动也都凑在了一起。这些抗议运动尽管有些不是革命的,但是有一点却达成了共识:应该以共和国代替清王朝或者对此应该表示接受。换言之,1911年的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那一年年底,有17个省市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第二年初,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更是无视清政府的存在。
早在被清廷起用之初,袁世凯便预谋收拾南北局势。他曾派人密告梁士诒说:“南方军事,尚易结束,北方政治,头绪棼如,正赖燕孙居中策划一切。请与唐少川(唐绍仪)预为布置。”(风岗及门弟子《三水梁燕孙年谱》)此时,局势已尽在袁世凯掌握,他事先把优待条件透漏给载沣,获得支持后,然后上奏隆裕太后:“民军之意,万众一心,支持共和。”政府“饷无可筹,兵不敷遣,度支艰难,计无所出”,“常以此迁延,必有内溃之一日,倘大局至此,虽效周室之播迁,已无相容之地”,“臣会同国务大臣,筹维再四,于国体改革,关系至重,不敢滥逞兵威,贻害生灵;又不敢妄事变更,以伤国体”,只得要求“皇太后、皇上召集皇族,密开果决会议”,“速定方针”。
在溥仪皇帝的回忆录中,记载了隆裕最后接见袁世凯的情形:我坐在太后的右边,非常纳闷,不明白两个大人为什么哭。这时,殿里除了我们三个,别无他人,安静得很。胖老头很响地一边抽缩着鼻子,一边说话,说的什么我全不懂。后来我才知道,这个胖老头就是袁世凯。这是我看见袁世凯唯一的一次,也是袁世凯最后一次见太后。如果别人没有对我说错的话,那么正是在这次,袁世凯向隆裕太后直接提出了退位的问题。
退位已经无可挽回。尽管在皇室内部已经进行了几次讨论,但还是存在争论。促使隆裕太后下决心退位的,是1月26日,最坚定的宗社党领袖良弼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死。宗社党群龙无首,满朝亲贵心惊胆战。他们读到北洋文官武将的奏电,知道大势已去,便纷纷逃出北京,投向天津租界及大连、青岛等地。
隆裕皇后立即颁布授予袁世凯一等公爵,想用这种方式让袁世凯保持大清不亡。但此时此刻,南方革命党许诺的大总统位置对袁更有吸引力。袁世凯一口谢绝了荣典,不断向这位太后传递“革命党太厉害”的消息。时人评价那时的袁世凯:“一方挟满族以难民党,一方则张民党以迫清廷,时人谓之新式曹操。”(《胡汉民自传》)
没有选择,她依然只能“全权授予”袁世凯。她所能做的就是在注定的命运之下为清室争取一个较为优待的条件。
在南北双方拉锯的谈判过程中,清室的退位条件的每一次更改,都“入奏”隆裕皇太后过目,“太后逐字讨论,见解明快”。主要负责起草优待条件的,正是早年被载沣豁免的汪精卫。
袁世凯急于取得辛亥革命的成果,软弱的革命派也希望早日建立共和、完成革命。经南北议和,双方议定:清帝退位、建立共和、优待皇室。命运把隆裕推上了历史舞台,面对作出拚命架势的满蒙王公,面对张牙舞爪的袁世凯的鹰犬,隆裕束手无策,军、政、财权她都没有,只有退位一途,但何忍断送大清三百年江山,唯有仰天痛哭,袁世凯要是在场,也一定陪着哭,还是一副忠臣的模样,但背后却加紧逼宫。段祺瑞的通电、良弼的被刺,使隆裕触目惊心。1912年2月12日,她终于签发了大清王朝的最后一道上谕--《退位诏书》。
隆裕太后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宣布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u2018中华民国u2019,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退位诏书写得虽然冠冕堂皇,而隆裕又哪里是心甘情愿地“退处宽闲,优游岁月”呢?诏书读至一半,隆裕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百感交集,万剑穿心,王公大臣亦呜咽不已。
清王朝268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清帝退位虽为形势所迫,但无论如何,对此都应予以肯定。因为一则如果清室拒不退位,战争将延长,会给列强干涉以口实,再则,隆裕如果听信个别王公的劝说,退归满洲,对国家后果将更严重。当时清廷还掌握一支袁世凯无力控制的由满族士兵组成的禁卫军,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仍忠于清室,在东北有势力范围的俄、日两国都是君主国,都仇视革命并乐于中国分裂。日本军阀甚至准备在清室北逃的途中“劫夺宣统皇帝,以他为中心搞满蒙独立”,正是由于《退位诏书》及时发表,才使这一阴谋破产。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却没给紫禁城内带来多大的变化。据《优待条件》规定:溥仪仍保有皇帝尊号,暂居宫中,每年由中华民国供给岁费400万两。但隆裕的心情可想而知。加上她为节省经费,裁撤了一些宫中执役入员,颇遗怨谤,心情更坏。溥仪晚年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我给太后请安时,常看见她在擦眼泪。”
隆裕之死
隆裕太后长期忧郁,以致积郁成疾。虽然慨然下诏逊位,但实际上仍是“让国仍存亡国恨”,以为愧对创业的列祖列宗。心中一直郁郁不乐。尝谓“孤儿寡妇,千古伤心,每睹宫宇荒凉,不知魂归何所”等语。年来,积成肝郁,尝患呕逆。延至民国2年(1913年)正月,胸腹更隆然高起,日渐肿胀,经御医佟质夫、张午樵二人诊治,稍微渐轻。正月初十日,适逢她的“万寿节”(生日),循例于御殿受贺,见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专使梁士诒,用着外国使臣觐见的礼节祝贺,不免悲从中来,且宗室王公大臣多半回避,不肯入贺,殿上不过寥寥数人,昔年权柄在握时的盛景全非。因此,愁病交加。再加上“万寿节”内,天气晴暖,殿中所用素炉热气过高,感受炭气,致使病情加剧。从此,卧床不起。
史书记载 “二月二十一日,隆裕后已是弥留,到了夜间,回光返照,开眼瞧见宣统帝在侧,不觉呜咽道:“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国已亡了,母又将死,汝尚茫然,奈何奈何?”说至此,喉间又哽咽起来,好一歇复发最后的凄声道:“我与汝要永诀了。沟渎道涂,听你自为,我不能照顾你了。”言讫,已不能言。世续入省数次,但见隆裕后双目直视,口中很想说话,偏被痰塞住喉中,只用手指着宣统帝,眼眶间尚含泪莹莹,霎时间阴风惨栗,烛焰昏沉,有清末代的隆裕太后,竟两眼一翻,撒手归天去了”。1913年2月22日晨2时,终日忧愁、积郁成疾的隆裕太后病逝,仅享年46岁。
女中尧舜
清后即逝,一切治丧事宜,首由清宫太保徐世昌、内务府大臣世续倾心计议,继由御前大臣那彦图、魁斌、溥伦、世续、陆润庠、陈宝琛、伊克坦、景丰、绍英等人,遵照清朝典制与列后成案办理。上谥号“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庙号为“景皇后”。逊清宣统帝降哀“朕以冲龄,钦奉皇祖妣孝钦显皇后懿旨,承继皇考穆宗毅皇帝为嗣,并兼皇考德宗景皇帝之祧兼祧皇妣大行皇太后自去岁冬令以来,渐致违和。屡进汤药调理,方期日就安痊。
不意服药罔效,遽于正月十七日丑时,仙驭升遐谨遵遗制,穿孝百日,并素服二十七月,稍申哀悃。”
民国大总统袁世凯接到清宫内务府大臣世续的报闻后,立即派荫昌、段芝贵、孙宝琦、江朝宗、言敦源、荣勋等数人,前往宫内帮助料理治丧事务,并命国务院发出通告二则:
“据清室内务府总管报称,二月二十二日丑时,隆裕皇太后仙驭升遐等语,当经派员查检,医官曹元森、张仲元等所开脉方,俱称虚阳上升,症势丛杂,气壅痰塞,至二十二日丑时,痰壅薨逝。敬维大清隆裕皇太后,外观大势,内审舆情,以大公无我之心,成亘古共和之局,方冀宽闲退处,优礼长膺,岂图调摄无灵,宫车宴驾?追思至德,莫可名言。凡中国民,同深痛悼。除遵照优待条件,另行订议礼节外,特此通告!”又:
“兹逢大清隆裕皇太后之丧,遵照优待条件,以外国君主最优礼待遇,议定各官署一律下半旗二十七日,左腕围黑纱。自二月二十二日始,至三月二十日止,以志哀悼,特此通告!”
参议院除下半旗外,于2月26日休会一天。2月28日为祭奠之期。袁世凯臂带黑纱举哀致祭,并特备赙仪三万元。
民国各地军政要员,也纷纷向清室发来唁电。副总统黎元洪唁电称隆裕太后“德至功高,女中尧舜”。山西都督阎锡山唁电称:“皇太后贤明淑慎,洞达时机,垂悯苍生,主持逊位。视天下不私一姓,俾五族克建共和,盛德隆恩,道高千古”。国民哀悼会的发起者吴景濂发表公启说:“隆裕太后以尧舜禅让之心,赞周召共和之美,值中国帝运之末,开东亚民主之基。顺天应人,超今迈古。佥谓美利坚之独立,受战祸者或七八年;法兰西之革命,演惨剧者将数十载,虽伸民气,实苦生灵。前清隆裕皇太后,默审潮流,深鉴大势,见机独早,宸断无疑。诏书一下,化干戈为坛坫,合五族为一家,大道为公,纷争立解。盖宁可以敝屣天下,断不忍涂炭生民,所谓能以私让国。”并倡言于3月19日在太和殿开全国国民哀悼大会。
与此同时,袁世凯召开了国号院特别会议查照《优待清室条件》第五款之规定:“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出。”根据这一精神,隆裕太后y葬崇陵,更兼赞助共和,有助于民国,故所有丧礼,务须从优,费用亦归民国政府负担。这一提案马上得到了参议院的通过。
袁世凯复令各部、院长官亲往致祭,特派赵秉均等政府军政大员与逊清御前大臣共同在太和殿侍班守灵,步军统领衙门亦设值班官员轮流护灵。还专派了民国的仪仗队、军乐队及守卫人员前往参加丧礼。
隆裕皇太后的遗体于当日申初(下午三时)被殓入了满洲式的“大葫芦材”,谓之“升入梓宫”。按清制,帝、后的梓宫大体上相同,都是内棺外椁。内棺套入外椁,故体积很大,其高度约有一米七、八,平头齐尾,两侧板直,棺盖向上倾坡,前端有一个与棺盖薄厚相等的大葫芦,而且与棺盖是一块整板。按制,还应涂上米色的油漆“七七”四十九道。皇后的梓宫外边须绘以彩凤(皇帝的梓宫绘以金龙)。不过,初敛后不可能毕其“工”于一役,而是日后奉移暂安时才完成的。
隆裕太后入梓宫后,由掌礼司首领太监用鹅黄吉祥轿将梓宫从长春宫抬出吉祥门,由景运门进锡庆门、皇极门、宁寿门、至皇极殿停灵。这乃是清宫里最为尊贵的地方了。隆裕的灵榇扣上了一卷銮舆卫送来的黄云缎底,绣着九只彩凤帷子的堂罩。前面横放了披着黄寸蟒床单的灵床。床上竖立着隆裕太后全身宫装的巨幅画像。两旁挂着云头素慢,外罩三拱门四立框的素彩灵龛。灵桌上,香花灯烛,广陈供养。殿前摆满了旧王公大臣们送来的果桌、饽饽桌、祭筵。
从皇极殿通往宁寿宫的丹陛两旁,有宫廷卤簿仪仗。宁寿门、皇极门前均扎了高大的素彩牌楼。正对皇极门的九龙壁前,立起了3丈多高的大幡(丹恚硎菊谢辍W蟊呱枇64人的太平杠一份,表示护灵。还有领魂轿、金凤辇、曲律(满语,竖条小旗),门纛等。
民国政府则将祭堂设于太和殿内,殿内布置得极为庄严肃穆,正面扎了一座三门四框式的素彩灵龛,顶端正中挂着一方题有“女中尧舜”的大匾。在灵龛的须弥座上,每一栏杆立柱上,都套着一个素色的空心花圈。灵龛内高悬隆裕太后的大幅宫装御影。供案上广设香花果馔,素烛高燃。供案之前立一大镜框,内有《退位诏书》,宣布实行共和国体的诏旨。殿内外,布满了奠礼祭品,其中有王公大臣送来的满筵饽饽桌子,其供品有摞至六七尺高者。殿内蟠龙金柱、红柱及殿壁四周皆挂满了挽幛、挽联。副总统黎元洪的挽联是:
“片语息兵戈,民国酬恩应第一。全军为墨经,深宫弭乱更何人?”
太和殿内还扎了三门四框式的经台,内供西方3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由13众大德高僧昼夜轮流唪经礼忏。根据皇清定制,大内佛事,一律“禅念”(不敲打法器)。
太和门前扎了三门式的大素彩牌楼,上书“哀悼”二字。午门城楼内外,均悬挂了一丈开外的红、黄、蓝、白、黑象征五族共和的国旗(皆半旗式),并以绳索拉起了万国旗。门楼墙壁上挂满了各界送来的冲天大幅挽联。天安门前的城楼下,扎了七门八柱的特大素彩牌楼,正中嵌以“国民哀悼会”字样。穿着清朝玄色袍褂与民国西式大礼服的官员并肩出入,一时紫禁城内外,冠盖如云。据说,前往吊唁、祭奠的各界人士达数万人。
2月14日,在大和门前广场隆重召开了全国国民哀悼会。由参议院参议长吴景濂主祭,恭读祭文,盛赞隆裕太后有逊位之德,以尧舜禅让之心赞同“共和之美”。哀悼大会还决定将要设立皇太后的铜像,以表彰她的功勋。据当牢各大报纸刊载,隆裕太后薨逝后,舆论界颇为惋惜。《中国日报》云:“己丑年嫁光绪帝为嫡后,秉性柔懦,失西后欢;尤与光绪感情不洽,抑郁深宫二十余年。既无可誉,亦无可讥。惟清廷退位,后力居多,将来共和史中亦不失有价值之人物也。”《亚细亚日报》云:“隆裕太后去岁,不为亲贵浮言所动,力主共和,实为有造民国。今一日崩御,我五族国民,当同情哀悼。”
驻京各国公使对隆裕太后的薨逝亦均表惋惜,除亲去太和殿致祭外,于哀悼会期间,各使馆均下半旗致哀。
由于光绪帝的“崇陵”还没有修完,所以,隆裕太后的梓宫也只能“恭奉暂安”。4月3日,奉移时由民国政府的仪仗队、军乐队前引,传统的满族执事:门纛、曲律(满语译音,即小纛旗)、影亭、亮轿、曲柄黄伞、鹰、狗、骆驼、刽子手、帐篷等随后。用的是96人的“落地满黄”的“皇杠”(即黄杠、黄罩、黄杠绳、杠夫戴的青荷叶帽插着黄雉翎,举黄色白光的拨旗,上书“恭奉暂安”字样),一直抬至前门火车站(西站)用慈禧太后曾经使用的专列,运至河北易州梁各庄行宫内暂安,等候崇陵竣工后,与光绪帝一起入陵。
隆裕太后的丧礼结束后,于民国2年3月出版了一个线装石印的特刊《国民哀悼纪事录》。书前是一幅隆裕太后的御影,附有她宣布清帝逊位的谕旨。接着是太和殿内外哀悼大会的摄影12幅。还有各界拍来的唁电、挽联、致祭礼节、祭文、哀悼歌伺、皇室答词、外宾名单、工作人员名单等等。当可为此次紫禁城内空前绝后大丧礼的佐证。
悲剧人生
悲剧原因
《清史稿·后妃传》里,对她只有寥寥数语的记载,是这样说的:的 “德宗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都统桂祥女,孝钦显皇后侄女也。光绪十四年十月,孝钦显皇后为德宗聘焉。十五年正月,立为皇后。二十七年,从幸西安。二十八年,还京师。三十四年,宣统皇帝即位。称u2018兼祧母后u2019,尊为皇太后。上徽号曰隆裕。宣统三年十二月戊午,以太后命逊位。越二年正月甲戌,崩,年四十六。上谥曰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合葬崇陵。”
这里一共就说了她几件事:是慈禧的侄女,光绪的皇后,溥仪的皇额娘,下了宣统退位诏书。
这其中,几乎没有一件事,是涉及她这个人本身的,全是作为其他人的附属。不可不谓是一种悲哀。 而相比之下,珍妃就比她幸运得多了。历史里这样写:
“恪顺皇贵妃,他他拉氏,端康皇贵妃女弟。同选,为珍嫔。进珍妃。以忤太后,谕责其习尚奢华,屡有乞请,降贵人。逾年,仍封珍妃。二十六年,太后出巡,沈于井。二十七年,上还京师。追进皇贵妃。葬西直门外,移y崇陵。追进尊封。” 这还起码说了她和慈禧之间的矛盾,她被害的事,以及光绪对她的思念。
除了正史,更有野史。百年来,人们在各种小说、戏剧里,不断地悲叹珍妃和光绪的爱情悲剧,说珍妃如何如何的美丽聪明,勇敢坚强,而光绪是如何如何的英明睿智,大志不遂。在他们的故事里,慈禧永远是棒打鸳鸯和扼杀改革的魔鬼,而静芬,作为皇后,作为慈禧的侄女,则成为善妒,爱打小报告,爱陷害珍妃……一个彻头彻尾令人痛恨的奸险角色。
可是,事实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赫德兰在《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晚清宫廷》里说:“隆裕皇后长得一点都不好看。她面容和善,常常一副很悲伤的样子。她稍微有点驼背,瘦骨嶙峋。脸很长,肤色灰黄,牙齿大多是蛀牙。她十分和善,毫无傲慢之举。我们觐见时向她问候致意,她总是以礼相待,却从不多说一句话。太后、皇上接见外国使节夫人时,皇后总是在场,但她坐的位置却与太后、皇上有一点距离。有时候她从外面走进太后、皇上所在的大殿,便站在后面一个不显眼的地方,侍女站在她左右。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她就会退出大殿或者到其他房中。每到夏天,我们有时候会看见皇后在侍女的陪伴下在宫中漫无目的地散步。她脸上常常带着和蔼安详的表情,她总是怕打扰别人,也从不插手任何事情。”
如果这段记载是真实的,那么静芬就是受了天大的冤枉了。
她,无辜地被选进了宫,无辜地嫁给了皇帝,又无辜地被皇帝讨厌――曾看到一点记载,说光绪其实脾气毛躁,对慈禧又不敢出怨言,就把怒火都发在皇后的身上,动不动就踢飞自己的鞋子,还有一次把死猫放进了皇后的被子里,吓得皇后大病一场…… 如此无辜,更要无辜地被后人耻笑。可怜!可怜!反观珍妃,难道真的就像野史里说的那样好吗?
《我的两位姑母――珍妃、瑾妃》,里面提到,珍妃聪明伶俐,宫廷礼仪一学就会,因此替皇后主持继嗣典礼――和其实和该文作者所要说的,慈禧讨厌珍妃是相违背的。试想,在慈禧操纵政府的当时,她不点头,珍妃如何能僭越?更何况,对手还是慈禧的亲侄女,一个慈禧想用来拴住光绪的人。所以,只可能是,慈禧开始十分喜欢珍妃,是后来,珍妃是所为叫慈禧生了厌恶――比如照相。慈禧自己是十分喜欢照相的,但是珍妃偏偏挑在甲午失利,慈禧厌恶洋人的时候来照相,被杖责,只能怪她不识时务了。 而至于珍妃如何帮助光绪变法――变法的问题究竟谁是谁非,太复杂,这里就不讨论了。值得一提的,是“殉难”,有不少资料记载,珍妃在殉难时,开始很“视死如归”,但一见慈禧当真要杀她,立刻就害怕了,哀求起来。怕死,人之常情也。不怪她。只不过,一些野史里把她说成大义凛然,自己跳下井去的,未免附会。的 无论如何,在演绎历史时,静芬和珍妃的待遇完全不公道。究其原因,其实浅薄――
苏青在《论红颜薄命》里说:“悲剧的主角总拣美丽动人的女子来当,始能骗取观众的同情,赚得他们不少眼泪。譬如说,剧情是一个男人弃了太太,另找情人,太太自杀了,那个饰太太的演员便该比饰情人的演员漂亮得多。于是在她自杀之后,观众才会纷纷叹息说:u2018多可怜哪!红颜薄命。u2019若是饰太太的演员太难看了呢?则观众心理便要改变,轻嘴薄舌的人们也许会说:u2018这个黄脸婆若换了我,也是不要的,死了倒干净。u2019那时这出戏便不是悲剧,而是悲喜剧了,主角是那个情人,她的恋爱几经波折,终于除去障碍,与男主角有情人成为眷属了。” 静芬就是这样一个红颜悲剧的牺牲品。 有谁知道,她在慈禧和光绪的夹缝那凄凉的后宫生活。有谁知道,袁世凯逼宫,一个国家好好亡在手里的经历。
悲剧一生
同治八年(公元1868年)的正月初十,大清最后一位皇后叶赫那拉·静芬诞生在北京东城朝阳门内芳嘉园。皇亲国戚的高贵身份注定了她非凡而又坎坷的命运。
光绪十五年正月,她被慈禧当作政治筹码被推上了令天下女子都向往的宝座,成了母仪天下,统领六宫的大清皇后。然而这却成了她寂寞后宫生涯的开始。没有丈夫的爱恋,没有姑妈的庇护,对下不敢辖制瑾、珍二妃,还要忍受同治遗妃的白眼。
静芬作了20年有名无实的皇后。
20年,岂是流星般转瞬即逝的瞬间?那是一个女孩子血与泪的祭祀,20年葬送了她最宝贵也最美好的青春,有谁看见过她华丽凤冠下的苦涩眼泪,又有谁理解她牺牲了大好年华而换来的却是如同活寡一样的皇后地位?20年的皇后生活竟不如民间妇人过的幸福自在。可静芬从未抱怨,只是一个人默默的忍受命运的安排,偷偷擦掉不经意流下的泪水。
可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命运始终不肯放过这个已到中年的可怜女人。
光绪三十四年,两宫相继宾天,慈禧将风雨飘摇的大清交给静芬,把这样一付沉重的担子压在了她瘦弱的肩膀上。
然而,谁也不可能阻止历史的前进。大清灭亡的必然早已注定。
宣统退位两年后,年仅47岁的静芬怀着对祖宗的愧疚,对幼帝的自责,抱憾的离开了她不该再眷恋的人世。她短暂的人生是一幕彻头彻尾的悲剧。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没有美丽的容貌,没有丈夫的喜爱,没有子女绕膝的天伦之乐,没有复兴大清的丰功伟绩……
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女人,至今仍然得不到公正的评价,她还要背着后人对她的误解与讽刺甚至是谩骂。说她相貌丑陋,说她骄横跋扈,说她一味出卖自己的丈夫,说她只会打小报告,说她依仗慈禧欺压珍妃,说她与太监私通……这个不幸的女人,为什么死后还得不到应有的解脱?
影视作品
电视作品雪 梨 饰(《满清十三皇朝之危城争霸》)
梁丹妮 饰(《戊戌风云》)
姜 楠 饰(《走向共和》)
宁 静 饰(《梧桐相思雨》)
华 夏 饰(《十三格格》)
桑 桑 饰(《苍穹之昴》)
王 春 饰(《庚子风云》)
梁月辉 饰(《末代皇帝》)
吴珏瑾饰(《武昌首义》)
燕 子 饰(《德龄公主》)
陈 炜饰(《慈禧西行》)
周 卿饰(《辛亥革命》)
电影作品范冰冰饰(《建党伟业》)
莫 愁 饰(《西太后与珍妃》)
林 静 饰(《清宫秘史》)
凌 波饰(《倾国倾城》《瀛台泣血》)
龚丽君饰(《大太监李莲英》)
李 晟 饰(《第一大总统》(原名《国父孙中山》))
陈 冲 饰(《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