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鹰的个人简介
90年代初期,马一鹰以他的黑陶作品《印象》系列被陶艺界称为“开中国现代陶艺先河之经典作”,使他一直以来成为中国陶艺圈重要艺术家之一。2000年以后经历炼、沉修他开始进行影像、影像陶艺的探索与油画创作,从而进入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度。
当代中国抽象艺术家
马一鹰(原名马鹰),1968年出生于湖南邵阳。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艺系 。现工作与生活主要在深圳。职业:自由艺术家。现为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家,中国流艺术家,著名艺术策展人。
90年代初期,马一鹰以他的黑陶作品《印象》系列被陶艺界称为“开中国现代陶艺先河之经典作”,使他一直以来成为中国陶艺圈重要艺术家之一。2000年以后经历练、沉修他开始进行影像、影像陶艺的探索与油画创作,从而进入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度。2009年起他自觉地肩负起“让中国抽象艺术真正崛起”之使命,并为之付出诸多实际性推进行动。
作品与收藏
作品有油画《飘逝的庄园》 系列,陶艺《新印象》系列、《印象》系列、《无极》系列、《混沌·洪荒·图腾》系列、《此·彼》系列、《沌》系列、《无·有》系列、《禅·界》系列、《旖·娜》系列、《神·人》系列等 。
收藏机构:美国加州亚太艺术博物馆、新加坡艺术博物馆、意大利FUXIN画廊、上海新波画廊、上海苏河现代艺术馆、上海精文美术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可创艺苑、深圳美术馆、深圳何香凝美术馆、深圳雕塑院、湖南千年时间当代艺术中心等。
出版与著录含合著
出版有:《马一鹰黑陶艺术》、《中国陶瓷艺术图典》、《中国今日陶艺》、《清华大学美院24人陶艺作品集》、《未来指向·当代艺术家》、《2000清华大学国际陶艺邀请展作品集》、《第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展作品集》等。个展
2006 “新波画廊”(上海)
2000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列室(北京)
2000 可创艺苑(北京)
1998 深圳美术馆(深圳)
入展、邀请展与联展
2011 中国抽象艺术巡展(杭州站/上海站/长沙站/北京站)
2011 世界华人抽象艺术提名展(北京)
2011 全球华人抽象艺术家作品展(合肥)
2010 “重识历史”――大型艺术理论研讨&作品展(合肥)
2010 中国实力艺术家作品展(合肥)
2009 中国当代抽象艺术邀请展(北京)
2009 状态·中国当代艺术展(南京)
2007 德国汉堡中德艺术家联展(德国)
2007 意大利博罗尼亚艺术博览会(意大利)
2007 北京画廊博览会(北京)
2007 意大利FUXIN画廊开幕展(上海)
2006 荷兰艺术博览会(荷兰)
2005 “互象”(上海苏河现代艺术馆)
2005 “喻体与镜像”(北京新锐艺术计划)
2002 “中国当代美术家”(上海精文美术馆)
2001 “第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展”(北京)
2001 “重新洗牌”(深圳雕塑院)
2000 清华大学国际陶艺邀请展(北京)
1999 “上河美术馆收藏展”(深圳何香凝美术馆)
1992 哈尔滨联展(韩国)
1992 香港新一代陶艺展(香港)
1992 “首届广州艺术双年展”(广州)
1992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巡回展”(沈阳、上海、广州等)
1991 “我不与塞尚玩牌――中国前卫艺术展”(美国加州亚太艺术博物馆)
各方评论含艺术家、批评家与策展人
黑陶有悠久的历史,绵延千载的齐鲁文化曾孕育了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也许是这份溯古之情吸引了他,也许是黑陶所具有的独特的造型语言成全了他的艺术追求。马一鹰选择了黑陶,选择了赖以表达他的艺术思想和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的媒介。于是,单纯与丰富、冷峻与热情、精密与豪放、严谨与洒脱以强弱、虚实、缓急、动静的形式感去寻求新的和谐。
面对细腻的陶土,作者找到了它的力度、含蓄、神秘与庄严。这种材料与作者之间的共鸣,使他摆脱了材质和技巧的限制,所表现的不再是单纯的立体空间的组合和构造,而是自然与心意相交融,对心灵和生命的召唤。
――何燕明(中央工艺美院创办人之一、《装饰》原主编)
90年代初期,马一鹰以他的黑陶作品《印象》系列,被陶艺界称为“开中国现代陶艺先河之经典作”,使他一直以来成为中国陶艺圈重要艺术家之一。2000年以后经历炼、沉修他开始进行“实验陶艺”的探索与油画创作,从而进入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度。
宇宙蕴含着无穷的奥秘;几千年来,人类的探索永无最终的答案。而马一鹰的陶艺视野和思想似乎是涉入到他所理解的宇宙流变与演化。也许这样说有些夸大,但是从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一种对宇宙神秘性的关爱,他用杜撰的宗教符号,结合刻线的扭曲与流动、泥片的凹凸与展平,象信徒一样地宣泄成他自己的宇宙图式,且努力地试图用陶这一材料进行重组、嫁接、调配、交错,形成与众不同的表现手法去体现宇宙恢宏、博大、空渺、神秘的幻境。从而开辟了属于他自己的陶艺道路,并愈走愈坚定。
――陈进海(清华美院陶艺系主任)
马一鹰近作的境像让我联想到前面所描述的状态,一种人类毁灭后的废墟和荒场的气氛。在荒场中深埋着人间的喜剧和悲剧,也隐藏着人间说不清道不明的悲叹和忧伤。在他作品的境像里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化为乌有,留给我们的只有灵魂中的永恒的记忆。但愿我所描述的马一鹰作品中表现的境像不会成为现实,只是他想象中的一个虚空的梦。
――马克·汉格布勒(纽约籍多媒体艺术家、策展人)
我以为人的境界有高低、大小之分,一个从不去思考、追问宇宙是什么,不去追问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灵魂是不会升华的;要想有高境界的艺术,首先要有高境界的人;但愿 马一鹰能进入到一个高的境界,创作出更多高境界的作品,象一个虔诚的艺术信徒,充满激情地从此岸走向彼岸;不断地追问,不断地感悟。 ――岛子
马一鹰近期的系列作品统称为《飘逝的记忆》。这个标题所激发出来的审美意识既可是具象的,也可是抽象的,还可是意象的;其实在审美过程中由于意识和想象力的偏向或移情作用,往往在观想过程中抽象可转化为具象,具象和抽象也可转化为意象;三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和沟通的屏障,审美过程是意识自由驰骋于天地之间,物质与精神之间,抽象与具象、意象之间的状态过程。
正因为如此,马一鹰的作品作为观想的起点,中间也就孕含着不确切的、随意想而生的丰富性。飘逝,是一个很诗意的动态过程,这动态既可是物态的运动,也可是精神的灵动;既可表达人类历史长河的流淌,也可表达神秘的时空感;既可是具象地飘逝,也可是抽象、意象地飘逝,真可谓一沙中见大千世界……
《飘逝》系列作品的构成元素主要是点和线,颜色则是单纯的黑色和灰色,选择点和线来做扭结、旋转、运动构成。马一鹰可能是想表达一种对人类文化美好事物的眷恋情结及逝去的无奈情怀,这旋转有时象龙卷风卷抱天地万物呼啸而去,有时似狂风扫过、落英满地、簌萧凋零,有时如欢乐的阵风吹奏天籁之音,有时若微风轻轻吹过、万事万物随风飘逝……
线条在马一鹰的作品里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视觉形象,更多的是一种情意的载体;线条的绵延如时间带着眷恋和伤感而去;线条由近向远延伸消失、意味着人间美好的一切转入无限的空间之中。
――贾方舟
我觉得马一鹰的油画属于带超现实主义感觉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具象隐藏于抽象之中,强调力量与动感、充满飘逸与激情,时而奔放、时而静谧、时而剧烈变形、扭曲和夸张。儿时模糊的记忆,狂放张扬与深邃神秘完美结合地以抽象的形式表达出来,在那一片幽深里,尘世的浮躁与无常消除殆尽,凡间的焦虑与挣扎渐渐远离。孔子在两千年前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马一鹰的画我能感觉到他对历史变迁中人文景观的关注同时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永恒的矛盾和冲突,以及这种矛盾和冲突所揭示出来的文化、艺术与人生的意义。他通过现代与过去之间建立一种断裂和隔离的方法,让我们进入一个与现在无关的过去世界之中去体悟和感受时光流变、人心不古的矛盾。席勒曾说过,艺术家有两种:现实主义艺术家和浪漫主义艺术家,前者只关注和描绘现实本身,因为现实已很完美;后者则不一样,现实充满的苦难和缺陷让他们失望和痛苦,也使他们觉得过去更美好,所以他们总是愿意回忆、怀念、表达和描绘过去那个美好的世界,沉迷其中并流露出伤感的情绪。我想在此意义上说,马一鹰是一个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的艺术家。
――邹跃进
马一鹰擅用单色。
近期作品趋于无形,走向成熟。
我很喜欢!
越纯粹越好。
他大概很喜欢水墨画,有浓厚的中国山水情结、情境。
早在90年时的单色作品就大有董源意境。
――李津
初识马一鹰是在90年冬呼家楼李津画室,而见到油画《飘逝的庄园》系列却是今年年初,我感受到的是一种独特的奇美之源,是红黑群青之色彩组合?是大胆、独特的构图形式?是传统与现代的鬼斧糅合?是现实与梦幻的穿越、转换?看惯了当代比较热烈乃至于热闹的作品可能感受至深的是他的那种安静祥和之美,很轻的叹息和隐痛,更多的是过度的自恋及膜拜,把当时小小的庄园表现得如天堂般完美,《飘逝的庄园》系列8之后画家一改已往的较具象的描画升华到意象之层面,在沿用一贯自我、大气、唯美、高远、奇幻的画风基础上加入更多的情感与精神元素,使作品更从表现的至美上升到触动灵魂的高度,朦胧恍惚、或有或无、疑幻疑真之间感受到千丝万缕、层层缠绕、时又汹涌而至的情絮。
――方力钧
马一鹰的作品,画面作品感很强,完整度不错。具有强烈的爆发力。标题文学化。
――尹朝阳
我感觉马一鹰的作品主要是向内的关照,从观念到形式可以看到是受西方的抽象表现主义和传统中国绘画的意象性影响;他试图在这两个传统中找到一些新的空间,并且他的作品中有一定的叙事性,我看到了这种有意思的实践和变化。
――张小涛
在中国抽象艺术的诸多探索中,马一鹰等人的创作无疑深具潜质。马一鹰的作品既无民粹主义和空洞的宇宙意象,亦无明显的形而上学痕迹,而是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灵性。马一鹰的作品是中国抽象艺术逆境突围的临界状态,堪称是真正后现代艺术之雏形。马一鹰抽象绘画的空间感和精神深度,使中国抽象艺术超越赵无极等老一辈抽象艺术具备了可能。
――张羿
最近在欣赏马一鹰的作品,的确有一些感想;比如在欣赏赵无极具有东方精神的抽象作品时(主要是指后期的作品),像是置身于太空俯视大地的景观,一如站在精神的顶端观看中国的宋元山水内核,是在一种静态下的观看;而马一鹰的《飘逝》系列作品则是一种动态的中国景观,如同游移旋转在时空隧道间的中国山水的幻影;抽象表现主义大师波洛克的出现,由于他创作表现的形式(滴彩加行为轨迹),决定了他作品图式的局限性,正如弗朗西斯·培根所说∶“我始终认为抽象主义表达的范围十分有限,不论你如何去创造,去破坏,最后它又退化为装饰的形式”(但波洛克是唯一的,永远的大师);马一鹰抽象作品一些东方元素的浮现,更多对中国符号废墟般的定义,更多是一种安塞姆·基弗式的阐述――是多种意义的复合,历史、文化、宗教…… ――江浩
从画面的视觉形式所引出的精神、情感联想方面看,马一鹰的《飘逝》系列作品是把我们从动带入静,即由纷繁复杂呈剧烈旋转运动状的线条向心凝聚,最后产生一个老子所谓的动复归于静的状态;这种状态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是非物质的;既是抽象的,更是意象的。
马一鹰与赵无极、刘国松等都是用抽象的形式来追求意境表现;这种意境表现往往带有强烈的传统美学中的诗的意象。换句话说,赵无极、刘国松、马一鹰等的作品在追求画面形式语言创新的同时还是表现出对传统美学意境的眷恋,他们的思维表达过程还是意在笔先的。
――萧也
媒体报道含转载
综合网媒:
阿里巴巴、百度文库、凤凰网、人民网、搜狐、腾讯、网易、新华网、新浪、优酷、中国广播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网、中国新闻网、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央日报网路报(台湾)等。
艺术网媒:
Art-Ba-Ba中国当代艺术社区、ART218·中国美术学院、北京文艺网、博宝艺术网、东方视觉、今日艺术网、99艺术网、世纪在线中国艺术网、视觉天下、搜艺搜、艺术导报、艺术国际、艺术中国、雅昌艺术网、中国当代艺术联盟、卓克艺术网、中国当代艺术数据库、中国雕塑网、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资讯网等。
综合纸媒:
人民日报、长沙晚报、潇湘晨报、杭州日报、浙江日报、《新视线》、《新周刊》、《周末画报》等
专业纸媒:《Hi艺术》、《画廊》、《画刊》、《新视觉》、《艺术财经》、《艺术在线》等。
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杭州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浙江经视等。
电台:
浙江经济广播电台、浙江电台城市之声、FM106.1长沙交通音乐广播等。
近期演讲与交流
中国当前抽象艺术的发展状况
――延伸话题: 亚洲文化对美国现当代艺术的影响与推动 主讲:马一鹰时间:2011年6月9日13∶30
地点: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地点西区逸夫艺术楼一楼报告厅118
主办:宁波大学科技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宁波市富华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协办:新库房艺术品、宁波名筑设计、《3W》时尚创意杂志、香港羽天设计、宁波市名恒设备物资有限公司、尚境设计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来到这里与大家畅谈抽象艺术,不知大家对抽象艺术感不感兴趣?了解抽象艺术有多少?其实在贵校〔设计艺术学院〕畅谈抽象艺术是很有意思、很有意义的,因为大家都说抽象艺术是设计之源、设计之母,二者之间大有渊源、传承和发展的关系;更何况抽象艺术在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早已成为一种主流艺术、普及艺术;美国早在二十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把抽象画树立成世界上最优秀的画派,确立成美国的国画;巴黎从事抽象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远比写实艺术家多,公共空间悬挂的艺术作品几乎都是抽象艺术作品〔除了教堂、法院等特殊场合必须悬挂古典写实作品〕。
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和上述情况比起来恐怕相距甚远,但是近几年呈迅猛发展趋势;所以我今天和大家一起来畅谈一下中国当前抽象艺术的发展状况,目的在于以点到面的普及与推进,但愿能通过大家、通过和大家一起努力,促进抽象艺术的发展、繁荣。
我首先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历程:
导言
抽象艺术,在西方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来说,整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历史都可以归结为一部抽象艺术的发展和演变史。
即使在世界美术史上抽象艺术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它滥觞于19世纪末,确立于20世纪初,盛极于20世纪40年代。
抽象艺术并不是一个画派、一种风格,而是一种思潮;一场扩展以至改变人们视觉经验和艺术观念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革命。
在西方艺术史上堪与抽象艺术媲美的唯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运动。
“蓝色骑士”组织对中国现代艺术/抽象艺术的影响
在距今已近一百年前的1911年,45岁的俄籍画家康定斯基和一些志趣相投的画家,从慕尼黑保守的艺术家协会中分离出来,成立了历史上著名的“蓝色骑士”组织;在同年还撰写了《关于艺术的精神》一文〔被认为是现代艺术的理论经典〕;这一系列事件爆发在欧州那片被保守的艺术贵族们统治了上千年的艺术领地上,毫无疑问是一场类似于十二级地震式的艺术革命。
“蓝色骑士”组织成立之时的中国,正处于中西文化相冲撞相交融的激荡年代。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中国画坛,也经受着中西相融、新旧交替的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