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洛娃

时间:2023-12-30 02:08:57编辑:小历

穆洛娃的个人简介

俄罗斯女小提琴家,就学于莫斯科音乐学院,科岗的学生,1980和1982年先后赢得芬兰西贝柳斯比赛和柴科夫斯基国际比赛第一名。1983年和指挥家乔达尼亚趁到芬兰举行独奏音乐会之际,到美国使馆要求政治避难,后又移居奥地利。穆洛娃的第一张唱片录于1985年,曲目是西贝柳斯和柴科夫斯基的协奏曲,这以后,她录制的唱片一张比一张好,几乎张张精彩。她的演奏,洋溢着难得的高贵气质,节奏、分句、层次,都处理得极为精致,她最有质量的作品是布拉姆斯、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的协奏曲。

名师高徒

穆洛娃于1959年出生在俄罗斯莫斯科的近郊区。她3岁开始学习小提琴,9岁进入莫斯科中央音乐学校,后升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在学琴过程中她曾师从过两位名家,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前苏联小提琴大师列奥尼德·科冈,另一位是目前在世界上名气极盛的小提琴教育家,前苏联小提琴大师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弟子布朗教授。

个人成就

穆洛娃本人具有着很高的音乐天赋,是一位小提琴演奏方面的奇才,她在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就开始名扬世界,1975年在波兰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第一名,1981年在芬兰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再获第一名,(我国的胡坤获此次比赛的第五名)1982年又在前苏联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得小提琴比赛的冠军,从而一举轰动了国际乐坛。

1983年,穆洛娃离开前苏联来到西方,此后成为国际上知名的职业演奏家,若干年后,她与郑京和、穆特、美岛丽、丽拉等人一起,被世人誉为20世纪后期最杰出的女小提琴演奏家。

职业生涯

在几十年的演奏生涯中,穆洛娃先后与众多的指挥大师合作举行过音乐会,其中包括阿巴多、马里纳、小泽征尔、加迪纳等。作为一位走红世界的小提琴奇女,她是菲利浦唱片公司旗下的专属演奏家,她为这家唱片公司录制了许多优秀的唱片,其中一些经典名片曾多次获得过世界唱片大奖。这张422332-2唱片是她于1988年录制的,当时的穆洛娃可谓大红大紫、如日中天,她的演奏技巧令人惊叹,演奏风格别致迷人,西方评论家们将她看作是俄罗斯小提琴演奏学派的最新、最典型的继承人。在这张唱片中,穆洛娃演奏的是两首相当“小提琴化”的标准协奏曲。帕格尼尼的《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其技巧之艰难、音乐之美妙为人所共知。当年穆洛娃的老师科冈就是演奏这一作品的世界名家,科冈演奏的这首协奏曲气宇轩昂、荡气回肠,在许多方面至今未有出其右者,而穆洛娃演奏的这首协奏曲与她老师科冈的演绎几乎同出一辙,听得出来,穆洛娃在这方面的确获得了科冈大师的真传,她的演奏不仅版本与老师的相同,而且在精神气质和技术细节上也与老师颇为相似。在当时,穆洛娃也许存在着对老师高超技艺崇拜般的模仿因素,但我感到其中最主要的并不是模仿而是继承。现今的小提家们,像科冈那样具有大刀阔斧、刚劲朴实风格的人实在不多,而穆洛娃则不然,她将老师在小提琴演奏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个性全面地继承下来。在这首协奏曲中,穆洛娃以科冈式的发音赋予了作品宏大的音量和宽厚的音色,同时以质朴的客观性处理,给予了作品以真实完美的诠释。

演奏特色

穆洛娃的演奏的确不凡,第一乐章中的第一主题奏得坚毅、挺拔和自信,所有的音(包括大量的三度双音和难度极大的音程大跳)都交代得干净利索而又充实饱满;第二主题的歌唱性旋律奏得温暖异常,表现出了内心丰厚的情感;展开部的技巧性段落奏得既华丽流畅又结实丰满,不似有些人那样花里胡哨、华而不实。华彩乐段穆洛娃同样选择了难度极大的EmileSauret版,(与科冈相同)但她的演奏较科冈更为紧凑、更为华丽。第二乐章,穆洛娃仍然延续了科冈式的大线条、宽气息的歌唱性表现手法,以饱满的运弓奏出坚厚通透的音色,同时配以激动浓郁的揉弦,实实在在地赋予了音乐以真挚的抒情性和浪漫情调。乐章结尾时从G弦高把位小字二组b到一把位小字组b的两个音,她依旧采用了与科冈相一致的强力度下滑音奏法,继续保持了“科冈门下”独特的风格。第三乐章穆洛娃奏得同样无可挑剔,精彩的抛弓、干净的左手运指、清晰的双泛音,这些艰难的技巧她都完成得轻松自如、游刃有余。更值得羡慕的是,她的演奏始终像弹簧一般充满力量和韧劲儿,声音光彩明亮而富有金属感,这些特征同样是“科冈风格”的再次体现。

帕格尼尼第一

总之,穆洛娃的“帕格尼尼第一”奏得相当精彩,其突出的特点是质朴、扎实和光彩。她的演奏与阿卡多相比要现实、庄重许多,打个比方,假使将阿卡多的演奏比作潇洒随意地朗诵一首浪漫诗篇的话,那么穆洛娃的演奏就像在做着一次精彩的正式演讲,然而如果人们有兴回头审视的话,便会发现数十年前的科冈又未尝不是如此呢?本片收录的第二首作品是维厄当的《a小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维厄当一生创作了很多首小提琴协奏曲,但多数都属于技术训练型的“学生协奏曲”,唯有这首第五协奏曲在技术和音乐方面都相当成熟,因此它便成为现代音乐会中最常被人演奏的维厄当的作品。穆洛娃演奏的这首协奏曲与上一首帕格尼尼的协奏曲同样出色,这首不长的单乐章协奏曲,穆洛娃演奏得相当自然和紧凑。与前一首协奏曲一样,她在演奏中仍然体现出了科冈式的直率与坦诚,全曲演奏得精彩自如、一气呵成。在演奏中,她以纯正亮丽的音色、真切质朴的抒情性和流畅华丽的技巧,为人们勾划出了一幅鲜活生动的音乐画面。过去此曲我听得最多的是海菲茨的演奏,现在回过头来听穆洛娃的演奏,感到她当然无法与海菲茨那无与伦比的神韵相比。但其可贵之处就是朴实和坦荡,她能够在一种循规蹈矩的范围内赋予作品以新颖的生机。有趣的是,这一特点正好与她在与“镜花水月”爵士小组一起演奏时的风格大相径庭。穆洛娃作为科冈的大弟子,其演奏风格和精神气质均带有着浓厚的“师门色彩”。为此,西方人士送给穆洛娃一个“冰美人”的绰号,对于这种说法,穆洛娃曾坦言他们必是受了“科冈弟子”这一思维定式的影响。其实穆洛娃的演奏是外冷内热,情感充沛,并从不失女性演奏家之妩媚个性。她的演奏的确很像科冈,但这种相像只是一种风格与精神的继承,而属于穆洛娃本人的特色,才是她演奏艺术中最为光彩的部分。

继承发展

她的演奏十分丰富,时而外柔内刚、时而外刚内柔,时而坚毅挺拔、时而儒雅清淡,她虽是科冈的嫡派传人,但在风格上却有着许多发展和变化,譬如,她的“大刀阔斧”就显得比科冈略微含蓄理智,而她的声音除了饱满宏大以外,还多了几分细腻的甜蜜感,这与科冈那种略带“傻气”的直率声音有着明显的区别。由此看来,穆洛娃是在她老师科冈的风格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从而真正建立起了属于她自己的穆洛娃风格,即今天人们所听到的“穆洛娃之声”。

上一篇:罗摩克里希纳

下一篇:马科斯(墨西哥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