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悠的个人简介
马悠(Josef Margraf),德国生态学家,博士。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生活工作了13年,担任中德合作《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恢复和保护项目》德方项目组长6年,成立了天籽生物多样性发展中心,坚持致力于当地热带雨林的修复和再造工作。2010年1 月26日,马悠因心脏病突发病逝于家中,其妻子李F果协同两个女儿李林妲、李宛妲将继续他的事业,直到雨林重新站立起来的那天。
生平经历
马悠出生在德国慕尼黑旁一个传统的天主教小镇,贵族大公的后裔,父亲是纳粹。从18岁开始为德国的环保领袖开车,人生观开始建立,与他同时代成长的一批人,后来拯救了德国的生态环境。
在斯图加特的霍恩海姆大学(1815年印尼坦博腊火山喷发,火山灰令全球陷入一片黑暗,全球粮食产量锐减,人们陷入了严重的饥荒之中,为此霍恩海姆大学于1818年成立,开创了农业的科学研究,至今在欧洲农业大学综合科研实力仍然排名第一),他拿到了生态学的硕士和热带农业学的博士学位,随后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科学书籍出版公司。
从1989年开始,他在菲律宾创建了群落式雨林再造模式(Rainforestaion),被称为“雨林再造之父”,改写了菲律宾的国策和林学院教材,并于1997年获菲律宾政府总统奖。当年菲律宾的Leyte岛屿雨林再造经过近20年的建设,得到欧盟的最佳评估,成为生物多样性雨林种植模式的样板。1997年,老马受德国政府的委派来到中国,担任中德政府间合作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恢复和保护项目"专家组组长达6年,为中国的云南西双版纳和海南地区仅存的热带雨林保护和修复做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全面设计和启动了欧盟和联合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资金总额高达5100万欧元的生物多样性援华项目《中国西部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之后,辞去欧盟专家官员身份,与中国妻子李F果在西双版纳创立天籽生物多样性发展中心。2005年,引进中德科技部联合研究项目“生命景观系统LILAC”,终生致力于中国热带雨林的保护和修复。对世界的生态修复事业产生了持续的绿色影响力。
1953年4月3日 出生于德国慕尼黑,
1980年 毕业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获生物学和生态学硕士
1985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获热带农业生态学博士。
1984年-1989年 创建德国业内闻名的MARGRAF科学出版社,专门出版德国政府、高等学府及国际组织专业论著。
1989年-1999年 菲律宾、德国政府援助菲律宾生态系统管理项目,任德国技术合作公司专家组组长。
1999年-2002年 中国云南,中德政府间合作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恢复与保护项目,任德国技术合作公司专家组组长。
2000年,与夫人李F果将一片湄公河畔橡胶林改造为再造雨林样板湄公山庄,并将天籽总部设立于此。之后,创建6平方公里的布朗山天籽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恢复重建西双版纳区域兰花生境和山地雨林生物多样性。(生命景观系统LILAC)
2002年-2004年 中国北京,欧盟驻华使馆,项目专家,设计并组织实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帮助中国与各大国际组织UNPD、IUCN、FAO、WWF、WB及欧洲各国政府间在生态保护领域开展合作。
2004年至今 中国西双版纳,自由顾问,为各国际组织提供咨询和顾问服务。
2007年 任亚行生物多样性廊道项目顾问。
2008年 为GTZ任中国山地农业生物多样性项目评估专家。联合国粮农组织湿地大会特聘发言人。
2009年在普洱茶原产地戮力推动有机生物多样性茶园改造和全面建设。与法国路易威登集团研发机构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和其旗下的娇兰形成长期合作伙伴,建立全球最大的兰花研究平台。
理念
老马是个积极的怀疑者,他最恐惧的事情是无知地死去。年轻时,他对天主教提出了诸多疑问;年老后,他怀疑阿波罗登月和“9.11”事件的真实性。他总是相信这个世界是被一个隐形的利益集团所操控,他们是一群白人至上主义者,渴望创造一个单一族系的世界。
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他开始对自己所负责的机构和相关的系统提出质疑。他一次次地参与各种国际学术大会,衣着光鲜的人们总是讨论着拯救地球的议题,大笔的金钱被投入,可现实中的情况却变得越来越糟,这让他失望透顶,他决定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