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康平的个人简介
画家罗伯特·康平(R.Campin约1378-1444年)也被称作佛莱蒙大师。我们无法确知他的真实姓名,也不了解他的生平事迹,但他的作品却流传下来。罗伯特·康平(佛莱蒙大师)的代表作是《麦洛德祭坛画》,这是一幅三叶祭坛画,大约作于1425年,在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穿透画面的空间感,一种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这在尼德兰绘画中实属首创。画幅中间描绘的是受胎告知的内容,两旁左幅是捐助人的像,右幅是木匠约瑟在做鼠夹。作者背景
1420年到1450年间, 尼德兰绘画不论是在技法、形式、构图还是题材上,都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从早期尼德兰大师康平、 扬·凡·艾克和 罗吉尔·凡·德尔·维登三人的画作中,不仅可以看到精湛的 油画技巧和赏心悦目的色泽,还可以发现构图中形式配合主题呈现强烈的造型意识,其中构图动机的多元变化最为令人叫绝。三位大师的作品不但内容丰富,画中还蕴藏着深奥的哲理,以至于构图中总是弥漫着一股神秘的信息。
康平和凡·艾克曾经是 勃艮第公爵宫廷中的画家,对于当时流行与勃艮第的雕刻风格自然是耳濡目染,他们也深受意大利十四世纪绘画的感召,因此在人体造型上均凸显着庞大而厚重的体积感和量感。
作品赏析
《梅洛雷祭坛画》罗伯特·康平,《梅洛雷祭坛画》,油画,中叶《 天使报喜 》64cm·63cm,侧叶64cm·27cm,1425-1435年左右,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画家以 圣母之家的前庭、起居室和工作室三个相邻的空间为场景,将三个画面联系在一起,以同时异地的叙述手法,陈述天使进入起居室向圣母报孕的当时,供养人夫妇也尾随其后跪在左侧叶的门口朝拜圣母,约瑟夫则在右侧叶的邻室中辛勤地做木工。在《梅洛雷祭坛画》中叶的圣母和天使上, 即可看到画家蓄意利用尖锐不规则的衣褶线条破坏人体上下连贯的动线,而让画中人物呈现向外挺出画面的强烈立体感和坚实的力量。
由于画家还没有完全科学地掌握 透视学,画中的透视显得有些夸张,似乎在向前倾斜,不太稳定。此外,我们还能看到画家的态度,他对每一个细节似乎都不放过,尽力把它们表现得结实清楚,人物带有一种雕刻感。中间那幅主画,作者把天使和圣母安放在一个普通市民式的家庭中,室内陈设画得非常精细,窗外街景也是当时城市风光的写照,将宗教题材大大世俗化了。画家罗伯·康平(佛莱蒙大师)这时已开始使用油彩作画。
《耶稣诞生》罗伯特·康平,《耶稣诞生》,油画,85.7cmX72cm,1425年左右,法国第戎博物馆。
这幅画作的内容是《新约圣经》中,圣母在马厩中诞下耶稣后,牧羊人和东方三位国王来朝拜耶稣的故事,是这一时期常见的绘画题材。康平在《耶稣诞生》这幅画作中,安排三个牧羊人从马厩门窗外向内探视初生的圣婴耶稣,充分地发挥了想象力,开启构图空间的流畅性。窗景构图也成为画派的传统,并在17世纪被 维米尔发扬到了极致 。
《壁炉遮屏前的圣母》罗伯特·康平,《壁炉遮屏前的圣母》,油画,63.5cmX49cm,1425年左右, 英国国家美术馆。
十五世纪上半叶尼德兰绘画兴起了窗景的题材,室内的构中经常安插一面镜子,通过窗口可以看到户外的景色。窗框犹如画框一样,窗外的景色便是一幅风景画。在这幅《壁炉遮屏前的圣母》中,康平便启用了窗景的构图,利用窗外显示的城墙、城内和后面的城市远景,让人知道圣母之家位于城外高地上面。当然,也通过城市的主教堂来映射圣母,兼又作天主之城的象征 。
《赛伦祭坛画》罗伯特·康平,《赛伦祭坛画》,油画,60cmX94cm,1420-1425年左右,英国伦敦可陶德学院画廊。
15世纪上半叶,当尼德兰地区兴起以油画颜料绘制折页祭坛画时,画家便开始注意起各叶面间构图题材和内容的连贯性。这幅《赛伦祭坛画》左叶部分表现的是耶稣圣体被卸下后的十字架以及供养人,中叶则是埋葬基督,右叶表现的则是耶稣复活。在构图上,康平不仅以起伏的山丘横贯三个画面,还在左右两个侧叶的构图中,以同样的矮篱笆作为整体构图的边界,强调三页构图的一致性。此外,又以事件发生的过程为顺序,将卸下圣体、埋葬基督、基督复活三个事件按照时间顺序分别绘制在左、中、右叶中。这种构图也出现在康平其他画作中。
《卸下圣体》残存局部与《赛伦祭坛画》大约同时制作的《卸下圣体》,如今仅存右叶《十字架上的盗贼》情节中的局部,但是通过后世画家模仿康平构图所绘制的祭坛画仍可看到康平原作的布局。
仿康平的这幅《卸下圣体》现藏于英国利物浦沃克美术馆 (Liverpool,Walker Art Gallery)。在这幅仿制品中,以山坡的起伏线互相连贯画面,并且将骷髅山上钉刑的现场切割成三个画面,中叶是《卸下圣体》的场面,两个十字架上的盗贼分别置于左右侧叶。这样一来,整座祭坛画便在空间上达到了统一的效果。
《圣母的订婚仪式》康平《圣母的订婚仪式》 康平,《圣母的订婚仪式》,油画,78cmX90cm,1420年之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康平在这幅画作中,已经开始通过构图来表现时间和空间的观念。画作中左边圆拱集中式的建筑象征旧约时代,并以土耳其装束的群众代表犹太人。右边尚未完成的哥特式建筑象征着正在进行中的新约时代,参与订婚仪式的群众则是当时尼德兰地区服装的人,代表新约时代的子民。 在这里,画家借用宗教典故暗喻时事的意向非常清楚。犹太教徒因不承认基督为救世主而出卖基督,一向被视为愚昧喝和狡猾的表征;15世纪也恰逢土耳其人大举入侵西欧的年代,因此画家在构图中,以土耳其人比喻犹太人,而将尼德兰人自诩为新约中受眷宠的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