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公的个人简介
鲁国公,是周朝时期诸侯国鲁国的国君。鲁国本是侯国,但自第二位国君开始称公,鲁国一共34位国公。鲁国公,又是中国古代一等公爵。历朝可考者65人。其中出名的有宇文邕、宇文S、刘文静、颜真卿、冯道、曹彬、史弥远、蔡京、赵葵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程咬金不是鲁国公,而是卢国公。
鲁国国君
鲁国,中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为 姬姓, 侯爵,首任国君为 周武王的弟弟 周公之子 伯禽。
西周初年周公辅佐天子 周成王东征灭掉了伙同 武庚叛乱的 奄国,分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故土,建立鲁国,国都为曲阜,疆域在 泰山以南,今山东省南部。
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主,自第二位国君开始称公,历时800年左右。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鲁国为 楚考烈王所灭。
序 称号国君本名在位年数在位年份出身与关系资料出处1鲁侯 伯禽伯禽46年前1043年-前997年周公(谥号文,也称周文公)之子《史记?鲁世家》2鲁考公酋 《世本》名就 邹诞本作遒4年前996年-前993年鲁伯禽之子《史记?鲁世家》3鲁炀公熙 一作怡6年(史记) 16年(汉书)前992年-前987年鲁伯禽之子,鲁考公之弟《史记?鲁世家》 《汉书?律历志》4鲁幽公宰 《世本》名圉14年前986年-前973年鲁炀公之子《史记?鲁世家》5鲁魏公 《世本》作魏微公沸 《世本》名沸其50年前973年-前924年鲁炀公之子,鲁幽公之弟《史记?鲁世家》6鲁厉公擢 《世本》名翟37年前923年-前887年鲁魏公之子《史记?鲁世家》7鲁献公具32年(史记) 50年(汉书)前886年-前855年鲁魏公之子,鲁厉公之弟《史记?鲁世家》 《汉书?律历志》8鲁真公 《汉书》作鲁慎公濞 《世本》名挚、鼻30年前854年-前825年(史记鲁世家) 前855年-前826年(史记十二诸侯表)鲁献公之子《史记?鲁世家》 《汉书?律历志》9鲁武公敖9年(史记?鲁世家) 10年(史记?十二诸侯表) 2年(汉书)前824年-前816年(史记鲁世家) 前825年-前816年(史记十二诸侯表)鲁献公之子,鲁真公之弟《史记?鲁世家》 《汉书?律历志》10鲁懿公戏9年前815年-前807年鲁武公之子《史记?鲁世家》11鲁废公御11年前806年-前796年鲁武公之孙,括之子《史记?鲁世家》12鲁孝公称27年 (沿用伯御纪年)前795年-前769年鲁武公之子,鲁懿公之弟《史记?鲁世家》13鲁惠公弗湟 《世本》名弗皇 《史记年表》名弗生46年前768年-前723年鲁孝公之子《史记.鲁世家》14鲁隐公息 《世本》名息姑11年前722年-前712年鲁惠公之子《史记?鲁世家》15鲁桓公允18年前711年-前694年鲁惠公之子,鲁隐公之弟《史记?鲁世家》16鲁庄公同32年前693年-前662年鲁桓公之子《史记.鲁世家》17鲁」 《春秋》作鲁闵公启 《史记》避讳作开2年前661年-前660年鲁庄公之子《史记?鲁世家》 《春秋左传》18鲁公 《春秋》作 鲁僖公申33年前659年-前627年鲁庄公之子,鲁」《史记?鲁世家》 《春秋左传》19鲁文公兴18年前626年-前609年鲁厘公之子《史记?鲁世家》20鲁宣公馁 一作倭18年前608年-前591年鲁文公之子《史记.鲁世家》21鲁成公黑肱 一作黑股18年前590年-前573年鲁宣公之子《史记?鲁世家》22鲁襄公午31年前572年-前542年鲁成公之子《史记?鲁世家》23鲁废公野3月前542年六月至九月鲁襄公之子《史记?鲁世家》24鲁昭公稠 一作 《世本》名稠32年前541年-前510年鲁襄公之子,野之弟《史记?鲁世家》25鲁定公宋15年前509年――前495年鲁襄公之子,鲁昭公之弟《史记?鲁世家》26鲁哀公将 《世本》名蒋27年(杨宽、史记?鲁世家) 28(史记?六国表)前494年――前468年(杨宽) 前494年――前467年(史记)鲁定公之子《史记?鲁世家》27鲁悼公宁31年(杨宽) 37年(史记)前467年――前437年(杨宽) 前466年――前429年(史记)鲁哀公之子《史记?鲁世家》 《战国史料编年辑证》28鲁元公嘉21年前436年――前416年(杨宽) 前428年――前408年(史记)鲁悼公之子《史记?鲁世家》 《战国史料编年辑证》29鲁穆公显33年前415年――前383年(杨宽) 前407年――前376年(史记)鲁元公之子《史记?鲁世家》 《战国史料编年辑证》30鲁共公 《纪年》为鲁恭侯奋30年(杨宽) 22年(史记?鲁世家) 23年(史记?六国表)前382年――前353年(杨宽) 前375年――前353年(史记)鲁穆公之子《史记?鲁世家》 《战国史料编年辑证》31鲁康公屯9年前352年――前344年(杨宽) 前352年――前344年(史记)鲁共公之子《史记?鲁世家》 《战国史料编年辑证》32鲁景公]21年(杨宽) 29年(史记)前343年――前323年(杨宽) 前343年――前315年(史记)鲁康公之子《史记?鲁世家》 《战国史料编年辑证》33鲁平公叔20年(杨宽) 22年(史记)前322年――前303年(杨宽) 前314年――前296年(史记)鲁景公之子《史记?鲁世家》 《战国史料编年辑证》34鲁文公 《世本》为鲁」 《汉书》为鲁缗公贾23年前302年――前280年(杨宽) 前295年――前273年(史记)鲁平公之子《史记?鲁世家》35鲁顷公仇24年前279年――前256年(杨宽) 前272年――前249年(史记)鲁文公之子《史记?鲁世家》 《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北周鲁国公
宇文邕北周武帝 宇文邕(543年D578年),字祢罗突, 鲜卑族, 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北周文帝 宇文泰第四子,北周孝闵帝 宇文觉和北周明帝 宇文毓异母弟,母 文宣皇后叱奴氏, 南北朝时期 北周第三位皇帝,560年―578年在位。578年,宇文邕率军分五道讨伐 突厥,未出发即病死,时年仅36岁, 谥号武皇帝, 庙号高祖。
宇文邕十二岁时,被封为辅城郡公。孝闵帝元年(557年),孝闵帝 宇文觉受禅登基,建立北周,拜宇文邕为大将军,出镇同州。同年九月,大冢宰 宇文护废孝闵帝,拥立明帝 宇文毓继位。十二月十六日,迁任宇文邕为柱国,授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 武成元年(559年),入朝担任 大司空、治御正,进封为鲁国公,兼任宗师。
武成二年(560年)四月, 宇文护派人毒死明帝,立17岁的宇文邕为帝,是为周武帝。
宇文S北周宣帝 宇文S(559年-580年),字乾伯,北周武帝 宇文邕长子,母 李娥姿,南北朝时期北周第四位皇帝,578年D579年在位。
宇文S初封鲁国公, 建德元年(572年)成为 皇太子,曾率军西征 吐谷浑。 宣政元年(578年)即位,年号大成。在位期间北周国势日渐衰落。
大象元年(579年)禅位于长子宇文衍,自称天元皇帝,但仍掌控朝权。次年病逝,时年二十二岁,谥号宣皇帝,葬于定陵。
隋朝鲁国公
虞庆则虞庆则(?―597年), 北周、 隋朝名臣,京兆栎阳人。其家族先祖本姓鱼。虞庆则起家北周任中外府行参军,在北周历任仪同、开府大将军,并州总管府长史,石州总管,政令严整。
隋朝时,开皇二年(582年)抗击突厥 沙钵略可汗入侵。开皇四年(584年)出使突厥,分裂东西突厥,削弱突厥实力,为隋朝经略突厥立下汗马功劳,封鲁国公当时为隋初“四贵”之一。开皇十七年(597年),征讨岭南李贤叛乱时,因妻弟 赵什柱诬告谋反被杀。
元文都元文都(?-618年), 北魏宗室,安昌郡公 元则之子。个性耿直,明辩有器干。 北周时曾为右侍上士。后在隋朝,历任内史舍人、尚书左丞、太府卿等职,颇有能名, 隋炀帝继位后,拜御史大夫,在当时受到信任。
617年,元文都等人推越王杨侗为帝。任内史令、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左骁卫大将军、摄右翊卫将军、鲁国公等官职,倍受重用。
后,因王世充势大,元文都等人密谋除去王世充,事泄,满门被杀。
唐朝鲁国公
刘文静刘文静(568年-619年),字肇仁,京兆 武功县人,唐朝宰相、开国功臣。
刘文静原为晋阳令,后联络 裴寂与 李世民,协助李渊起兵反隋,并奉命出使突厥。李渊起兵后,刘文静随军南下,击败 桑显和、俘获 屈突通。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刘文静出任纳言,成为宰相,后随李世民平定西秦 薛仁杲,任户部尚书、陕东道行台左仆射、鲁国公。
武德二年(619年),刘文静与裴寂产生隔阂,并于酒后狂言,被小妾告发谋反。 唐高祖听信裴寂谗言,将刘文静杀死,抄没其家。
刘树义刘树义,刘文静之子。贞观三年,唐太宗追复刘文静官爵,以子刘树义袭封鲁国公,许尚公主。后与其兄刘树艺怨其父被戮,又谋反,伏诛。
武克己武克己,武则天的五代祖先。后魏散骑常侍。武则天登基后,追封鲁国公,谥曰靖。后又追封为太原王。
李李,延王 李玢次子,唐玄宗李隆基之孙,封鲁国公。
祝钦明祝钦明,字文思。神龙元年(705年) 中宗即位,擢拜国子祭酒、 同中书门下三品,加位银青 光禄大夫,历刑部、礼部二尚书,兼修国史,仍旧参知政事,累封鲁国公,食实封三百户。
王抟王抟,唐末大臣, 唐昭宗在位时,出任宰相。他是 武则天时宰相 王方庆的第八世孙、肃宗时宰相 王_的曾孙。
乾宁初年( 公元894年),进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董昌被诛后, 王抟出任威胜节度使。未行,加检校尚书右仆射、浙东浙西 宣抚使。此时,浙东、浙西为割据势力 钱B势力范围, 王抟再拜 门下侍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度支。 唐昭宗建谪后,拜其为 右仆射,迁 司空,封 鲁国公。
孔纬孔纬(约830-895),字化文。曲阜(今属山东)人。 孔子第40代孙,唐代僖宗、 昭宗两朝宰相。光启二年(886)拜相,后加司徒,封鲁国公;被贬又拜相,卒于相位,赠 太尉。
韦玄俨韦玄俨,韦后之父,唐中宗复位,封鲁国公、特进、并州大都督。
韦温韦温(?-710年),唐朝外戚大臣,唐中宗朝宰相, 韦皇后堂兄。父韦玄俨, 许州刺史。
神龙中,累迁礼部尚书,封鲁国公。 景龙三年,迁太子少保、 同中书门下三品,遥授扬州大都督。既居荣要,熏灼朝野,时人比之武氏。唐中宗驾崩,韦温总知内外兵马,守援宫掖。 李隆基发动政变,韦氏宗族无少长皆死。
颜真卿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 颜师古五世从孙、 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杰出的书法家。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曾四次被任命为 监察御史,迁 殿中侍御史。因受权臣 杨国忠排斥,被贬为平原太守,人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起义军对抗叛军。 唐肃宗即位后,拜 工部尚书兼 御史大夫,为河北 招讨使。至 凤翔,授宪部尚书,后迁御史大夫。 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 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兴元元年(784年),遭宰相 卢杞陷害,被遣往叛将 李希烈部晓谕,凛然拒贼,终被缢杀。
《唐书》没记载颜真卿封或追封鲁国公,但是《明史 卷一百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则记载:颜伯玮,名瑰,以字行,庐陵人。唐鲁国公真卿后。
徐圆朗徐圆朗(?D623年),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大业十三年(617年),起兵反隋,攻占东平(今山东鄂城东),分兵略地,有众二万余人。后附 李密。李密败,降 王世充。王世充败,降唐,封鲁国公。 武德四年(621年), 窦建德牺牲后,他与窦建德旧部共推 刘黑闼再起。旋据地自称鲁王。 武德六年(623年),与刘黑闼先后败死。
五代鲁国公
赵延寿赵延寿,本姓刘,卢龙节度使 赵德钧养子。
初仕后唐,尚 后唐明宗兴天公主,为汴州司马,迁汝州刺史,历河阳、宋州节度使;入为上将军,充宣徽使,迁枢密使,镇守徐州。 长兴三年,加 同平章事,出为宣武、忠武两镇节度使,封鲁国公。
后晋 天福元年,为契丹所获,投降。
冯道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人,五代宰相。
冯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 后唐庄宗、 后唐明宗、 后唐闵帝、 后唐末帝、 后晋高祖、 后晋出帝、 后汉高祖、 后汉隐帝、 后周太祖、 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间还向 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四月,冯道病逝,追封瀛王,谥号文懿。
冯道任过的官职很多:
将仕郎、朝议郎、朝散大夫、银青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特进、开府仪同三司。职自幽州节度巡官、河东节度巡官、掌书记,再为翰林学士,改授端明殿学士、集贤殿大学士、太微宫使,再为宏文馆大学士,又充诸道盐铁转运使、南郊大礼使、明宗皇帝晋高祖皇帝山陵使,再授定国军节度、同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一为长春宫使,又授武胜军节度、邓随均房等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官自摄幽府参军、试大理评事、检校尚书祠部郎中兼侍御史、检校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太师、兼侍中,又授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正官自行台中书舍人,再为户部侍郎,转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再为门下侍郎、刑部吏部尚书、右仆射,三为司空,两在中书,一守本官,又授司徒、兼侍中,赐私门十六戟,又授太尉、兼侍中,又授戎太傅,又授汉太师。
冯道获得的爵位也不少:
爵自开国男至开国公、鲁国公,再封秦国公、梁国公、燕国公、齐国公。食邑自三百户至一万一千户,食实封自一百户至一千八百户。勋自柱国至上柱国。功臣名自经邦致理翊赞功臣至守正崇德保邦致理功臣、安时处顺守义崇静功臣、崇仁保德宁邦翊圣功臣。
李守贞李守贞,河中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加守太傅、鲁国公。后来与 赵思绾、 王景崇反叛,据 潼关被推为 秦王, 后汉隐帝令枢密使 郭威讨之,他兵败自焚。
侯益侯益(885年―965年),山西平遥人,历经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北宋的将领。
后汉时,封鲁国公;后周时封楚国公、齐国公。
和凝和凝(898-955年),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
后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进士。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
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
杨信杨信(杨承信), 杨光远之子,北宋名将 杨业之父。后 汉隐帝时期,杨信先后任安州节度使、~州节度使、并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杞国公、韩国公、鲁国公。
安审晖安审晖(890-952),字明远, 安审琦之兄。后周时期,拜太子太师致仕,封鲁国公。
孙晟孙晟,初名孙凤,又名孙忌,好学有文辞,尤长于诗。然口吃不能道寒暄。曾当过道士。后为南唐官员,出使后周时被后周世宗柴荣所杀。南唐元宗 李Z赠鲁国公。
孙鲁孙鲁,孙晟之子。孙晟出使后周死节后, 南唐元宗李Z赐其名孙鲁,嗣封鲁国公。
王承休王承休,太监,前蜀天雄节度使,封鲁国公。
宋朝鲁国公
赵栩赵栩,宋徽宗 赵佶第七子。初授镇洮军节度使、检校 太尉,封 鲁国公。大观二年,改授彰武军节度使,加 开府仪同三司,封安康郡王,政和中,授检校 太保,改 荆南、 清海军节度使,进封济王。靖康元年,授护国、宁海军节度使,迁太傅。靖康之难时,被俘虏。
赵宗肃赵宗肃,商恭靖王 赵元份孙,信安郡王 赵允宁子,封鲁国公。死后,赠镇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北海郡王。
赵仲先赵仲先,信安郡王 赵允宁孙,北海郡王 赵宗肃子。仲先嗣鲁国公。徽宗即位,宁远军节度使、鲁国公仲先改封商国公。
曹彬曹彬(931年-999年),字国华,北宋开国名将,在北宋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封鲁国公。咸平二年(999年)六月,去世,终年六十九岁,追赠中书令,追封济阳郡王,赠谥号为武惠,配享太祖庙庭。
后来因为孙女是宋仁宗的 慈圣光献皇后,先后追封冀王、鲁王、唐王、商王、汉王、夏王、周王。
范质范质(911年―964年),字文素,大名宗城人。五代后周时期至北宋初年宰相。
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病危,临终托孤,命范质为顾命大臣,辅佐七岁的恭帝 柴宗训。封为萧国公。宋乾德元年(963年),封范质为鲁国公。
乾德二年(964年)正月,与王溥、魏仁浦同日罢相。九月,去世追赠中书令。著有《范鲁公集》、《五代通录》等。
蔡京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北宋末,太学生 陈东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 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 潭州。
曾封嘉国公、魏国公、楚国公、陈国公、鲁国公。
史弥远史弥远(1164年―1233年),字同叔。 南宋中期权相、右仆射 史浩之子。
宝庆三年,史弥远被封为 鲁国公, 绍定六年,食邑 千户,封会稽郡王。死后,追封卫王,谥忠献。
安丙安丙(1148年―1221年12月4日),字子文,号晶然山叟。 南宋大将。
淳熙五年(1178年),安丙登 进士第,历知 大安军,有惠政。“ 武兴之变”时,与 杨巨源、 李好义等诛杀叛乱的 吴曦,旋害杨巨源等以专功。获授四川 宣抚使,累迁 资政殿大学士、四川制置大使兼 兴元府知府。迁知潭州。嘉定十二年(1219年),红巾贼 张福等叛,四川大震,安丙再任四川 宣抚使,擒斩张福,进 少保。嘉定十三年(1220年),联合西夏发动“秦巩之役”,终师老无功。
嘉定十四年(1221年),安丙去世,年七十四,赠少师、鲁国公。端平二年(1235年),谥忠定。后世将其宅邸加以保护至今,名 褒先寺。
赵葵赵葵(1186年9月4日-1266年12月24日),字南仲,号信庵,又号庸斋。 南宋抗金 儒将、画家、诗人。京湖制置使 赵方次子、知静江府 赵范之弟。
赵葵早年随父抗金,于 宋宁宗 嘉定年间与金军战于枣阳、邓州、蕲州等地,以功授 承务郎、知 枣阳军。历官 庐州 通判、将作 监丞、知 滁州等职。
绍定四年(1231年),擒斩叛将 李全,升福州 观察使、左骁卫上将军。其后授淮东制置使兼知 扬州。
端平元年(1234年),任京西、河北路制置使等职,出师北伐,收复三京,旋即大败于 蒙古,降授 兵部侍郎、淮东制置使。连知扬州、潭州、福州等地。
淳v七年(1247年),除 枢密使兼 参知政事,督事江淮京西湖北军马。寻知 建康府、江东安抚使。
淳v九年(1249年),授 光禄大夫、 右相兼枢密使,封信国公,赵葵四次上表坚辞。累迁至两淮 宣抚使、 少傅。
景定元年(1260年),授命担任两淮宣抚使、判扬州,进升封为鲁国公。
咸淳二年(1266年),以 少师、武安 节度使致仕,进封冀国公。同年逝于 小孤山舟中,年八十一,追赠 太傅,谥号“忠靖”。
陈康伯陈康伯(1097年― 1165年4月10日)字长卿,一字安侯,南宋大臣,抗金宰相。历官高宗 参知政事、 右相、 左相、孝宗枢密使、左相兼枢密使。南宋时期 金兵南下侵宋,陈康伯力主抗金,危难之际,他迎眷属入临安,荐 虞允文参谋军事,在采石大败金兵。
宋高宗曾称赞陈康伯“静重明敏,一语不妄发,真宰相也。”宝庆二年(1226年), 理宗图其像于昭勋阁,为 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赠太师、鲁国公、谥文恭,配享孝宗庙庭。
王超王超(951年―1012年),北宋大将。官至建雄军节度使、知青州,卒赠侍中。后加赠尚书令,追封鲁国公,谥:武康。
王德用王德用(979年―1057年4月3日),字元辅鲁国公 王超之子。十七岁时随父出击 李继迁,担任先锋,屡败敌军。于仁宗朝曾两度任枢密使,封鲁国公。嘉v二年(1057年),王德用病逝,享年七十九岁。赠太尉、中书令,谥武恭。
曾公亮曾公亮(999年-1078年2月27日),字明仲,号乐正。北宋著名政治家、军火家、思想家。仁宗 天圣二年进士,仕仁宗、 英宗、神宗三朝,历官知县、知州,知府、 知制诰、 翰林学士、 端明殿学士, 参知政事, 枢密使和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封兖国公, 鲁国公,卒赠 太师、 中书令,配享英宗庙廷,赐谥宣靖。为 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曹利用曹利用(?―1029年),字用之,北宋大臣、将领。官至宰相, 澶渊之盟签订时宋朝的代表。封韩国公,改封鲁国公。后上吊自杀。
吕公著吕公著(1018年―1089年3月17日),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学者,太尉 吕夷简第三子。
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新法而出任颍州知州,后召入朝,历翰林学士承旨、端明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等职。
元丰八年(1085年), 宋哲宗即位,拜尚书右丞。元v元年(1086年),拜门下侍O,进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 司马光同心辅政。司马光死后,吕公著独自当政。元v三年(1088年),吕公著恳辞相位,升任司空、平章军国重事。元v四年(1089年),吕公著逝世,享年七十二岁,哲宗亲临致祭,赠太师、申国公,谥正献。
宋高宗建炎四年,追封吕公著鲁国公。
乔行简乔行简(1156―1241)字寿朋。 南宋大臣。 宋光宗 绍熙年间进士, 宋理宗时曾任 参知政事,兼同知 枢密院事、进知枢密院事、 右丞相、 左丞相,晚年至 平章军国重事,并被封为鲁国公。
叔梁纥叔梁纥(公元前622年--公元前549年),祖籍宋国, 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的父亲。70岁时生 孔子。他人品出众,博学多才, 能文善武,曾官陬邑 大夫。与鲁国名将狄弥、孟氏家臣秦堇父合称“鲁国三虎将”。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追封鲁国公,其妻颜氏为鲁国太夫人。
辽国鲁国公
韩延徽韩延徽(882年―959年),字藏明。辽国的开国功臣, 耶律阿保机身边的主要谋士。辽太宗 耶律德光时期,韩延徽被封为鲁国公。
赵延寿赵延寿(? - 948年),本姓刘,后为卢龙节度使 赵德钧养子。
初仕后唐,尚 后唐明宗兴天公主,为汴州司马,迁汝州刺史,历河阳、宋州节度使;入为上将军,充宣徽使,迁枢密使,镇守徐州。 长兴三年,加 同平章事,出为宣武、忠武两镇节度使。
后晋 天福元年,为契丹所获,出任幽州节度使,迁 枢密使,兼政事令,清泰初,加鲁国公。十二年,授中京留守、大丞相。 天禄二年,卒。
萧德萧德,字特末隐,楮特部人。清宁元年,迁同知北院枢密使,封鲁国公。 重元之乱,推锋力战,斩涅鲁古首以献,论功封汉王。咸雍初,加尚父,致仕。卒,年七十二。
金国鲁国公
蒲察石家奴蒲察石家奴,复姓 蒲察。 金熙宗时封兰陵郡王。除东京留守,以病致仕。卒,年六十三,加赠郧王。正隆夺王爵,封鲁国公。
徒单抄徒单抄,金显宗 完颜允恭的 孝懿皇后徒单氏的曾祖父。追赠司空、鲁国公。
张浩张浩,(1102―1163),字浩然, 高句丽族人,本姓高,东明王之后。他历仕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世宗五朝,官至尚书令。他在海陵王和世宗统治时期,任宰相十余年,是金代较为重要的历史人物。
太宗天会八年(1130年),赐 进士及第,授秘书郎。先后受命修宫室、定朝仪、“管勾御前文字”。熙宗时,由户、工、礼三部侍郎升为礼部尚书,参与“详定内外仪式”,在熙宗时的一系列改革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1149年,海陵王杀熙宗自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在镇压女真贵族的同时,他大批任用汉人、契丹人和 渤海人。张浩也受到海陵王的重用。海陵王夺取帝位后,召张浩为户部尚书,拜参知政事。天德二年(1150年)十一月,进拜 尚书左丞。贞元元年(1153年)三月,进拜 平章政事,二年二月,拜 尚书右丞兼 中书令,三年二月,又进拜 左丞相兼侍中。 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废中书、门下两省,只存 尚书省。六年七月,张浩以左丞相进为太傅、 尚书令、司徒。封潞王、蜀王、 鲁国公、 秦国公、南阳郡王。
元朝鲁国公
按摊出按摊出,晋王内史,金紫光禄大夫、鲁国公。
买住买住,湖广平章、鲁国公、大司农。
伯都伯都, 元忙兀部人。泰安王 博罗欢之子。历任御史中丞、平章政事、御史大夫等职。卒。赠银谓荣禄大夫、江浙行省左丞相、上柱国,追封鲁国公,谥元献。
别里哥帖木儿别里哥帖木儿,硕德之子, 大蒙古国成吉思汗手下骁将、开国功臣 木华黎的后代。卒,年三十三,赠河南行省中书平章政事,追封鲁国公。
不忽木不忽木(1255年-1300年),康里人。又名时用,字用臣。元世祖侍从燕真之子,不忽木跟 王恂、 许衡学习儒学,历仕 元世祖、 元成宗两朝,官居中书平章政事、昭文馆大学士。后为平章军国事,行御史中丞。他汉化较深,主张兴建学校,重视儒学,反对任用敛财之臣 阿合马、 桑哥等。
大德四年(1300年),不忽木逝世,时年四十六岁。 元武宗时期,追赠为纯诚佐理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公,谥号为文贞。
赵世延赵世延(1260~1336),元礼店文州蒙古汉军西番军民元帅府元帅,梁国公 赵国宝之子,秦国公 按竺迩之孙。封鲁国公、凉国公。至正二年,赠世忠执法佐运翊亮功臣、太保、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追封鲁国公,谥文忠。
严实严实(1181~1240),字武叔,本金国臣子,多次击退蒙古大军的进攻。后来投降,从蒙古军攻南宋,有功。
中统二年,追封实为鲁国公,谥武惠。
商挺商挺(1209―1288) 元散曲家,字孟卿,一作梦卿,号左山老人。蒙古 元宪宗三年(1253)入侍 忽必烈于潜邪,遣为京兆宣抚司郎中,就迁副使。至元元年(1264)入京拜参知政事。六年同签枢密院事,八年升副使。九年出为安西王相。十六年生事罢。二十年复枢密副使,以疾免。卒后,赠推诚协谋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公,谥文定。
敬俨敬俨,字威卿。死后,赠翰林学士承旨、光禄大夫、柱国,封鲁国公,谥文忠。
陈思谦陈思谦,字景让, 陈祜之孙。死后,赠宣猷秉宪佐治功臣、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柱国,追封鲁国公,谥通敏。
樊执敬樊执敬(?―1352),字时中。1352年, 徐寿辉部将项普攻杭州,死节,赠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柱国,追封鲁国公,谥忠烈。
王构王构(1245-1310年),字肯堂,号安野。死后,赠大司徒,追封鲁国公,谥文肃。有文集三十卷。
高高,字彦解。死后,赠推诚协亮功臣、太傅、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公,谥庄僖。
张九思张九思,字子有。死后,追封鲁国公,赠推诚翊亮功臣、太傅、上柱国,谥惠献。
姚枢姚枢(1201年―1278年) 元初政治家、理学家。字公茂,号雪斋、敬斋。元成宗即位后,加赠嘉猷程世旧学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鲁国公。
姚炜姚炜, 姚枢之子。历任 河南行省左丞、 陕西行省中丞。储庆使、司储庆使。储政院储政使、平章政事等职。卒,赠推忠秉德佐治功臣、光禄大夫、河南行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鲁国公,谥文忠。
博果密博果密,死后,赠太傅,追封鲁国公,谥文贞。
文学作品中的鲁国公
程咬金,史书记载他先封宿国公,再封卢国公。从没封过鲁国公。鲁国公只见于文学作品,怀疑是“卢国公”所改。比如史书中的胡国公秦叔宝,在文学作品中则成了护国公。
程咬金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程咬金,后更名程知节,字义贞,唐朝开国大将,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隋末天下大乱,程咬金先后入 瓦岗军、投 王世充、降唐。随太宗破 宋金刚,擒 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国公。预 玄武门之变,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史。
麟德二年去世,追赠为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于昭陵。谥曰襄。其事迹常见于各种文学作品。
《说唐全传》第六十四回 四王洒血紫金关 高祖庆功麒麟阁:
朕闻有功必赏,尔诸将勤劳王事,赤心报国,今幸班师,宜享太平。所有开国功勋,今当一一敕封:恩臣秦琼,临潼救驾,佐朕扫平宇内,特封护国并肩王;天下都督大元帅、赐双锏、专打奸佞,尉迟恭单鞭救主,封为鄂国公,赐鞭先打后奏;徐茂公封英国公;程咬金封鲁国公;魏征授兵部尚书;朱登复姓伍,,封开国公;苏定方封锡国公;马三保、段志贤、殷开山、刘洪基、尤俊达五将,皆封为国公;其余众将,亦皆封总兵;故罗成赠越国公;故刘文静赠太子太傅,建麒麟阁,表扬诸将功勋,钦此。
程铁牛程铁牛,出自《隋唐英雄》中的人物,原型是 程处默,鲁国公 程咬金的大儿子,和父亲一样大智若愚,学会了父亲的家传三板斧,能耐不出众但是福运极好,也是第二代鲁国公。曾和程咬金打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征西凉时,曾智擒西凉太子纥纥骨,杀死西凉王。 侯君集谋反时,曾火烧侯军粮草,救出 李世民。在 吴王李恪围攻长安时,及时救驾,被封为鲁王。
程千忠程千忠,程铁牛之子,《薛丁山征西》中有其戏份,第三代鲁国公。
程越虎程越虎,程咬金之曾孙,程铁牛之孙,程千忠之子。大智若愚,武功不行,和太爷爷一样是一个福将,在新唐郡救下薛刚二娘子披霞,第四代鲁国公、花面太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