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孟杰的个人简介
穆孟杰,男,汉族,1965年生,视力残疾,河北省邢台平乡县人,现河北省平乡县特教学校校长。2006年“感动河北”年度人物,2007年,穆孟杰入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2008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2009年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2012年被省文明委命名为“河北省时代楷模”。
重要事件
事迹
1999年,倾其所有外加借贷,投资125万元,在东辛寨村建起占地15亩的平乡县特教学校,免费招收盲童,7年中培养150多位残障儿童成为有用之才。
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凤凰卫视等20多家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2006年被评为“感动河北”年度人物,2007年当选“感动中国” 候选人。
一个盲人,生活自立就不易了,为啥办特教学校?
―――“我就是盲人自立的活教材。把经验传授给他们,会改变多少家庭啊!”
如果不是双目失明,穆孟杰还是很“帅”的。
幼时的他,是个聪明活泼、招人喜爱的小男孩。不幸的是,4岁那年,他患上了视神经萎缩,虽然家里到处求医问药,7岁时,他还是双目完全失明。
可穆孟杰是个不服输、有倔劲的人。13岁那年,他开始离家闯荡,四处拜师学艺,学会了按摩针灸、吹拉弹唱。他从一个村子走到另一个村子,说书卖唱、给人看病,十几年漂泊磨砺,竟也挣下了一份小康家业,给父母盖了房、打了井。直到1995年,他才领着媳妇和儿子回到了老家,在村里扎下根。
没想到,安稳了没多久,穆孟杰做出了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创办一所专门招收盲人的特教学校。
妻子曹清香说啥也不同意:一个盲人,生活自立就不易了,还办啥特教学校?
穆孟杰理解妻子的担心,可他却始终放不下办学的念头。
他忘不了,自己失明后,只能整天窝在家里,吃饭得有人端、上厕所得有人领、常把衣服反着穿、走路不敢迈大步。那时候,常听爹娘长吁短叹:“俺们老了,你可咋办呀……”
他忘不了,他闹着要上学,父亲领他到了学校,恳求老师收下,学校却说什么也不收。学校没人懂盲文,教不了,爷儿俩只好悻悻而回。
他忘不了,12岁上他和几个伙伴儿一起放羊,由于看不见,自家的羊窜到麦地里啃了麦苗,结果被生产队长骂“眼看不见啥也干不了”。
他忘不了,那年他正在外流浪学艺,听说保定盲人学校招生,考试合格后可以入学,便兴冲冲地报了名,并且考试成绩合格。可学校告知要交600元的学费,每月还要掏18块钱的生活费,他一下子傻了眼。也就是那时候,他发誓挣钱了说啥也要办个盲校,让没钱上学的农村盲孩子都有学上。
妻子不同意办学,穆孟杰不急,只是一逮着机会就向她念叨:“盲人只有拥有一技之长,才不会是家庭的累赘、社会的包袱。我就是盲人自立的活教材。把经验传授给他们,会改变多少家庭啊!”曹清香见拗不过他,只好答应先在家里招几个盲童试试。
1997年春,经多方打听动员,穆孟杰把附近村的三个盲童领进了自己的家门,与他们同吃一锅饭,同住一个院,教他们用筷子吃饭、在盲杖的辅助下听声音辨方向安全地走路、教他们学吹拉弹唱……半年后,三个孩子有了显著进步,不仅掌握了用筷、穿衣、叠被、走路等生活自理能力,还学会了简单的盲文拼读、弹唱等,家长们高兴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地感谢。
穆孟杰和曹清香都很高兴。穆孟杰趁机说服妻子,决心筹办正规化、上规模的特教学校。
干事儿难,盲人干点事儿更难,一个个难关是如何闯过来的?
―――“其实只要你觉得一件事儿值得做,就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再难也不觉得难。”
独自行走在平乡县特教学校的校园里,穆孟杰甚至不需要盲杖。为这里奋斗、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他实在太熟悉不过了。
1997年夏天,穆孟杰开始跑办学的手续。
取得办学资质、找办学的地方,哪一个都不是简单的事。“一个健全人想干点儿事都不容易,他一个盲人能行?”村里人议论纷纷。
可穆孟杰认准了就绝不回头。他一次次往县城跑,成了一些部门的常客,甚至连门卫都和他成了熟人。当年8月的一天傍晚,下着大雨,他从县城跑完手续后往家赶,从离家四五里地的北柴村下了车,踉踉跄跄摸索着走了一个多钟头,才回到家。其间还一个趔趄摔到了泥窝里,鼻子都摔破了。妻子心疼得直掉眼泪。他却嘿嘿一笑:“没事!这么多年走南闯北,不知摔了多少次,我早习惯了。”
手续批下来了,通过村里协调租了地,1999年9月19日,学校开始动工建设。没成想,建设过程中,材料费和工钱不断上涨,大大超出了预算,穆孟杰把自家七八十万元的家底儿全投进去不说,还欠下了一屁股外债。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年4月,学校主体工程即将完成,又因为欠了很多工程款,建筑队要撂挑子。穆孟杰只好一边给建筑队说好话,一边赶快筹钱。可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遍了,贷款也很难申请下来,他思来想去,只好向邻近各县的盲人协会求助。大伙儿一听是为盲人办好事,纷纷借款,很快解了燃眉之急。
2000年8月25日,投资125万、占地15亩的学校举办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国歌嘹亮,锣鼓铿锵,穆孟杰不禁喜极而泣。
可接下来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
由于农村家庭一般不愿为盲孩子在教育上多投钱,穆孟杰一开始走的是“以学养学”的路――― 学校既招健全学生又招盲人学生,健全学生收费,盲人学生免学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后,健全学生生源急剧减少,“以学养学”的路走不通了,学校支撑下去日益艰难。不少人劝穆孟杰:不如把盲孩子们遣散,把学校卖了或转租出去。他一度也很纠结,但想到学校刚刚有了一点成绩,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守,将学校办成了纯粹的特教学校。
来源:河北新闻网
由于学校能给的待遇低,留不住老师是个大问题。穆孟杰决定“全家总动员”。侄女穆丽飞2008年中专毕业,正愁找不着工作,穆孟杰就动员她来“帮帮忙”,这一帮就没有停下来。儿子穆华飞上高中时成绩优异,穆孟杰又反复做他的工作,让儿子报考了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也回到学校任教。
十几年了,办学过程中的坎坎坷坷,穆孟杰究竟是怎么扛过来的?面对记者的提问,他想了想,笑道:“其实只要你觉得一件事儿值得做,就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再难也不觉得难。”
使230多名盲孩子勇敢走向社会、自食其力,有啥“魔法”?
―――“看不见还不是世界上最坏的事。不能用阳光融化这些孩子心中的坚冰,才会给他们留下终生缺憾。”
走进平乡县特教学校,你会发现,每一处的设计都那么体贴入微。宿舍门前的盲道上,每隔一段路都埋着一两根略微凸出地面的铁管儿。这是为啥呢?穆孟杰解释说:“这是我自己琢磨的一种提示性标记,埋两根管儿的地方,是提示学生一旁有水龙头;一根管儿,提示马上到宿舍……只要学生踩到铁管儿,该怎么走,心里就有数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磕碰。”
或许因为自己是盲人,穆孟杰更清楚该怎样关爱学生、教育学生。
付丽梅被家人送到学校的时候,已经12岁了。可由于常年待在家里,她不但连简单的数数都不会,分不清方向、不敢走路,还不愿说话、不愿和老师同学接触,非常自闭。穆孟杰清楚,盲人容易自闭,尤其是半路失明的孩子。如果不用阳光驱走她心灵的黑暗,她就不能迈出自立自强的第一步。于是,他给付丽梅单独安排教学计划、亲自任教。“小灶”吃了近一年,付丽梅终于能和其他同学一起上课了。“看不见还不是世界上最坏的事。不能用阳光融化这些孩子心中的坚冰,才会给他们留下终生缺憾。”穆孟杰经常这样开导老师们。他说,搞特殊教育,不但要有耐心,还要付出十足的爱心。
到特教学校任教之初,穆华飞踌躇满志。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情况比自己预料的要复杂得多。在常人看来非常简单的事儿,对盲人来说竟是那么难学。他开始没了耐心,烦躁不安。“走,我去上课,你瞧着。”穆孟杰没有批评他,而是选择了给他做示范。穆华飞没有想到,爸爸上课时是那么平和慈祥,那种表情是他们兄妹都很少见到的。爸爸不厌其烦地讲,学生一遍学不会他讲两遍,两遍不行三遍,语气始终那么平和,甚至学生自己都烦了,他却还说“没事,咱歇一会儿再学”。穆华飞终于找到了自己和父亲的差距:父亲对盲人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而自己只是停留在了尽职尽责上。
正是这份发自内心的爱,重新鼓起了一个个盲孩子希望的风帆。
南和县的崔海水,在14岁那年因意外导致双眼视网膜脱落而失明。这巨大的打击,让他一时难以接受,整天躺在家里,一句话也不说,有时还会突然嚎啕大哭。看着孩子痛苦的样子,父母也是心如刀割,却不知道怎么办。后来,经人介绍,父母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把他送到了平乡县特教学校。没成想,仅过了一周,父亲崔章全到学校看他时,他已和同学们有说有笑了。3个月之后,海水从学校放假回家,还主动和前去探望的乡亲们搭话,让崔章全夫妇俩喜出望外。毕业后,崔海水又留校当了老师,挣了钱,娶了媳妇。崔章全夫妇激动地说:“穆校长给了海水第二次生命啊!”
变化何止一个崔海水!12年来,从这里毕业的盲人学生已有230多名。他们走向社会,自立自强,不少人打拼出了一片天地:周立良在正定老家自己开了一家按摩店,一年能挣六七万;史国忠娶了媳妇,前不久当了爸爸;史华朋取得了高级按摩师资格证,是北京一家按摩店最受欢迎的师傅……一个个学生,迎来了新的人生。
每逢春节或穆孟杰的生日,他的手机就会响个不停,来自天南海北的学生们的祝福,让他应接不暇。一些学生还相约回到学校看他。穆孟杰说,这是他最幸福的时刻,与学生们侃侃大山,再喝上几两小酒,他的心都要醉了。
盲人的一盏灯
盲童在进入学校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这时就要在教学当中打破常规,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所以穆孟杰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怎样用盲杖怎样走路地歌谣,教给他们,然后再反复地练习,一般来说半个月就能学会走路和盲杖。比如用杖歌“平活安全串云游,用杖方法记心头,一步走悬扬扇子面,二步走凤凰三点头,两边打一打,中间收一收,井坑泥水试着走,障碍事物难碰头,人多挤密,碎点稀泥,预防安全小心注意”。
教这些残疾儿童需要投入比教正常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要更多的耐心。在穆孟杰的人生字典里从来没有“屈服”这两个字,他的世界已经不再黑暗了,灵魂的光明指引他和他的盲孩子们走上了通向光明的五彩之路,而无论这条路会有多少挫折与艰难,他都将会一直坚定走下去。
2005年他又筹资数万元,建起一栋教学楼,专设残疾人职业技术免费培训。既建有律动室、语训室、体能室、职教室、微机室、图书室、光盘播放室和音乐室,是当地农村唯一一所残疾人培训学校。把学生培养成残而不废,让学生融入社会成为自尊、自强、自信、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回报社会,报效祖国,为残疾人创业,树立榜样,是穆孟杰创办学校最大的目的。
2009年他又投资100万筹建了残疾人就业技能讲习所,为残疾人就业铺平了道路。专职残疾人职业技术免费培训,让不同年龄的残疾人都能到特教学校培训学习。学成以后,将为当地老弱病残提供按摩治疗。2010年6月10日正式开业。
获得荣誉
2003年被邢台市委评为“双十佳自强先进个人”
2004年荣获“邢钢杯邢台市首届盲人说书大赛二等奖”
2006年的“感动河北”评选中当选为“感动河北十大物”
2006―2007年度被评为“平乡县宣传文化工作先进个人”
2006年被邢台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选为“邢台十大好人”
2007年被中共平乡县委人民政府授予“经济社会发展先进个人”
2007年荣获平乡县“创业精英称号”、入选为“感动中国”候选人。
2008年被选为“感动中国8300万十大新闻人物”。
2008―2009年度被邢台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
2009年度荣获邢台市第二届“盲人说书大赛一等奖”
2009年度荣获“全国自强模范” 称号
2010年度荣获“邢台好人” 称号
2010年度荣获“平乡县十大好人”
2010年度荣获邢台市第三届“盲人说书大赛一等奖”
面对诸多的荣誉,穆孟杰没有沉醉其中。他感到压力更大了,信心也十足了。为了残疾人事业更努力的去奋斗、去拼搏。正可谓,“百尺竿头与时俱进”。不为名、不为利、只为盲人争口气。不怕苦、不怕累、只为盲人不受罪。不怕黑、不怕暗、要为盲人做贡献。为了一切的残疾人,为了残疾人的一切。
平乡县特教学校里,那一排排毛白杨参天耸立,绿荫如盖。那是他创办特教学校时栽下的,已经13年了。那白杨树力争上游、百折不饶、倔强挺立的品格,不就是穆孟杰自强不息、勇于担当精神的写照吗?
穆孟杰和他的盲人学校,以大智大勇,大爱大善,担当起盲人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为盲人寻找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