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军

时间:2024-01-04 06:00:28编辑:小历

马哲军的个人简介

马哲军,男,1954年11月生,湖北大冶人。现任湖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湖北省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湖北省委委员,湖北省委决策顾问。

人物简介

马哲军,男,1954年11月生,湖北大冶人,中共党员,研究生。现任湖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湖北省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委委员,湖北省委决策顾问。

人物生平

1973年5月参加工作。历任大冶县湖塘公社知青,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丰山铜矿工人、专职团干,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员,华中农业大学教员,黄石市委党校教研室副主任(正科级),中共中央党校学员,黄石市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黄石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秘书长,荆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荆门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中共荆门市委副书记,荆门市第五届人大代表,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副校长、湖北省行政学院副院长,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湖北省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现任湖北省人大常委。

个人作品

主要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和领导科学,出版《当代领导者的影响力》、《在自由王国的入口处》等多部专著。

马哲军谈群众路线

A

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90年的光辉历程反复证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和看家本领,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

但是,进入新时期以来,我们注意到,在个别地方、个别单位和个别干部身上,密切联系群众这个党的优良传统没有得到继承和发扬,问题不断出现并越来越严重。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这一问题时曾经十分严厉地指出,一些干部素质和能力不适应,有的不愿做、不会做群众工作,有的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有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甚至与民争利、侵犯群众利益,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最近,人民论坛杂志对党的优良传统公众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53.9%的受调查者认为“党的优良传统流失状况”令人担忧;“崇尚学习”传承情况受调查者满意度最高,为68.5%;“密切联系群众”流失最严重,受调查者满意度最低,仅为35.6%。这组数字深刻地说明,在我们党内,确实有一些同志把党的群众路线丢掉了、忘记了,群众对此意见很大。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如果把党的群众路线丢掉了、忘记了,就等于主动放弃了我们党的执政优势、执政资源和优良传统。党的优良传统流失的问题就不能不引起我们忧虑、深思和反省。

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已经越来越重视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了。去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群众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与制定“十二五”规划、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做好党和国家工作并列起来进行部署,把群众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上半年,湖北省部署开展了“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共组派75111名干部、18703个工作组,下到26018个行政村,要求做到“两个全覆盖”:即工作组覆盖所有行政村,工作队员覆盖全省每个农户,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可以预见,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群众工作将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群众路线也将在一些地方和一些干部身上得到体现。这是全党和全社会都希望看到的结果。

B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一条铁的政治纪律,绝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群众路线都不能丢、不能忘。当然,在不同的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又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当前,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我认为,必须做到四个牢固树立,切实在四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在对党员干部进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教育上下工夫。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首先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

群众观点,包括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等等。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群众观的教育,使党的群众路线入脑、入心,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成为领导干部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二是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上下工夫。“一切为了群众”,是群众路线的第一要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牢记宗旨意识,认真体察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从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具体事情做起,尽心尽力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把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针对不同时期群众反映最普遍、最强烈的问题,集中力量,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使人民群众得实惠。

三是牢固树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意识,在发挥好、引导好、保护好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上下工夫。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从腰悬吊索凿出红旗渠到“大包干”契约上按下红手印,从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到“汶川一代”、“鸟巢一代”展现的公民意识,人民群众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动力之本和智慧之源。新时期,领导干部必须更加相信群众、更加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好、引导好、保护好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丰富智慧,增长才干,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四是牢固树立勤政廉政的意识,在转变工作作风、保持清正廉洁上下工夫。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放下架子、扑下身子,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地做群众工作。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坐一条“灰板凳”拉家常,实现与群众的“零距离”,在访民情、解民忧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转变工作作风。要牢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要求,加强党性修养,严格廉洁自律,绝不搞公权私用、以公谋私,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C

群众工作的理论不复杂,群众工作的语言不艰深,但是,做群众工作的学问大得很。同样是做群众工作,同样是讲一句话,讲得好,可以营造一个和谐社会;讲得不好,就有可能引发一起群体性事件。因此,领导干部,尤其是中青年干部必须学会做群众工作,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一是要把握群众工作的阶段性特征。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社情都对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群众工作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比如,在群众工作对象方面,各类新社会阶层和新社会群体不断涌现,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城乡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问题不断显现,由此直接带来了群众利益诉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比如,在群众工作环境方面,不断涌入的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无时无刻不对群众的思想观念造成冲击和影响。在一些地方,党群干群之间的矛盾与隔阂不断加深,群众认为干部不像话,干部认为群众不听话,群众不信任干部,干部不理解群众的现象增多。互联网、博客、论坛、微博等信息传播载体的迅速兴起,也使社会舆论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再比如,在群众工作主体方面,一些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表现出理念滞后、方法陈旧、能力不适等诸多问题,往往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对于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不敢大胆面对,不敢主动触及。

这些新情况、新特点给群众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领导干部只有准确把握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阶段性特征,找准自身在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努力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改进,才能切实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二是要正视群众工作的五类对象。群众工作的重要方面是沟通。沟通要有的放矢,就必须研究对象。通常说,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觉得可以把沟通的对象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新社会阶层。要问一问自己,与他们说话,你说得上去吗?你具备这样的能力吗?第二类是困难群众。要问一问自己,与他们说话,你说得下去吗?你是否了解他们的现状与过去?第三类是年轻人。要问一问自己,与他们说话,你说得进去吗?你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吗?第四类是老同志。要问一问自己,与他们说话,你是否被顶了回去?你知道他们在思考什么问题?第五类是农民群众。要问一问自己,与他们对话,你说得拢去吗?你知道他们的所盼所急吗?

三是要善用四种力量。第一,用真理的力量凝聚群众。领导干部讲的东西真正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就愿听、就能信。第二,用情感的力量感召群众。要带着真情去倾听群众呼声,带着真情去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带着真情为群众办实事。第三,用人格的力量影响群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从何而来?概括地说,就是做人要正,从政要勤,为官要廉,作风要硬。第四,用艺术的力量感染群众。领导干部要掌握沟通交流、说服教育的艺术,把哲趣、情趣和理趣融为一体,沟通交流、说服教育就会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广大群众也就会乐于接受。

D

做好群众工作的技巧有很多。比如,消除群众戒备心理的技巧、拉近群众心理距离的技巧、营造宽松心理的技巧、避免对立心理的技巧、说话的技巧、提问的技巧、倾听的技巧、肢体表达的技巧、随机应变的技巧、接受批评的技巧、挨骂的技巧,等等。这些技巧都需要领导干部在做群众工作的实践中细细揣摩和掌握。

总的说来,做群众工作,我体会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应付,昨天出现的事,今天来应付;第二种境界叫应急,今天出了事,急急忙忙来处理;第三种境界,我认为是比较高的境界,叫应对,干明天的事。事情没发生,就有应对的预案,就把做群众工作本领练就了。领导干部,尤其是中青年干部,在群众工作的过程中,不能一天到晚穷于应付、忙于应急、不会应对。只有把握群众工作规律,掌握群众工作技巧,才能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真正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之基,使党的事业长盛不衰。

上一篇:迈克尔·舒格

下一篇:马超(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