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翼飞的个人简介
龙翼飞,1959年10月出生于辽宁省,祖籍湖南。少年时代随父母工作调动先后在北京、湖北、辽宁生活和学习。
基本介绍
姓 名: 龙翼飞
任教专业: 法学-法学类
在职情况: 在职
性 别: 男
所在院系: 法学院
人物履历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教研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婚姻家庭法研究所执行所长。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法学会青少年法律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航空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任北京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市法学会民商法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法学会房地产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土地学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 研究领域:民法、商法、物权法、债与合同法、婚姻家庭法、社会保障法。
1982年7月,吉林大学法学院毕业; 1985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1985年9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助教、讲师、教授; 1991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由于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在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中贡献突出,2007年8月22日,龙翼飞荣获国家教育部授予的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生平简介
龙翼飞,1959年10月出生于辽宁省,祖籍湖南。少年时代随父母 工作调动先后在北京、湖北、辽宁生活和学习。1976年高中毕业,到农村插队务农劳动。1978年到1982年,就读于 吉林大学法律系本科,获法学 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攻读民法 专业硕士学位,获法学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1年,在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攻读民法专业硕士学位,获法学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攻读民商法专业博士学位,获 法学博士学位。1985年至今,先后为本科生, 知识产权 第二学士学位生,硕士研究生,讲授《 中国民法》、《 物权法》、《 继承法》等课程。1987年取得 律师资格。1995年在 香港城市大学作访问学者,1997年赴台湾参加法学学术交流活动。1998年赴日本参加法学学术交流活动并讲学。2000年4月至5月赴法国 马赛大学讲学,曾参加多项国家立法活动。先后为中央 领导人和部分省、 自治区、 直辖市领导干部讲授《社会保障与法制建设》,为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讲授《中国民法专题》。研究领域
民法总论、商法理论、物权法、债与合同法、婚姻家庭法、社会保障法。社会兼职
中国法学会航空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法学会 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北京市法学会 民商法研究会会长、北京市法学会 房地产法分会副会长、中国 土地法学会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务理事。另担任 中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和中国法学会组织的“四·五普法”、“五·五普法”中高级干部学法 讲师团专家;担任国家民政部、 国土资源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家顾问;担任 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顾问等。荣誉奖励
1998年12月为 中共中央政治局作法制讲座; 2000年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法制讲座; 2003年,主持的“中国 民法学”被评为北京市和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4年入选教育部 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2007年被评为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和北京市教学名师奖。代表性著作
民法案例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编合同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香港家庭法河南人民出版社
比较继承法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6月
中国财产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10月
新编合同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
社会保障与法制建设中国法制出版社
妇女权益保障法工人出版社
继承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民法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现代民商法总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婚姻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土地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机制研究对外贸易出版社
中国民法学.民法总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民法通则释义吉林人民出版社
民法案例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指定必读法律法规DD2003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配套用书律出版社2002年9月"
代表性论文: "当代中国离婚问题初探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2期
关于健全我国婚姻登记制度的法律思考法律学习与研究1990年1期与杨大文、刘素萍、龙翼飞合著
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婚姻家庭制度中国法学1989年2期与杨大文、刘素萍、龙翼飞合著
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民商法律制度建设法学家2001年4期
土地征收初论法学家2001年6期与杨一介合著
代表性项目
承担教育部基地项目《婚姻家庭法立法和理论体系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民营企业财产权保护制度研究》,韩国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项目《中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项目《社会保障法立法》,国务院外国专家局项目《引进外国智力人才法律机制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