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希融的个人简介
马希融 1933年7月生,河北唐山人。回族。河北省唐山市开滦马家沟矿地震台地震物探高级工程师,曾获得全国地震监测先进工作者。荣誉
全国地震监测先进工作者。履历
1960年毕业于北京煤炭工业学院物探专业。曾在开滦煤矿总管处地质测量处任技术员,煤炭部唐山科学院矿井地质研究室水文物探组任组长、技术员,开滦马家沟矿地测科、地震台任高级工程师。98年3月退休,5月被市地震局聘为顾问。是河北省人大第六、七、八届常委会常委。他自1975年以来,长期在第一线主持地震监测预报及科研工作。1975年主持建设唐山市第一个形变电阻率测报点;1983年引进安装交流地电阻率观测设备,居全国领先地位。经过他多年努力,逐步把马家沟矿地震台建成了综合性台站,被国家地震局定为重点台网。他严格按规范观测,不断提高质量,每年向国家、省、市、矿地震部门提供近万组数据,为分析判断地震情况提供了可靠资料,为深入研究唐山地震的孕育、发震提供了可靠数据。在国家、研究
河北省地震资料多年评比中均获优秀奖,多年被评为地震监测先进单位。
马希融以严谨的态度、坚韧的毅力献身于地震科学研究。对交流地电阻率的试验研究,获国家地震局1986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撰写的《交流电阻率方法在马家沟台试验结果》获河北省地震局1991年度科技进步四等奖。合著《1976年唐山78级地震观测资料汇编》经国家、河北省地震局审定于1980年出版。《马家沟地电阻率短临变化特征》等十余篇论著,先后在《地震》、《地震科学研究》等全国性学术刊物和全国学术会议上发表,受到好评或奖励,产生广泛影响。并曾与美、俄、朝等国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对推动地震预报的进展、丰富新兴的地震科学有一定价值。他多年潜心探索届世界难题的地震预报工作,取得可喜成果。他在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前20天,即7月6日、27日晚分别向国家地震局、河北地震局和开滦矿务局提出短临预报。做为’较好预报震例,1980年12月被日本《地震预知》引用发表,引起国内外地震专家关注。其后,对宁河、唐山东、"雷庄等十余次中强余震都作了较好的短临预报。在唐山大地震12周年之际,唐山及附近地区相继发生余震后,地震的谣言四起,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及群众生活。他根据多年的研究实践及监测资料,及时地提出在余震后2个月内不会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预报。对减轻地震的损失、稳定生产和社会秩序起到了良好效果。他作为中央特邀代表,曾4次被中央首长接见。1976年至今为河北省地震系统先进工作者,1977年被评为全国地震战线学大庆先进工作者,1989年被选为唐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0年、1995年被评为全国地震监测先进工作者。河北省民委、省委统战部授予在民族团结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先进个人称号,1994年被载入《中国少数民族专家学者辞典》。他的事迹曾先后在地方报纸、省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建设》(中外文版)、中央电视台等进行过宣传报道。
进入2010年,全球范围内接连发生7级以上地震,人类仍然面临大地震的威胁。 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5时53分,在海地地区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2月10日,海地政府确定地震死亡人数为21.7万人。中国有8名维和警察在这次地震中不幸遇难。
北京时间2010年2月27日14时34分,在智利发生8.8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智利总统巴切莱特3月3日证实,地震以及由此引发的海啸已造成799人死亡。
3月6日10时49分与11时0分,中国唐山地区连续发生3.1级与4.2级地震。参加全国两会的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两次地震,均为3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的余震活动。
地震的威胁不断拨动人类的神经。人们在最初的惶恐与惊惧后,开始直面地震,开始思考未来的应对。
“5·12”汶川地震后的第二天,中国地震局官员称“地震预报仍是世界难题”。此言不虚,精确的地震预报在全世界都没有实现。多数地震学家认同:地震不能“精确”预报。但在中国也有“成功预报”的实例。
中国地震局预测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汪成民认为,不能做到科学上的精确预报,并不妨碍在实践中作出具有减灾实效的预报。这不仅为1975年海城地震预报所证实(详见2009年9月14日《t望》新闻周刊报道《海城地震预报始末》),也在新中国地震工作实践中被至少20次的预报实例所验证。其实,这就是最早领导中国地震工作的周恩来总理倡导的事前“向人民群众打个招呼”。
第一代中国地震工作者历经40余年,紧跟地球活动的足迹,虽最终与汶川大地震擦肩而过,但他们甘做大地哨兵的精神与经年积累的经验方法,为人类应对地震的挑战,提供了宝贵的路标。
对地震预报的极端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仍然是中国地震工作者以至公众,需要规避的思想迷途,只有理性看待地震预报的可能与现实,地震科学家、政府与公众协力共进,才能为地震减灾事业的发展、为更多的生命在灾害中获得生的希望,开辟一个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