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略特

时间:2024-01-06 17:49:58编辑:小历

马略特的个人简介

马略特(Edme Mariotte,1620~1684)法国物理学家和植物生理学家。出生于法国的希尔戈尼的迪戎城,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这个城市度过的。曾任迪戎附近的圣马丁修道院的院长。他酷爱科学,对物理学有广泛的研究,进行过多种物理实验,从事力学、热学、光学等方面的研究。他有严谨的科学作风,制成过多种物理仪器,善于用实验证实和发展当时重大的科学成果,成为法国实验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正如玻意耳是伦敦皇家学会创始人之一一样,马略特是法国科学院的创建者之一,并成为该院第一批院士(1666)。1684年5月12日马略特在巴黎逝世。

人物生平

马略特在物理学上最突出的贡献是1676年发表在《气体的本性》论文中的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其体积和压强成反比。这个定律是他独立确立的,在法国常称之为马略特定律。该定律1661年被英国科学家玻意耳首先发现,而称之为玻意耳定律。但马略特明确地指出了温度不变是该定律的适用条件,定律的表述也比玻意耳的完整,实验数据也更令人信服,因此这一定律后被称为玻意耳-马略特定律。下面是马略特在论文中叙述自己的实验和结论的一段节录:“用一根40英寸长的玻璃管,将水银注入到27.5英寸高,于是管内还有12.5英寸是空气。当我将该管浸人容器的水银中1英寸时,剩下39英寸的管中只有14英寸是水银,25英寸是空气。它比原来空气膨胀了1倍。”根据重复实验得出结论:“空气的稠密程度与其负载的重量成比例是一种固定的规律或自然律。”他还预言了这个定律的各种应用,例如他指出可根据气压计的读数来计算地方的高度。他测量了很深的地下室中的水银柱高度,和坐落在巴黎高地的气象观测站中的水银柱高度,通过比较获得了用气压计估计高度的近似公式。

主要成就

流动力学方面

马略特对流体力学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并将结果写成题为《论水和其他流体的运动》的著作,于1686年发表。其中特别讨论了流体的摩擦问题。解决了当时流体研究中理论与实验结果之间存在的许多差异。他发现:流体要在一定压力下才能流动,并给出了计算管壁压强的公式。对于管中流体的运动、喷水的高度等问题,都从理论和具体技术上进行了研究,推进了流体力学的发展。他还研究了春潮时期的水源问题,根据对塞纳河流域的水量的粗略估计,得出了春潮来源于雨水和冰雪融化的结论。他还结合水力学研究了材料强度问题。

光学方面

马略特在光学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对光现象作了深入的研究,写出了《论颜色的本性》的论文,提出了角半径23°晕产生的理论,这基本上就是今天所公认的理论,解释了日晕、月晕、虹、幻日、幻月、衍射等现象,对大气光学作出了贡献。1666年他向巴黎科学院报告了眼睛有“盲点”这一卓越发现,这一发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1668年马略特在法国皇帝路易十四面前表演了关于盲点的实验:他让两个人相对站好,彼此相隔2米远,右手伸直,向上侧举。然后各自闭上左眼,各用右眼注视对方的右手掌,于是这两个人都惊奇地发现,对方的头没有了,只留下身子。马略特当即向在场的人讲述了人眼各部位的功能,及产生盲点的原因。

热学方面

在热学方面,马略特1679年发现了火的热辐射和光线的区别。他指出,火的热辐射根本通不过玻璃,或者只通过很少一点,而火光却能通过玻璃。他还用一个冰透镜,将太阳光聚焦,点燃了放在焦点处的火药。他先把纯水煮沸半小时驱除水中的空气,然后将水凝固成二、三英寸厚的冰板。这样做出的冰板几乎没有气泡,非常透明。将做好的冰板放在一个球状凹陷的小容器里,并把容器放在火的近旁,不断翻动冰板,使表面的冰融化,直到冰块的两面都呈球状。再戴上手套握住这块冰透镜的边沿,放在太阳光下面,在焦点附近放上火药,一会儿火药就被点着了。

马略特从植物研究中推断出:植物通过化学过程合成各不相同的物质。这一理论在他死后很久才得到证实。他还通过观察把植物体内液汁的压力比作动物体内的血压。

发表作品

在《巴黎科学院的历史和学术论文》第一卷(1733)中收集了他的许多篇论文。诸如《流体的运动》、《论颜色的本性》、《小号的音调》、《气压计》、《物体的降落》、《枪的后坐力》以及《冰的冻结》。

上一篇:米耶贡布·恩赫包勒德

下一篇:罗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