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梅

时间:2024-01-07 11:01:30编辑:小历

马新梅的个人简介

马新梅,女,安徽宿州萧县人,现居北京,先后师从于郑正、高卉民、张立辰、张道兴诸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博士,宿州市政协委员,宿州市文化艺术中心画院院长,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导师,中国煤矿画院副院长,华东书院委员兼常务理事。

参展记录

2012年

《恒天》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第十二届全军美术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u200b2013年

《正午》入展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盛世吉祥》入选首届八大山人全国花鸟画展,中国美协主办;

《雪地红》入选张立辰先生教学四十周年中国画作品展,北京中央美院主办;

2014年

《火焰花》入选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教学中国画作品展,国家画院主办;

《层层锦绣向阳开》入选“翰墨齐鲁.首届全国花鸟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6年

《听风》入围“丹青扬州”第二届全国中国画(花鸟画)作品展。

获奖经历

2010年

《盛秋》获全国新华书画首届大展优秀奖;

《五月槐花》获北京市建党90周年书画大展二等奖;

2014年

《天籁轻音》获得“重温经典”娄东(太仓)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本次活动最高奖(优秀奖),中国美协主办;

2015年

《版纳风情》 获得 第二届“文化墨旅”中国名家书画邀请赛作品展优秀奖;

《无题》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学院作品创作展金奖。

艺术评论

从容中道话新梅

文/王来文(中国美协理事)

女画家马新梅是富有人文情怀、艺术理想与追求的,是难得的优秀女画家。在当代青年女画家中她是低调而从容积极探索的一位艺术虔诚者,是一位思考在前动手在后的富有思辩的女画家。

马新梅的画路很明确,主要有两种艺术语言的表达。一路是水墨大写意花鸟,此路画风的作品水墨氤氲,用笔爽利,有磅礴之势,用墨大胆,有酣畅淋漓之气,得乃师当代大写意花鸟画大家张立辰先生之传,颇有乃师之质。这路画风的作品富含吴昌硕、潘天寿此流派写意花鸟画之传承文脉,有气与质含其中,未受当下时风和西方式的艺术思潮所影响,未去迎合流俗的审美趋向,追求传统民族大写意花鸟的正脉与写意精神,注意对笔墨精神的追求.

另一路是以线条勾勒加色彩塑造渲染的主题性花鸟画创作。此路画风的作品以自然题材为对象,以主观性构思加以表达,强化画面的平面视觉张力,作品富有当代性和装饰意味。对色彩的运用既含有传统中国画画法中"随类赋彩"的传统手法也吸收西方艺术色彩的用色手法,画面注重整体色调的统一与局部的微妙而丰富的变化对比来呈现东方审美的意境与意。注重画面实与虚的平面对比与块面对比,以此来强化审美的视觉张力,甚合当下读图视觉时代的审美需求。这一路的作品是其近期的主要创作方向,也是其主要艺术思想与艺术追求的表现。中国艺术是线的艺术,也是生命化的艺术,唐人张彦远说“无线者非画也”,线条的质地、弹性、节奏与韵律承载着作者的品格、灵气、情性与素养,蕴含着作者在当下的生命信息。谢赫在六法中强调,第一法曰气韵生动,等二法曰骨法用笔,强调用笔用线在中国画表现的重要性,也说明线条在中国画作品中重要的审美特质与审美地位。中国画归根结底,画画得用笔,画画得用线,中国画难以离开笔和线,这是传统中国画的民族性与生命特质。当代的中国画画家需要用线去重新面对眼前的自然世界,包括自我内部的心灵世界。马新梅重新思考并理性回归到以线为质的主观性表达,体现出她对中国画传统重新认识的艺术思考,透析出她做为女性画家难得的缜密与哲思。她用这种即工非工即写非写的书写性线条为主构筑自己的绘画语言,构建自己作品中的深度与空气透视、自然透视与人工透视的目眩视觉效果。以内心冥想的深度与维度,将自然形象转为思维概念类推方式,在感官上和精神上渗透现象世界,折射反映和表达出其女画家身份的细腻情感,表达出其对人生诗意美好的精神向往。很好地体现出其内心的审美品味与审美素养,很好地体现出其心性品格和人生品格。

身为女性画家,马新梅的作品无论是大写意作品还是以线条勾勒为主色彩塑造渲染的作品,都呈现出一种开阔的气象,从容中道的气度,作品品格不激不励不偏不倚,有中正平和的审美呈现,极为难得。更可贵的是做为女性画家,其作品无脂粉之气、无柔弱之态,更无世俗的呻吟病态之戾气,有的是充满着阳光感和岁月与生命沉淀的生命律动和气律,给观者感受到的是正道温暖的心灵荡涤。

当然,马新梅的艺术道路还在探索途中,还在前行的途中,其艺术风格与艺术语言的叙述与表达也还在完善中。古人常言读万卷书以澄怀观道,行万理路以通达事理,我更愿以“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堕”为心念与马新梅共勉。我相信凭其对艺术的虔诚,对艺术的理性思考和执着的追求,心手一念而归一,再假以时日,必有成。 期待之。

铁石梅花气概 山川香草风流

文/许好成

马新梅是我今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工作室新收的学生,为有这样一位学生,我常常引以为欣慰与自豪。

其实,新梅在这之前其画作已屡屡在国展上获奖,去年又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以她的艺术成就和名气本应该拜一位名为师,身价、市场都会有大的提升。不知为什么她却偏偏投在我这个蹩脚书法人的门下,习修书法,这一行动也着实让一些圈内人感到不可思议。而新梅却说:“我看重的并不是令人目眩的虚名和光环,而是许老的人品和艺品,国画家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以书入画的问题。”

夫观当今画坛,喧嚣浮躁之风盛行,纯技术化制作倾向愈演愈烈,画越画越大,内容越来越空,笔墨写意被消解的无影无踪,传统文化被剥蚀的遍体鳞伤,民族精神、文化诉求损失殆尽,许多画家的创作进入了一种迷惘,甚至是集体失语。

新梅非常清醒,她深知,书画同源、同技、同法、同质、同气,尤其是中国写意画,如果没有书法的笔墨与线条,终究是画不好中国画的。这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许多画家的症结所在,也是大写意、中国画裹足不前的主要原因。于是,她义无反顾地拜书法人为师,潜心研究书法用笔,把“以书入画”作为自己今后大写意花鸟研究、创作的方向。

新梅学书法并不是像有些画家那样只是浮光掠影,也不是像有些官员一样去附庸风雅,而是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一头扎进经典里边去和古人对话,去揣摩古人的笔法、墨法、章法和书论画理,乃至情感和心绪。她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啃下了《张迁碑》的用笔、用墨和间架结构,又进入了章草的临习与钻研。而她的花鸟画也出现了一个峰迥路转的转机,一下子变得更加苍茫厚重,更加高古稚拙,更加含蓄内蕴。这种变化,不是纯技法的转换,而是审美趋向和思想观念上的一种升华和提纯。

大写意花鸟画,追求的就是一种笔墨韵致,重意而轻形,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新梅画花鸟是以《张迁碑》的笔调去写老树枯枝,篆隶兼用,方圆结合,线质劲挺而含蓄,笔墨圆润而蕴藉。这种画风与她的性情非常相似,虽然是一位纤纤女性,然而她真诚而又坦率,豪爽而又达观,爽朗中透一种细腻,质朴中含着一份天真, 举手投足间表现出一股难得的丈夫气。她的作品也都是一种铁马金戈、风驰电掣般的雄强与刚猛。而她的书画表现出的一种古法用笔、篆籀之气,是当今画坛上很少有人敢于触及的,也很少有人所能企及的。

新梅写梅,苍根虬枝,墨花点点,苍润中透出一种风骨,冷艳中蕴含一息温情。新梅撇兰,逸笔草草,虚实相间,笔墨中吐英迈之气,尺牍间显古风大雅。新梅画竹,不是局限于文人的那种小情调,而是以如椽大笔去挥洒风晴雨露、纵横偃仰,让人感到那并非是竹影的摇曳和婆娑,而是竹林丘壑的宏阔与壮美。新梅画菊,是用淡墨勾勒,其线如游丝,却力透纸背,从笔下流出的是金秋的萧疏与丰硕。

新梅的画路很宽,她画花鸟鱼虫,也涉猎山水人物,她画山水不是沉浸在小隐于野的无病呻吟之中,而是以极大的热情写真写实,以酣畅的笔墨写心写意。那树,那山,那残垣断壁、老屋旧舍,那幽深的水巷、横七竖八的电线,一下子把人抛向遥远的历史记忆中,又一下子拉回到现实生活中,让人去品位岁月艰辛、人生的真谛。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家往往善于以独特的视角去审视生活,把对生活的感知、认知幻化成自己的笔墨语汇,将自然物象抽象为自己的心象,这便是艺术家的艺术创作。

新梅非常重视生活,她每年都要抽出一定时间外出写生,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她去过云南边陲西双版纳,也去过塞北白山黑水之间;她多次登上故乡的黄山,看天边流云,也曾沿黄河东下,观大河入海的磅礴气势。西双版纳奇花异草,白山黑水的灵芝老参,黄山的怪石奇松,黄河入海口的柽柳芦花在她的笔下,都变成一种生命的律动和笔墨的乐章。

新梅关注生活,关照生命,重视笔墨,也重视色彩。她的作品中没有大红大紫,也没有鲜艳热烈。她善于把画面渲染成土黄的色彩,让人感受到一种苍凉与悲壮,那是一种对自然的眷恋,抑或是一种对生命的咏叹。从画面背后,我们似乎看到画人的一颗悲天悯人之心,体味到一个艺术家对自然,对生命一腔深沉而细腻的情感。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已至秋冬之季,与新梅一起写字画画,一起采风写生,一起品茗论道、把酒言欢,不觉已近一年了。在这诗一般的生活中,我收获了艺术,也收获了友谊。是的,对于书画人来说,收获无疑是最好的知音。也不知道,我们明年还能不能继续在一起学习、工作、生活,但美好而珍贵的记忆、温馨而愉悦的心境,将永远伴随我们。

作品欣赏

上一篇:麦凯拉·斯金纳

下一篇:马修·弗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