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幼山

时间:2024-01-14 17:24:43编辑:小历

罗幼山的个人简介

罗幼山,家名曜生,号师扬,晚号希山老人,原籍广东省兴宁县东门外水楼村(今属宁新镇)。教育家,革命先贤,学者。

人物简介

罗幼山(1866―1931年),字曜生,号师扬,晚号希山老人,兴宁县宁新区水楼乡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赴嘉应州院试,补博士弟子员。光绪二十九年冬,与萧惠长等创办兴民学堂,后任文史教习。光绪三十一年与罗雅达共同创办植基小学,兼任监督。宣统元年(1909年)接任兴宁官立公学堂监督。宣统二年(1910年)至民国元年0912年),应丘逢甲之聘,任两广方言学堂教习,自编《中国近代史》、《亚洲史》及《伦理学》为教材。民国3至8年,曾在省立梅州中学等校任教。民国9至13年任兴民中学校长。

民国11年(1922年)2月,中国国民党兴宁分部成立,罗为首任分部部长.及后担任过邓仲元的秘书和临高县、澄迈县、连城县、兴宁县等县县长。在任期间,为政清廉。民国14年(1925年)在兴宁任内,值国民革命东征军攻克兴宁,他筹集军饷大洋2万元支援东征军。民国20年病卒。

罗著书30余卷,编为《希山丛著》印行者有《山庐诗钞》一卷,《文钞》五卷,《亚洲史》二卷。他对经史及东亚史研究颇精,是国内最早传授亚洲史及外交史的先导之一。

人物生平

罗师扬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七岁始,入读私塾。青年时代,发奋求学,先后在兴宁县宿儒、经学家罗釜月学馆经史馆就读。1889年冬,赴嘉应州会试,被录为“高才弟子”(时称“博士子弟员”)。次年,被推选入读广州广雅书院。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中日、中法战争相继失败,罗师扬忧国忧民之心与日俱增,一度曾在兴宁附城设馆聚徒讲学,在生徒中宣扬民族民主思想。

1903年,兴宁县何子渊、萧惠长、陈少岳等人,倡导新学,创办兴民学堂(今兴民中学),并聘请丘逢甲担任兴民学堂监督(校长),何子渊任学监(督学);罗师扬等人,极力排除旧势力的诸多干扰,终于在1904年2月正式开课。原在汕头创办同文学堂的丘逢甲,则按照同文学堂的教学章程,还聘请了一些外地名儒讲授西学,这是兴宁县创办新学之始。

1906年,罗师扬又与邑人罗雅达等创办罗氏植基小学,由罗师扬首任校长,同时兼任兴民学堂校务及教学工作。1909年6月,罗师扬接替县官立学堂罗釜月之职。他在这里积极改进教学。同年10月间,罗幼山又接丘逢甲之聘,到广州方言学堂任教习。在广州任教两年,他编写了《亚洲各国史》、《中国近代史》、《伦理学》等教材,深受学生欢迎。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罗师扬曾投身政坛,被推为广东省临时议会代议士。广东省政府成立后,曾被邓仲元聘为陆军司令部秘书兼稽勋局文牍主任、琼崖镇守使秘书、援闽粤军司令部秘书。其间,罗师扬为革命和建设提出过不少有益的建议。

曾特为1920年,奉孙中山大元帅之命,回师平叛桂系军阀莫荣新而壮烈牺牲的援闽粤军独立营营长――孙大元帅的得力干将何贯中作传,并题写碑文。(当时整个“援闽粤军”不超过5000人)

1912年赴东三省考察时,发表《移民实边策》;1913年任海南临高县知事时,发表《开发琼崖计划书》;1918年出任福建连城县知事时,发表《屯田策》等。罗师扬一直眷恋教坛,始终持“救国救民,教育为本”的思想;从1914年至1917年及1920年至1924年,先后执教于广东省立第五中学(梅州中学)、兴民中学、县立中学等校,讲授文史及国文诸课程。这段时期,罗师扬虽年逾五旬,却身兼两校、三校的授课任务,仍精力充沛,行动矫健;白天在各校穿插授课,晚间则闭门谢客,经常备课、评卷至三更半夜。

1920年,罗师扬在兴民中学任校长期间,目睹校内设备简陋,经费困难,便千方百计募揖筹措,先后兴建了教学楼三幢、图书馆一座、学生宿舍数十间,还添置了一批教具、图书、仪器等。其间,罗师扬还创作了《洪承畴传奇》及《赌海升沉记》等剧本。

1924年10月,罗师扬出任兴宁县长。1925年2月1日,广东革命政府举行第一次东征,周恩来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身份,参与率领军校校军出发,参加东征。1925年3月,东征军打垮了陈炯明的主力并攻克兴宁。周恩来了解到在任县长罗师扬治理政务有一定的成绩,便请求罗师扬、何子渊等士绅为东征军筹措军饷,罗师扬等同仁在短短几天内筹足2万大洋,以实际行动支持了东征军。受到周恩来等领导人的高度赞赏。

1926年初,罗师扬屡向省府电请辞职,周恩来亲笔致函幼山劝阻。但罗师扬去志甚决,5月,因年逾花甲,精力不支,呈请辞职未获批准。后周恩来得悉罗仍有辞意,乃于11月中旬在汕头专函致罗表示挽留。全信279字,行草书体,共3页。

罗师扬辞职回乡后,从事讲学,并编纂东门《罗氏族谱》。1931年6月18日,因急病在家逝世,终年六十六岁。 著有《国史概》、《亚洲史》、《革命先烈稽勋传》、《东门罗氏族谱》及《洪畴传奇》、《兴民小史》等遗著,后由幼子罗香林编成《希山丛书》。

周恩来写给罗师扬的信

“师扬县长大鉴:

睽违日久,拳念殊殷。迩者大军东征,诸逆逃窜,潮汕底定,嘉应敉平。政府正谋与民更始,同志更应为公努力。我兄前宰兴邑,政绩斐然。大军甫发,弟即电请政府,借重我兄重宰兴邑。承政府明察,如弟所请。尚希黾力从公,为党奋斗为祷。

前五华县长温其藩同志,受逆党摧残,全家失聚。言念及此,不觉恻然。现政府复行借重,令其重宰五华,尚希我兄设法寻觅,使之出山,用报党德。至兴宁、五华之农会及党务,亦希与温同志设法办理,俾臻完善。两县党务,每月请各筹付百元,以资接济。

兹因前兴宁县党部筹备委员赖志尧君返里之便,特达左右。赖君可即留在兴邑办理党务。此间事务匆忙,一时恐难来嘉,一切事务,请径函汕头商酌办理,至盼。专此 即颂

党祈!

东征军总指挥部总政治部总主任周恩来

家世背景

兴宁罗氏,自元代其祖“小九公”从江西赣州宁都迁至广东兴宁定居,人口不断繁衍,子孙遍及海内外,其中罗幼山生有五子。

四子:罗秀林

幼子:罗香林

孙子:罗文、罗武、罗成、罗康(皆罗香林之子);罗桂诗(罗秀林之子)等

孙女:罗渝(罗香林之女)

上一篇:马蒂克

下一篇:马芯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