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宝麟的个人简介
陆宝麟,医学昆虫学家。他一生来坚持不懈地系统地研究了中国蚊虫的分类区系、生态习性、传病关系以及蚊虫的综合治理等。最突出的成就是中国蚊科昆虫分类的研究和媒介蚊虫的治理实践。陆宝麟不但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思维敏捷,作风严谨,在科研中重视实践,特别强调现场工作。在培养人才方面,他主张高标准,严要求。陆宝麟 - 生平介绍
陆宝麟,曾用英文名Luh Pao-lin。1916年6月19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城外的小镇白茅。1928年12岁时随当时在东吴大学生物系任教的二哥陆近仁到苏州,就读于实验小学。夏季考入东吴大学附属中学,他在中学时期就喜欢生物学科。每逢假日,他常到苏州、常熟一带的山林田野采集昆虫标本。他学习努力,193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东吴大学附属中学,并考入东吴大学生物系。大学时期陆宝麟学习更为努力。在三年级时获Beta Beta Beta学会荣誉。1937年秋,正当第四学年开始之时,日本侵华的炮火蔓延到苏沪,东吴大学迁往浙江吴兴。冬季,日军在金山卫登陆,学校被迫撤离。陆宝麟随二哥以及刘承钊教授等辗转经安徽、江西、湖北到达成都。为使学业不致中断,乃借读于华西大学生物学系。193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早在东吴大学读书时,他受刘承钊、陆近仁等教授的熏陶,养成了对科学研究工作的兴趣,立志毕业之后要从事生物科学研究。从华西大学毕业后,他留校担任生物学系的标本采集员,参加了峨眉山及西康境内的标本采集工作。1939 年秋,他考取了当时迁在昆明的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生物学系。在刘崇乐教授指导下攻读昆虫学,进行水生昆虫生态学的研究。1941年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随即在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任职,从此开始了对蚊虫的研究。当时滇西南地区疟疾流行极为严重,而研究媒介按蚊的生态学和控制,正是控制疟疾的重要途径。陆宝麟对昆明的按蚊进行了3年的调查,并证明中华按蚊(Anopheles hyrcanus var sinensis)是当地疟疾的媒介。但当时战事频繁,研究经费拮据,蚊虫研究工作难以进一步开展。他只得先后在湖北医学院、北京大学农学院任教。
1949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北大学的3所农学院合并,成立了北京农业大学。陆宝麟转入北京农业大学担任讲师,1951年晋升为副教授。在各校任教期间,他授课的内容遍及普通动物学、普通昆虫学、昆虫分类学、昆虫生态学、医学昆虫学等。他从事这些专业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对他日后的科学研究很有帮助。
1951年,美国在朝鲜和中国东北使用细菌武器。陆宝麟奉命参加了中央防疫委员会组织的研究组,出席国际民主法律工作者协会调查团和国际科学委员会作证,与许多知名中国科学家一道,向国际友人论证了美国空投昆虫进行细菌战的事实。此后,他调到刚组建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寄生虫学系昆虫室工作,专门从事蚊虫的研究。1952至1958年陆宝麟调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医学昆虫研究室副主任,由于工作成绩显著、领导经验丰富,他于1961年被任命为医学昆虫研究室主任,晋升为研究员。1963至1969年及1979至1985年,两度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从1950年代到1960年代初,他参加了西南地区和华东地区大规模的抗疟和抗丝虫病的防治工作以及恙虫病和钩端螺旋体病的自然疫源地调查,他负责及指导传播媒介的调查和研究。从1974年起他受中国科学院的委托,主持中国蚊类区系的研究,主编《中国蚊科志》。十余年来他指导有关单位开展中国蚊虫的综合控制研究;又受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的委托,主持了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及其综合控制以及“稻田滋生蚊虫的综合控制”两项全国性协作课题。在这些研究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此外,他又主持了“海南岛埃及伊蚊综合控制研究”课题。
陆宝麟曾先后应邀赴瑞士、意大利、法国、日本、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泰国、美国等国家,出席国际会议或访问,介绍中国医学昆虫研究的成就,吸取国外先进经验,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1980年,他担任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委。198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后院士),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同年任世界卫生组、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环境治理控制媒介联合小组(PEEM)成员。1982~1987年任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卫生部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疟媒介生物学和控制专题委员会委员、蚊虫控制组组长;1987年后任中国昆虫学会名誉理事,卫生部寄生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89年起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预防医学咨询组顾问、中华预防医学会媒介生物学和控制学会名誉委员。又是《昆虫学报》、《动物分类学报》、《中国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学杂志》等5种期刊的编委或顾问。此外,他还是英国皇家热带并暨卫生学会、美国昆虫学会、美国蚊虫控制协会等组织的成员。2004年4月9日,陆宝麟在北京病逝。
陆宝麟 - 科学成就
1、 研究中国蚊虫的分类和区系
与协作单位一道编写完成了《中国蚊科志》,该书有80余万字、2000余幅附图,共记述中国蚊科昆虫16属300余种(亚种),系统地整理、总结中国蚊科的分类鉴定、区系分布、系统发育、亲缘关系、生物学、生态学、医学重要性、控制以及研究历史等方面的成就和进展,是中国蚊虫研究的巨著。随着学科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细胞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等技术已应用于昆虫分类学研究,陆宝麟及时创造条件,吸收新技术,在蚊虫的亲缘种和种下分类工作中开展了酶分类学、细胞遗传分类学和细胞产物的生物化学分析,在这些方面已经取得一些成就。
2、为蚊媒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陆宝麟在浙江、广西、海南岛等地继续进行疟疾媒介的调查研究。特别是1957年他们在广西睦边(现称那坡)工作时,对媒介按蚊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习性研究,包括实验室养殖、季节消长、刺叮周环、嗜血习性、生理年龄、生殖营养周环等。研究结果不仅证明微小按蚊是当地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而且进一步阐明疾病与媒介之间的关系和室内滞留喷洒杀虫剂的意义等。他根据研究结果撰写的多篇论文,当时这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这不仅为广西的疟疾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对以后的疟疾媒介研究也起到推进作用。
3、研究丝虫病传播媒介
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两种媒介蚊虫在生物学上(如孳生场地)和毒理学上(如对杀虫剂的反应)的不同特性,提出对中华按蚊应采取室内滞留喷洒,而对淡色库蚊则应以控制孳生场地、杀灭幼虫为主,必要时辅以室内喷洒杀虫剂的不同对策。现场试验以及效果考核(包括对蚊虫毒杀情况和居民感染情况的分析)的结果,证明上述处理措施是有成效的。
4、研究中国登革热传播媒介的分布
他们比较系统地查清埃及伊蚊在中国南方沿海的分布点和扩散范围,并发现一些新的分布点(如阳江);对白纹伊蚊亚组的鉴定、区系分布、生物学、生态学和控制措施等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探讨了彻底清除这两种媒介蚊虫的方法,在此基础上,1988年陆宝麟受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委托,与海南岛的卫生防疫站协作,主持海南岛埃及伊蚊的综合控制。1990年他出版了专著《中国登革热媒介及其防治》。
5、极力提倡卫生害虫的综合治理概念
在主持全国性的稻田孳生蚊虫的综合控制研究时,他积极支持河南省黄灌地区运用环境控制手段,采取湿润灌溉方法获得稻谷增产、蚊虫密度下降、水资源得到节约的显著效果,并把这一经验推广到苏北地区,在该处也取得满意的效果。陆宝麟的卫生害虫综合治理原则,已越来越为同行所承认和接受。在防制蚊虫的具体措施方面,他们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试验采用了多种生物学方法(如用鱼类、苏云金杆菌H14、球形芽孢杆菌等)以及用拟菊酯类杀虫剂浸泡蚊帐来控制蚊虫。在他的推动下,广东、江苏、四川等地推广了数以百万计的浸药蚊帐,取得了很好的防疟效果,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