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兼才的个人简介
马兼才(和名:与那原亲方良杰,?―?),琉球第二尚氏王朝末期大臣、外交官,琉球国末代三司官。
生平
马兼才出身马氏与那原殿内家族,其父为三司官马朝栋(与那原亲方良恭)。1850年曾作为上江户使团的乐童子出使日本。1871年,为请禁西洋人搭驾风帆船来到琉球之事,马兼才作为使者出使萨摩藩。
1872年,日本宣布在琉球设置琉球藩。翌年,应日本的要求,琉球派遣使者庆贺年头和天长节(天皇的生日)。琉球国王尚泰本来指定派遣东国兴(津波古亲方政正)出任年头使,但由于马兼才多次出使日本,而且精通日语、擅长外交,遂改命马兼才为使者,前赴日本首都东京。在此期间,马兼才会见了日本外务卿副岛种臣,得到了琉球国体可以继续保持的承诺。这一承诺成为后来与日本政府交涉的重要证据。
台湾事件解决以后的1875年2月,由于办理清朝在《北京专约》中赔给日本的抚恤金下发之事,马兼才与度支官向德宏(幸地亲云上朝常)、御锁官向维新(喜屋武亲云上朝扶)、日帐主取向嘉勋(内间亲云上朝直)、度支官吟味役翁逢源(亲泊亲云上盛英)等,随三司官毛有斐(池城亲方安规)出使日本。他到东京后,便接到了日本内务省改革琉球藩政的指示,于是便在同年7月与内务大丞松田道之一起返回琉球。
当时日本禁止琉球向中国朝贡,并着手对琉球实施废藩置县,遭到琉球方面的反对。为了协助在东京的毛有斐与明治政府交涉,马兼才于1876年9月又一次受命出使日本,在日本为琉球救国请愿奔走达两年有余。在此期间的1877年6月,毛有斐因与日本政府交涉未果而在东京忧愤而死,马兼才接任其三司官之职;同年12月,中国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参赞黄遵宪等来到日本,在神户停留,马兼才曾秘密潜入其所乘船中,痛哭乞求清朝扶助琉球。此事留给黄遵宪深刻印象,多年后他为此赋诗道:“东方南海妃呼g,身是流离手采薇。深夜骊龙都睡熟,记君痛哭赋无衣。”?何如璋、黄遵宪等人来到东京以后,马兼才及其同僚毛凤来(富川亲方盛奎)频频来清朝公使馆,向何如璋、黄遵宪求援。在何如璋、黄遵宪的建议下,马兼才等人向欧美各国驻日使馆递交请愿书,以争取国际上的支持。
但是,马兼才的救国请愿活动并未能阻止日本对琉球国的吞并步伐。1879年日本正式吞并琉球,设置冲绳县,这年1月,马兼才被“琉球处分官”松田道之带回琉球,参加首里城的交接仪式。同年6月,尚泰王被迁往东京居住,马兼才随之前往,并担任尚家的家令,掌管尚家的一切事务。此后在日本的10余年间,马兼才并未放弃救国活动,他继续与清朝公使馆方面保持接触,还与在中国的琉球人不断进行联络。1882年春,第二任中国驻日公使黎庶昌就琉球分割方案(琉球群岛北部归日本,南部复国)试探马兼才,随后马兼才立刻指示在中国的琉球臣子反对这一方案?;1882年夏,朝鲜爆发“壬午兵变”,清朝出兵朝鲜并压制了日本,马兼才听说后极为振奋,趁机向清朝驻日公使黎庶昌请求复国,称:“南岛枯瘠,不能立国,势不可行。闻韩日有事,中朝出兵,望趁此机会,并办球事”。?黎庶昌虽然“好言慰之”,但并未接受这一请求。总之,但凡有机会,他就为琉球复国奔走呼号。
1884年,尚泰的次子尚寅元服,马兼才成为尚寅的乌帽子亲。?两年后,又成为尚泰第四子尚顺的乌帽子亲。?后来因病辞去尚家家令之职,并回到冲绳,死在那里。
评价
尚球所著《废藩当时之人物》一书中,评价马兼才“极具社交气质,善(日语)普通语,是一名优秀的外交官”。并写道马兼才“本来就是行动型人物,学识积累不深,但性格温和处事圆满,颇能发挥其社交方面的才能,无敌无友,只要接触他那典雅的温厚面容,无不令人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