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识途(作家)

时间:2024-01-19 05:58:47编辑:小历

马识途(作家)的个人简介

马识途(原名马千木,1915年-),出生于四川忠县(今重庆忠县),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曾任四川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理事等职。

马识途的文学创作以生动的形象、跌宕的情节、通俗的语言,表现人民群众革命和建设的生活,行文简朴老辣而又生动鲜活,字里行间流露出犀利或幽默,其代表作品有《夜谭十记》《马识途文集》等。

人物经历

1915年1月,马识途出生于重庆市石宝乡的书香门弟。作为革命家与文学家双重身份的马识途,16岁便负笈出峡寻求救国之道,游学于京沪宁,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冒着生命危险在“国统区”从事地下工作。

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和抗日战争,从事中共地下党革命活动。1935年起至今,马识途已在全国报刊杂志共发表长短篇小说等文学作品19部。他少年时代曾聆听过鲁迅先生的讲演,20岁时在上海参加了叶圣陶主持的征文比赛并获奖。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国文学系。1945年12月1日领导了昆明“一二?一”运动,与胡绳同志一起创办了《大众报》。

1959年起,马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创作发表了短篇小说《老三姐》、《找红军》等作品。

1961年,长篇小说《清江壮歌》出版发行,震动全国,从而奠定了他在忠县人物中国文坛的地位。

70岁后,马识途以惊人的毅力和意志开始学习电脑,并很快熟练掌握,成为中国作家中年龄最长的换笔人。 87岁以后,30万字的电视剧本《没有硝烟的战线》就是他以电脑打字完成的。由于他对于文学的杰出贡献,四川省已于2005年编辑出版了12卷本《马识途文集》,目前正在筹编余下的卷本。同时组织专人完成研究专著《马识途生平与创作》,该书称:“马识途在巴蜀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和作用。”他是继郭沫若、巴金、何其芳、李氯恕⑸惩 咧缶哂薪洗笥跋炝Φ乃拇ㄗ骷摇!

2004年,马识途年届90高龄,年初,他举办了个人书法作品展,书法展所得收入全部委托主办方代为捐给贫困大学生。同时出版了《马识途书法集》一卷。

2009年暑期,改编自马识途的小说《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一章的传奇电影《让子弹飞》开拍,葛优、姜文两大内地华语影坛传奇男星15年来的首度合作,更有华语顶级巨星周润发鼎力加盟,由不亦乐乎电影公司和香港英皇电影、中影集团、中联传播、幸福蓝海公司联合投资,姜文导演执导的影片《让子弹飞》,集结了姜文,周润发,葛优,刘嘉玲,陈坤,姜武,周韵等当下华语电影的顶级阵容。该片分为普通话和四川话两个版本。电影上映后,《马识途文集2:夜谭十记》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再次出版,全书分破城记、报销记、盗官记、娶妾记、禁烟记、沉河记、亲仇记、观花记、买牛记、踢踏记十个故事。

《盗官记》讲述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川西,胆大包天而又嫉恶如仇的土匪头子王大麻子,机缘凑巧了解到了国民政府卖官的潜规则,突发奇想决定买个县太爷的官过过瘾,同时利用这个机会向害得自己家破人亡的大地主黄天榜复仇。为了能顺利改头换面,他找来了在衙门混迹多年的陈师爷。在后者的帮助下,张麻子改名为张牧之,大摇大摆地提着几大箱银元上省城买官,随之发生了一系列故事。(剧情变化甚大)

2010年12月14日,《让子弹飞》成都媒体见面会现场,96岁高龄的马识途参加首映仪式,创作一首七律赠予姜文以作纪念:子弹飞来呈异彩,街头巷尾说姜文。芙蓉镇里显头角,纽约蜗居铸铁魂。联袂明星添大气,多娇丽娘徘宸摇2懵ジ夏毙缕赵泛稳瞬皇毒

著作书目

《清江壮歌》(长篇小说)1966,人民文学出版社

《找红军》(短篇小说集)1978,四川人民出版社

《西游散记》(散文集)1981,四川人民出版社

《景行集》(散文集)1981,四川人民出版社

《三战华园》(中篇小说)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夜谭十记》(长篇小说)1983,人民文学出版社

《马识途短篇小说选》 1984,四川少儿出版社

《巴蜀女杰》(长篇小说)1986,中国青年出版社

《她,一颗闪光的流星》(长篇小说)1986,四川少儿出版社

《在地下(地下党工作总结)》1987,四川大学出版社

《京华夜谭》(长篇小说)1987,四川文艺出版社

《雷神传奇》(长篇小说)1992,人民文学出版社

《盛世微言》(杂文集) 1994,成都出版社

《路》(长诗)1995,四川人民出版社

《马识途讽刺小说集》(短篇小说集)1996,人民文学出版社

《沧桑十年》(长篇纪实小说) 1999,中央党校出版社

《焚余残稿》(诗集) 1999,重庆出版社

《马识途诗词钞》(传统诗词集)2000,天地出版社

《在地下》(长篇纪实小说)2005,人民文学出版社

《党校笔记》 2011, 中央党校出版社

《没有硝烟的战线》 2011 四川文艺出版社

其它信息

坚持写作,作品让读者受益

“我从西南联大中文系毕业,曾师从朱自清、沈从文、闻一多等,把我训练成一个能写作的人……”马老深情地回忆了自己走上文学道路的过程,以及周扬、邵荃麟、张光年、沙汀、韦君宜等鼓励他创作并介绍他加入中国作协的往事。解放前,他长期在白区从事隐蔽的地下工作,九死一生。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满怀激情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担任繁重的行政工作。无论在从事地下工作的险恶环境里,还是在繁忙的建设岗位上,他都笔耕不辍,始终为祖国的命运、社会的进步思考和写作。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12卷本《马识途文集》共480多万字,汇集了马识途70年文学生涯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品,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其创作成就和艺术特色。他的作品以生动的形象、跌宕的情节、通俗的语言,表现人民群众革命和建设的生活,行文简朴老辣而又生动鲜活,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犀利或幽默,是一个人民作家良知与个性的真实显现。《清江壮歌》的壮怀激烈、《夜谭十记》的寓意深远、《沧桑十年》的忧国忧民、《京华夜谭》的惊心动魄……所有这一切,都展现出中国人美好、善良的心灵,升华着读者情感与审美的境界。尽管视力和听力已大不如前,但马老还是想把已经构思好的东西写出来,还想继续写《最有办法的人》,完成“夜谭”续集的创作,并向记者谈了创作思路,让我们没有理由不坚信他依然会在文学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四川文学创作大有潜力

马老对四川文学寄予厚望:“四川的作家还有相当的潜力,还可以出一些好作品。”尽管实力雄厚的四川作家在五届茅盾文学奖中夺冠,还有多位作家获得鲁迅文学奖,马老却说:“好作品能否传下来还有待时间考验,我们还缺乏像鲁迅、巴金、老舍等人作品那样的传世之作。”“我们的创作还有很大距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希望四川的作家“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文学创作环境和条件,继续努力创作”。对青年作家,马老大加赞赏:“四川青年作家很活跃,苗子都很好。”在谈到对青年作家的希望时,马老说:“总觉得他们读书少了点,学习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少,思想有时浅薄一些。多读书,读好书,作为作家的基本修养一生要坚持。”另外,“写作的基本功要好好训练。当年我们在西南联大读书,写作训练很扎实,小说怎么开头、怎么展开、怎么结尾、怎么选词,都拿名作来分析,训练我们来写,是现场作文。青年作家不能浮躁,要踏踏实实训练基本功”。

作协工作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担任了五届四川省作协主席的马老,对作协工作充满感情。他坦诚地指出,作协工作与时代要求、文学发展有很多不适应,希望作协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努力为出好作品出好人才创造宽松的条件。“文艺生产中最活跃的是作家艺术家。如何保持和发挥好作家艺术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关键。”作协要在服务作家、繁荣创作方面下工夫,坚持把人力、物力、财力用在繁荣创作上。作协工作也要创新,改变计划经济时期的老思路老办法,探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专业性人民团体特点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为解放、发展文艺生产力多做工作。他还希望在作协工作的同志们加强学习,“最根本的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好的作风为作家服务、为繁荣创作服务”。95岁的马老生活简单而有规律。每天坚持锻炼、读报、看书、练书法和写作,偶尔还上网和看电视,对时事和文化建设十分关心。

对马老的专访进行了一个半小时,但他始终谈兴不减,说经常看《文艺报》,见到中国作协的人很亲切,还笑着说:“我还要参加第八次全国作代会。”聆听一位与中国新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共同成长的老作家讲他的文学情缘和艺术追求,使我们对这位年事已高,但精力过人、思维敏捷、思考深邃的老人充满敬意,也期着他以新作创造新的文坛佳话。(徐忠志)

《夜谭十记》,被姜文改编为电影《让子弹飞》。

《夜谭十记》创作于1942年,当时马识途已经身具革命家与文学家双重身份,冒着生命危险在“国统区”从事地下工作,由于经常更换职业,马老那时经常和三教九流打交道。

“他们给我摆了许多我闻所未闻、千奇百怪的龙门阵,尤其是我接触的一些小科员,他们平时没有什么娱乐和消遣,只好三五结伙到人家里去坐冷板凳,喝冷茶,扯乱谭,摆龙门阵,自寻其乐,在他们结成的冷板凳会上,我听到了难以想象的奇闻轶事。我才深知那个社会是多么乖谬绝伦,荒唐可笑;人民的生活是多么困苦无状而又丰富多彩。”

马识途被这些生动的故事感染,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终于在1942年选择了10个最有意思的“龙门阵”开始创作《夜谭十记》。

写《夜谭十记》的第一个字开始,根本没想到这本书一写就写了40年,三度书稿被毁,三度重新创作。

马识途最先创作了《破城记》的前半部分《视察委员来了》,可由于工作和学习都很忙,写作计划被搁置。第一次毁稿发生在1946年,马识途奉调从云南回四川做地下工作,写好的初稿不得不在离开前全部烧掉。

他到成都后,对于焚稿总是念念不忘,于是在工作之余又情不自禁地写了起来;第二次是马识途在四川的家被国民党特务查抄,他所有的书籍、书稿、笔记和资料都被没收,其中也包括已经初具规模的《夜谭十记》;第三次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那段特殊的岁月。

新中国成立后马老再次开始重写《夜谭十记》,人民文学出版社已经向他约稿,只要写完就出版,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部很快就要出版的书不光被判“死刑”,连书稿都找不到了。到马老再次重新动笔创作《夜谭十记》时,他已经73岁了,是第四次写这部小说,1982年终于大功告成,《夜谭十记》首次出版的印量就高达20万册。

1995年,打压准备恢复“文彩中学”校名,并提写了“文彩写春秋”金嘉祥县长。

社会任职

历任鄂西特委书记、川康特委副书记,四川省建设厅厅长,省建委主任,中国科学院西南分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西南局及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第六、七届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理事、顾问、名誉委员,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国际笔会中心理事,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副会长等。

马识途曾先后担任过县委、中心县委书记、鄂西特委书记、滇南工委书记、川康特委副书记等职。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曾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四川省建设委员会主任、建设厅厅长及中国科学院西南分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科委副主任、四川省人大常委副主任,全国第六、七届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联主席、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副会长,四川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中国国际笔会中心理事直至离休。

人物评价

马识途是一位才思敏捷,笔耕不辍,创作成就卓著的著名作家。70年来,他在投身革命、从事繁忙的领导工作的同时,在文学创作上辛勤耕耘,创作出版了大量的小说、纪实文学、散文、随笔、诗词等作品,取得了突出成就。他的创作,以生动的形象、跌宕的情节、通俗的语言,表现人民群众革命和建设的生活,行文简朴老辣而又生动鲜活,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犀利或幽默,是一个人民作家良知与个性的真实显现。

马识途同志自幼学习书法,积80年之功研尽习翰墨丹青,自成风格,尤以各体隶书最具特色。

曾与巴金、张秀熟、沙汀、艾芜并称“蜀中五老”。

上一篇:马荣山

下一篇:苗永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