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应元的个人简介
(1921-1944) 山西武乡人。1940年参加抗日部队。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村民兵指导员兼飞行射击爆炸组组长,并在战斗中独创“地雷加冷枪”战法,战功卓著,被太行三分区授予“飞行射击爆炸英雄”称号。基本内容
(1921-1944) 山西武乡人。1940年参加抗日部队。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村民兵指导员兼飞行射击爆炸组组长,并在战斗中独创“地雷加冷枪”战法,战功卓著,被太行三分区授予“飞行射击爆炸英雄”称号。1944年被太行边区评为民兵一等杀敌英雄。同年12月在与日军战斗中被俘后就义。1946年被认为特等杀敌英雄。
人物事迹
1921年,马应元出生在山西武乡马家村。这一年,中国共产党诞生。马应元的命运似乎注定已经和党分不开。他打小就失去了父母,孤独地过着苦日子,没有家的温暖和关怀,倔强剽悍的性格从此养成。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多灾多难和坚强不屈,马应元逐渐成长为一名血气方刚的男儿。1940年,他19岁。这一年,是山西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的关键一年,太行军区正式提出“建立民兵制度,开展群众游击战争”的指导方针,全区各地立即依托青救会和农救会在抗日自卫队的基础上建立起民兵组织。马应元积极响应,同年参加了太行军区三分区的抗日游击小组。在实训中,他认真刻苦,练就了一手好枪法。秋季加入了民兵组织,配合八路军打游击战。在一次战斗中,他的枪法神勇,一枪致敌二命,击毙敌人战马一匹,成为闻名全县的民兵射击手。敌人一听见“马应元”这三个字,既恨又怕,就担心自己哪天撞到他的枪口上。
在坚持对敌抗战中,根据地的建设日程上,都无一例外地摆着两件重大事情:生产与战斗。太行军区也不例外。这是由当时战争条件决定的。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特别是日本法西斯强盗的“三光政策”的残酷蹂躏,给根据地造成了极大的财政经济困难。为了战胜敌人,一方面必须加紧人民武装建设,强化普遍的、群众性的抗日游击战争,以保卫和扩大解放区;另一方面又必须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和工业生产,培养民力,以支持长期的抗战。战争要求生产,生产又支持战争。只有把两者密切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
马应元把自己身边的民兵和群众组织起来,实行劳力和武力结合的“游击生产”的方式,一边战斗一边生产。“敌人赶一赶,我退一退;敌人在前面打枪,我种后面的地;敌人到老巢去了,我再种前面的地。”《山西通史》这样介绍当年民兵们“游击生产”的情景。民兵们以田庄当战场,在运动中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保卫家园,保卫粮食。
1942年,马应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一刻,他觉得自己真正有家了,他要保卫这个家,为所有亲人打鬼子,争取让大家早点过上好日子。同年,他被任命为马家庄民兵指导员。在反“清剿”、反“蚕食”斗争中,马应元带领马家庄民兵队搞侦察、报敌情、除汉奸、捉舌头、埋地雷、打伏击、缴武器、截物资,多次夺回日军抢去的耕畜、羊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