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安·高利克的个人简介
马利安·高利克(Marián Gálik),1933年生,于1958年毕业于布拉格查理大学,是“布拉格汉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欧美享有盛誉的比较文学学者。人物简介
马利安·高利克(Marián Gálik,1933-)是“布拉格汉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欧美享有盛誉的比较文学学者。他一直致力于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特别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领域里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他的世界文学观念贯穿了其全部的研究进程,其中《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和《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等论著得到了国际汉学界的肯定。靠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高利克被斯洛伐克科学院授予2003年最高荣誉奖,成为声望显赫的文学大家。2005年他荣获国际学术界誉为人文学术诺贝尔奖的“亚历山大-洪堡奖”(“亚历山大·冯·洪堡奖”)。
人物生平
高利克于1958年毕业于布拉格查理大学,完成学业后,他到北京大学进修了两年,主要是听课和收集资料。当时他的导师是吴组缃,并听过王瑶、王力和严家炎的课程。高利克在北京时所写的文章第一读者都是茅盾,茅盾帮他修改这些文章,并跟他一起探讨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问题。高利克在中国时见到了很多著名学者,包括戈宝权(1913-2000)、巴人(王任叔)(1901-1972)、王永生、王季思、陈则光(1917-1992)、刘授松(1912-1969)、叶子铭(1935-2005)等,也见到了一些作家,如老舍、叶以群(1911-1966)以及王西彦(1914-1999)等。
1960年高利克从中国回国后,到斯洛伐克科学院东方研究部工作。在翻译了一些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如《林家铺子及其他短篇小说》(Obchod rodiny Linovej a jiné poviedky,布拉迪斯拉发,1961年)和老舍的《骆驼祥子》(Rik·iar,布拉迪斯拉发,1962年)后,在普实克的建议下,高利克开始以茅盾的文学批评观点为研究对象撰写博士论文,之后以英文出版了:《茅盾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Mao Tun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威斯巴登:弗兰茨·施泰纳出版社,1969年)。
1967-1968年,高利克以洪堡基金会(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研究者的身份与赫伯特·福兰克(Herbert Franke,1914-)到慕尼黑研究中德两国思想史的问题。1969-1970年,高利克又以大众汽车基金会(Volkswagen Foundation)研究者的身份汇编《初步研究指南:德国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历史的影响》(Preliminary Research-Guide: German Impact o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后由鲍吾康 (1930-1997)作序,1971年在慕尼黑出版。《德国对中国现代思想史的影响》也是由高利克发起、并由鲍吾康主持至1989年的研究项目。此项目的成果为五卷相关的中德书目资料,分别于1982、1989(2卷)、1991和1992年出版。高利克在德国时,进行了一项广博的研究,名为《尼采在中国》(1918-1925)(Nietzsche in China (1918-1925),《东亚民族与自然知识学会新闻》Nachrichten der Gesellschaft f·r Nature- und V·lkerkunde Ostasiens110,1971年,第5-47页)。这是西方汉学界第一次对尼采与中国关系的研究。
在德国期间,高利克已经开始运用比较文学方法和所谓的系统结构分析法从比较的视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历史的问题。1971年8月他返回布拉迪斯拉发,于1978年完成了此项研究,1980年名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The Genesi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1917-1930,布拉迪斯拉发-伦敦:Veda-Curzon Press,1980年)的研究专著得以出版,后由陈圣生和同仁们翻译成中文,由北京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1997年和2000年出版。此书是高利克所有作品中最受中国学者欢迎的一部,囊括17位理论家与批评家的著作,书中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思想的关系做了详尽的分析,其中包括胡适、周作人、陈独秀、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邓中夏、恽代英、肖楚女、蒋光慈、钱杏、茅盾、鲁迅、瞿秋白、梁实秋、冯乃超和李初梨等。
1970年和1993年,高利克还将精力投注到另外一个项目上,已有六篇论文以《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Studies i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之名发表,其中包括一篇纯理论文章。重点研究了王国维、鲁迅、郭沫若、瞿秋白和谢冰心等作家。
1985年,高利克完成的研究成果还有:《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1898-1979)》(Milestones in Sino-Western Literary Confrontation (1898-1979),布拉迪斯拉发-威斯巴登:Veda-Otto Harrassowitz,1986年),后由伍晓明和张文定共同翻译成中文,并请乐黛云作序,出版于1990年。在书中高利克分析了梁启超、王国维、鲁迅、郭沫若、茅盾、曹禺、洪深(1894-1955)、冯乃超、何其芳、冯至、巴金、老舍和卢新华(1954-)等人的代表作以及伤痕文学。
2004年,高利克的研究课题――“《圣经》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完成。专著的题目是《影响、翻译和类似――〈圣经〉在中国研究选集》(Influence,Translation and Parallels. Selected Studies on the Bible in China,圣·奥古斯丁:华裔学志研究所)。据该书分析:“1921-1999年出版的有关《圣经》与中国文学关系的中文书籍中,即便不是全部,但大部分”(书中序言,艾琳·埃玻,第22页)更多地关注了周作人、朱维之(1905-1999 )、茅盾、王独清(1898-1940)、冰心、向培良(1901-1961)、顾城、王蒙和三位台湾女诗人――蓉子(1928-)、夏宇(1956-)和斯人(1951-)。书中也有关于《诗篇》的翻译、译介了吕振中(1898-1988)对整部《圣经》翻译的研究论文,还有以《雅歌》(The Song of Songs和《诗经》中爱情诗歌为例的对比研究,这本专著已出中译本。
高利克的很多学术论文多次被翻译成中文。迄今,已发表的270多篇论文中有40多篇被翻译成中文,发表在权威期刊上,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比较文学》以及中国著名学者纪念文集等。
高利克先后组织过一些国际汉学专题研讨会:“中国1919年五四运动的国际文学与国内文学问题”(Smolenice Castle,斯洛伐克,1989年3月13-17日)、“中国文学与欧洲背景”(Smolenice Castle,斯洛伐克,1993年6月22-25日)和“以文会友:布拉迪斯拉发-维也纳汉学家学术讨论会”(2008年4月10-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