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生富

时间:2024-01-29 10:19:30编辑:小历

马生富的个人简介

马生富(1880~1944),字润田,雅号马帮子,山西大同人,回族,近代古玩鉴赏家。

家庭背景

马生富 马生富的父亲马壮早年曾在清绿营军中任职,驻扎太原。后因不满官场中尔虞我诈、穷奢极欲的行为,特别是对清政府昏庸无能、腐败堕落、卖国求荣的罪恶行径深恶痛绝,老人愤然辞去军职,弃官为庶,携带家眷返回故里大同。

人物简介

一日,马壮在街头看到一位操南方口音,衣着破烂不整的少年,在街巷中同过往行人哀求讨告。他驻足查问,原来是一位来自浙江温州,背井离乡出来逃水灾的孤儿。孩子骨瘦如柴,十分可怜。眼见此景,老人毫不犹豫地将其领回家里,给他饱饱的吃了一顿,又为其更衣洗脸,并征求小孩意愿,是否乐意留下来给他做义子。落荒而来的少年遇此好心人倍觉温馨,顿时百感交集,感激的泪水夺眶涌出。

这个小小少年,当时刚满十一岁。后来,家中给他取名马生富。因其从小多受磨难,很是懂事,一双小手十分勤快,眼中有活干啥象啥,故而很讨家人的欢心和钟爱。十五岁时,被养父送至一家铁匠炉帮火学艺。少小的种种经历,造就了他坚韧不拔、知恩图报的秉性,也养成了勤劳善良、急公好义、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美德。

马家曾世代在军界为官,马壮弃职后光景虽不如前,但家中收藏有不少古玩字画,马生富闲来常常抚弄,逐渐对这些玩意儿产生了兴趣。后经行家不断指点,对民间古董玉器、书画墨宝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18岁时,他开始独闯江湖,尝试着做起了古玩生意。他学一行爱一行,刻苦用功,不耻下问,很快便成为远近闻名的古董新秀。

清末民初,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一些国立、省立博物馆相继筹建,这些文物收藏部门都敞开大门,大量收集流失到民间的零散珍贵文物。马生富闻讯立即行动起来,他首先把自己家中祖传的一些古玩字画,拿到北平等地探路。博物收藏部门看到后,给以很高评价并有偿收藏。

有了本金的马生富走上了专业道路。他经常不断地奔波于城镇街巷,不辞辛苦地往返与长城内外,数年时间,他搜集到不计其数的秦砖汉瓦、珠宝玉器,其中不乏大量奇珍异宝。马生富将所有文物全数有偿转让给国家成立的博物馆院,为抢救和保护散失在民间的珍贵历史文物,补充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清末民初的古玩市场比较混乱,一些前清封赠的没落遗老及家道中落的纨绔子弟,往往把祖传的古董随意拿出去当卖。马生富经常奉劝他们要珍惜自己的宝贝,防止中华国宝落入外国投机商人及不法之徒手中。为了抢救珍贵文物,有时他宁肯出高价收买,也不让珍宝流向不明之处。同时,他与文物收藏部门频繁往来,也与当时的一些国宝大师有了深交。一旦闻听哪里有稀世珍宝,即便是路途遥遥也要亲自去看一看,欣赏一番,若自己本钱不足无法收买时,则要写信告知博物馆的好友,请他们设法保护起来。

那时,马生富一年中频繁往返于大同北平之间,曾有八个大年是独自在北平度过的。生意最兴隆的时期,马生富曾把4万块现大洋存入了袁世凯开设的北洋银行(他认为中国人开设的官办银行比较可靠)。他还从北平购买回当时大同地区的第一辆自行车和第一件羊绒大氅。

当年,因马生富经常走街串巷敲锣摆鼓,有机会结识到一些仁人志士和江湖好汉。如李国华、马得功、马有才、李官亭等,并与其互结至交兄弟。在他们遇有急难之时,无不是鼎力相助。因之,“马帮子”的雅号,也就是这样被三乡五里的乡亲们给传开了。其中,马老的一些义举还在街巷中被传为美谈。民国初年,从宣化来大同和宋世杰等人一起参加辛亥革命的反清义士李氏父女(回族)遭毒手后,身首异处惨不忍睹。碍于当时反动气焰十分嚣张,许多人怕事不敢近前。而马老置自己性命于不顾,冒死前去为回族遇难弟兄收尸,并东拼西凑、跑里跑外,筹得钱项物品,为烈士们料理了后事。此举曾被人们广为传颂。

马老的言行,潜移默化般地给后代们树立了榜样。且因他经常往来各码头商埠,见多识广、眼界开阔,常常把外面接触到的新事物、新思想,带回到家中讲给孩子们听,有些深邃的道理他还巧妙地寓于简单的故事情节之中。受他的教导和影响,孩子们从小就立下了“为人民、国家、社会,就是牺牲了个人,能予社会有万分之一的利益也不枉此一生。”(摘自马仲《劣痕?卷十四》)的誓言和壮志。他的长子、被史学界誉为大同“五四运动中冲锋陷阵的马仲”(化名 赵革非、马革非,《山西革命英烈》、《党史文汇》、《文史月刊》均有传)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大同及绥蒙地区早期的学生运动领袖、革命活动家,晋绥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1947年牺牲;次子马元是晋绥党的地下工作者169号;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女儿 马玉梅献身祖国教育事业大半生,是当年大同地区极少的回族知识女性、知名人士(《大同文史资料?第二辑》和《雁北妇女志》有介绍)。

上一篇:罗伯特·普拉尔戈

下一篇:马明(字世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