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元发的个人简介
罗元发(1910年11月15日-2010年5月10日)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候补中央委员。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罗元发同志因多脏器衰竭,医治无效,于2010年5月10日6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人物简介
罗元发(1910.11.15-2010.5.10),福建省龙岩县龙门乡龙门村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福建龙岩列宁青年队队长,红12军军部特务连政治委员,红13军第14师机枪连政治指导员,红14军直属队党总支书记,红九军团第14师42团代理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红三军团第五师15团政治委员,红三军团保卫局执行科科长,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政治委员,红一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二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政治处主任,独立第一师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雁北支队政治委员兼中共雁北地委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二旅政治委员,参加了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和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旅长兼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六军军长,参加了保卫延安、宜川和进军新疆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疆军区司令员兼中共北疆区党委书记,西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委顾问等,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候补中央委员。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生平经历
罗元发(1910―2010.5.10),福建省龙岩市人,他年仅14岁被迫离家去外地参加修公路、当挑夫为生,后回故里给人放牛。
1926年参加农民协会,大革命失败后在村里拳术馆以习武为掩护,继续秘密从事农协工作。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参加后田乡农民起义。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率红4军入闽,龙岩县境革命斗争蓬勃发展,他家乡成立农民赤卫队,被选为队长,率队参加了配合红4军攻打龙岩县城的作战。战后编入红4军第4纵队,不久调任龙岩县列宁青年队队长。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入闽西红军学校学习后任红12军特务连排长、政治指导员,红5军团第13军连政治指导员、军直属队中共总支书记,红9军团第14师42团代理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红3军团第5师15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
长征中任红3军团政治保卫局执行科科长、第12团中共总支书记,到陕北后任红1军团1师1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参加直罗镇、东征等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政治处主任。平型关战斗中,参与指挥所部在灵丘以北和以东地区顽强阻击日军增援,出色完成任务,为此战大捷做出贡献。后任独立第1师1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1938年起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雁北支队政治委员兼中共雁北地委书记,率部转战察南、保北、平西、雁北广大地区,参加了著名的黄土岭战斗和百团大战。1944年秋离开雁北到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翌年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2旅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旅长兼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人民解放军第6军军长。率部先后参加了延安保卫战、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和解放西北的重要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奉命率第6军进驻新疆,兼任北疆区党委书记、新疆分局委员和北疆军区司令员、北疆剿匪前线指挥等职,参与领导了该区平叛作战和剿匪及恢复建设等工作。1952年调任西北军区空军司令员。1954年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任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1968年9月起任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参与组织领导“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试验等重大任务,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1975年7月退居二线任国防科委顾问组组长;1982年离职休养。
罗元发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大事年表
1910年11月出生在福建省龙岩县五区龙门村。贫苦家庭出身。14岁时开始外出打工、放牛。
1926年受共产党员郭滴人的革命宣传影响,参加农民协会。
1928年3月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9年5月参加龙岩暴动。同年入闽西红军学校学习,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0年从闽西红军学校毕业后,先后任闽西红十二军副排长、红十二军军部特务连政治委员。
1930年10月至11月任红十二军第三十六师第一○八团第三连政治委员、军特务连指导员。12月任红十三军第十四师机枪连政治指导员。
1932年任红十四军直属队党总支书记。
1933年6月至9月任红三军团第五师第十三团党总支书记。同年任第十四师第四十二团代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红三军团第五师第十五团代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
1934年任第十五团党总支书记。参加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1934年10月至1935年2月任红三军团第五师第十五团政治委员。
1935年起任红三军团政治保卫局执行科科长,红三军团第十二团政治处主任,红军陕甘支队第二纵队政治部组织干事。到达陕北后,1935年11月至1936年5月任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政治委员。
1936年5月至1937年8月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师党委委员、书记(1936年8月起)。
1937年8月起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政治部主任。11月至12月任晋察冀军区独立第一师兼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同年12月至1939年秋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1939年秋至1942年4月任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1940年至1942年任中共晋察冀第一特委军事部部长。
1942年8月任晋察冀军区独立第一师兼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2年11月至1944年9月任中共晋察冀边区第五地委书记。1942年11月至1944年9月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雁北指挥部、第五军分区政治委员。
1944年底至1945年初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察冀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7月任八路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二旅政治委员。同年10月至1947年10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1947年2月改称陕甘宁野战集团军,3月改称西北野战兵团)教导旅旅长兼政治委员。
1947年10月至1949年2月任西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
1949年2月至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第六军军长、军党委书记,6月至9月任兵团党委委员。5月至8月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市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
1949年10月至1952年5月任解放军第六军军长、党委书记,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委员(至1952年12月)。
1950年1月至1952年3月兼任迪化(今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党委书记。1950年2月至1952年5月任中共迪化区委员会书记。1950年至1951年任西北军区、新疆分局党委委员。
1951年7月至1953年8月任新疆军区党委委员。1951年11月至1957年9月任西北军区空军司令员。
1952年2月至1956年4月任党委书记。
1954年至1957年在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
1958年12月至1962年7月任党委第二书记。
1960年3月至1968年12月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1961年2月至1964年4月任北京军区党委常委。
1962年7月至1968年任北京军区空军党委书记。
1966年10月至1969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党委副书记。
1968年9月至1973年5月任空军副司令员兼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至1975年7月)。
1970年10月至1975年7月任国防科委临时党委副书记。
1975年8月至1982年10月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顾问组组长,其间自1979年4月起任国防科委党委列席常委。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
1999年2月,江泽民主席接见罗元发1957年10月至1968年9月任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
2007年7月,罗元发出席在京龙岩乡友庆祝建军80周年活动1938年11月起任中共晋察冀第一特别区委委员。
2010年5月1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个人荣誉
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突出贡献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龙岩县地方赤卫队队长,龙岩列宁青年队队长,红十二军军部特务连政治指导员,红五军团十三军三十四师一团机枪连政治指导员,红十五军直属队总支书记,红三军团第五师十五团政委,红三军团保卫局执行科科长,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政委,一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战争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团政治处主任,独立第一师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政委,雁北支队政委兼中共雁北地委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二旅政委。参加了平型关、大龙华、雁宿崖、黄土岭、百团大战等著名的战役、战斗。其所在部队因歼灭日军名将阿部规秀,并涌现出狼牙山五壮士英雄群体,多次受到八路军总部的通令嘉奖。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旅长兼政委,西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六军军长兼西安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等职。在1947年3月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中,罗元发指挥教导旅和新四旅两个团,抗击了数倍之敌,激战七昼夜,毙伤敌5000余人,粉碎了蒋介石、胡宗南“三天占领延安”的美梦,出色地完成了掩护中央机关和延安群众安全转移的任务。此后,他又率部参加了稳定陕北战局的“三战三捷”、沙家店、宜川、西府、陈东、荔北、扶d等战役以及收复延安、洛川,解放西安,兰州等战斗。新中国成立后,奉命率第6军进驻新疆,兼任北疆区党委书记、新疆分局委员和北疆军区司令员、北疆剿匪前线指挥等职,参与领导了该区平叛作战和剿匪及恢复建设等工作。1952年调任西北军区空军司令员。1954年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任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1968年9月起任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参与组织领导“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试验等重大任务,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1975年7月退居二线任国防科委顾问组组长。
铁流雄鹰
罗元发1910年出生于龙岩市龙门镇。他从一个放牛娃,走上革命道路,最后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
他参加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保卫祖国领空的许多著名的战役、战斗,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被誉为“铁流雄鹰”。
罗元发带兵打仗,首先是讲政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担任政委和政治部主任职务。他的部队作战勇敢,如“狼牙山五壮士”、营盘岭“特等爆破英雄”曹德荣等就是杰出代表。贺龙赞扬他的部队,“不仅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部队,而且是一支非常遵守纪律的部队。”
罗元发是身先士卒的表率。红五军团是由宁都起义部队改编的,为了改造这支部队,罗元发被调到该军团34师直属队任党支部书记。通过几个月的艰苦细致的政治工作,这支部队有了严格的纪律。第一次硬仗在南雄水口圩展开,部队对来犯之敌发起反攻,子弹打完后,他和战士们一起举起大刀冲向敌阵,整整杀了几个小时,打败了敌人。在湘江边掩护中央纵队渡江时,他担任红三军团5师15团政委,与14团一起阻击二个师敌人的进攻,4天激战,他头部负重伤。为了不影响部队战斗情绪 ,在团长伤势更重,被抬下去以后,他继续指挥战斗,一直坚持到掩护任务完成,才迅速过江,追赶主力。
“要学会用脑子。”这是罗元发每当部队开拔前常说的话。这样,他的部队打起仗来不但英勇顽强,而且奇招百出。特别是在高虎?阻击战、平型关阻击战、阜平抗击战、雁北游击战、延安保卫战、兰州攻坚战等著名战役中,他总是要求部队充分准备,千方百计做到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去有效地杀伤敌人,保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在晋察冀一分区,他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与杨成武司令员一起,率部参加了在雁宿崖击毙石村大佐、在黄土岭击毙阿部规秀中将等日军1550余人的歼灭战。为此,日本朝野哀叹“名将之花凋谢于太行山上”。
在延安保卫战中,时任教导旅旅长兼政委的罗元发,和兄弟部队以五千人对付敌八万人的进攻,能做好政治动员,利用地形工事,依靠群众支援,在东西百余里纵深几十里的三道防线上,抗击来犯之敌达七昼夜,终于完成了掩护中央首长、机关和部队主力撤离延安,实施战略转移的神圣任务,受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表扬。
建国后,1954年8月,他进入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1957年秋,他被调任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为了保卫首都领空,先后组建了地对空导弹部队、高射炮部队和空战机种部队,仅师一级的单位就组建了14个。由于全面落实了组织工作和政治工作,对战备经常检查,部队多次击落敌高空侦察机,有效地保卫了祖国首都的安全。
1968年秋,罗元发调任空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协助聂荣臻元帅、张爱萍主任,排除“文革”干扰,做好国防科技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周总理“安全可靠,万无一失,准确入轨,及时报告”的指示,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作出了贡献。
对罗元发将军战斗的一生,张震将军有诗赞道:“金戈铁马岁月稠,南征北战几十秋。老骥伏枥书青史,白发丹心照神州。”
逝世
罗元发同志因多脏器衰竭,医治无效,于2010年5月10日6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王刚、王乐泉、王兆国、王岐山、刘延东、李源潮、张高丽、张德江、徐才厚、郭伯雄、薄熙来、李鹏、朱F基、刘华清、曾庆红、吴官正、罗干、梁光烈等,分别以不同方式对罗元发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对其亲属表示慰问。